聂远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6 23:32 点击:154991

摘要 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管理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开发新产品,仍是各大财富管理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大资管时代”背景下的财富管理盛宴,金融格局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第三方理财、互联网金融等各类机构,正不断尝试着金融创新以满足投资者日渐复杂化、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管理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开发新产品,仍是各大财富管理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大资管时代”背景下的财富管理盛宴,金融格局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第三方理财、互联网金融等各类机构,正不断尝试着金融创新以满足投资者日渐复杂化、多元化的需求。  12月12日,在上海中心举办的2016陆家嘴金融发展峰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主编宋承敏指出,当今,金融的发展是焦点,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长久大计在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也应用到互联网思维。对金融客户要更平等、更开放,做到合聂远

摘要 同道大叔,原名蔡跃栋,一个28岁的潮汕男青年,一不小心就实现了两个亿的“小目标”。12月8日,上市公司美盛控股以2.175亿元收购同道文化72.5%的股权,蔡跃栋减持股份近60%,套现约1.78亿元。这也成为了自媒体领域金额最大的一次并购。   同道大叔,原名蔡跃栋,一个28岁的潮汕男青年,一不小心就实现了两个亿的“小目标”。  12月8日,上市公司美盛控股以2.175亿元收购同道文化72.5%的股权,蔡跃栋减持股份近60%,套现约1.78亿元。这也成为了自媒体领域金额最大的一次并购。  此次收购后,美盛负责IP孵化投资的美盛爱彼公司负责人章晋源将出任同道的CEO。据披露,同道大叔或将加入美盛文化担任副总裁,其团队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维护“同道大叔”系列内容产品。事实上,美盛控股在收购了同道大叔的品牌的同时,也收购了这个团队。  “大叔”的成功是内容创业黄金时代的一个美好注脚。在这个时代,自媒体可以通过有辨识度的内容和运作,收获粉丝,并通过粉丝变现实现财富增值,并最终上岸。  这其中,有蔡跃栋的个人努力和运气:1988年出生的蔡跃栋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学期间他就不断聂远

摘要 三峡大学的大四学生杨奇还在犹豫。“我倾向去一线城市,机会多,适合年轻打拼;二线城市生活成本相对低,也是很好的打算。”12月12日,这位来自贵州凯里的学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起明年的就业打算时说。在他的就业计划中,学校所在的湖北宜昌被他排除在外。   三峡大学的大四学生杨奇还在犹豫。  “我倾向去一线城市,机会多,适合年轻打拼;二线城市生活成本相对低,也是很好的打算。”12月12日,这位来自贵州凯里的学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起明年的就业打算时说。在他的就业计划中,学校所在的湖北宜昌被他排除在外。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将创历史最高。这意味着,包括杨奇在内的毕业生,明年就业的难度恐将更大。  此前教育部人士指出,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复杂严峻形势,要综合施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国劳动保障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指出,国家对于明年大学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目前东部沿海和西部就业差距很大,国家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安排,基本上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聂远

摘要 2017年经济走势如何?如何适度扩大总需求?通胀预期上升、人民币贬值压力会怎样影响来年货币政策?房地产长效机制如何实现?带着以上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祝宝良预测,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会惯性下滑到6.5%,为了达到这个增速,财政赤字率可能提高到3.5%。受美元加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不能持续宽松,要适当偏紧。   祝宝良预测,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会惯性下滑到6.5%,为了达到这个增速,财政赤字率可能提高到3.5%。受美元加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不能持续宽松,要适当偏紧。  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2017年经济工作基调为“稳中求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  这样的总体基调表述虽与2016年类似,但2017年又面临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形势。比如去产能带动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11月PPI同比超预期增长3.3%,2017年货币政策还需考虑通胀压力,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等。  2017年经济走势如何?如何适度扩大总需求?通胀预期上升、人民币贬值压力会怎样影响来年货币政策?房地产长效机制如何实现?带着以聂远

摘要 原有红利的丧失和新红利的涌现,是一个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这里将对红利的源泉做一些探讨。   原有红利的丧失和新红利的涌现,是一个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这里将对红利的源泉做一些探讨。  一、原有的“红利”是怎样消失的?  1.原有的“红利”消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原有的各种“红利”是适应于经济发展前期的。因此随着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变化,这样一来,原有“红利”的消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2.原有红利的消失应主要归因于转型的不及时和不到位  原有的红利如果在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型的条件下,也会随之而转型,那就不会发生“红利消失”的情况了。但要注意到,这种变化要有市场的催促和压力。换言之,“红利消失”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就会引起社会的不安或动荡,因为经济会突然下滑。  3.原来“红利”的消失,在相当大程度上也与留恋原有的“优势”有关  如果企业总是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原有的“优势”不会消失,那就走上了没落之路。生产要素的重组实际上取决于信息的重组。不了解信息重组的必要,就只能失去市场。  4.经济中缺乏创新的动力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