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冥王夫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7 18:37 点击:1019841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相关情况。青海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该省卫生健康系统近年来综合施策,精准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6年的7.8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2万人;累计精准识别贫困患者6.24万名,实现救治全覆盖;4.96万名慢性病贫困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1.77万名大病患者得到集中救治。   据介绍,青海省着力推进“三个一批”,形成以健康扶贫工程为总纲、其他政策为配套的“1+N”政策体系。新建改扩建700个标准化卫生室;深化对口扶贫,实现83家州县医院对口帮扶全覆盖;除了全国确定的大病救治25种病种外,还另外增加了5种,分别是青海省发病率比较高、危害群众健康比较严重的包虫病、肺结核、肝硬化、肝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科学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养水平。(记者 刘强)我的冥王夫君

刘瀚旻:妇幼智慧医院建设正在全方位升级 人民网合肥12月14日电 (刘卿)“医院基于5G专网的远程医疗服务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流程,导航机器人、超声影像实时传输等受到基层老百姓和孩子们的广泛欢迎。”12月14日,“2019中国医院院长改善医疗服务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会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发表关于“打造妇幼智慧医院”的主题演讲时表示,智慧医院建设是对患者、医务工作者、装备耗材和医院管理体系的全方位升级和顶层设计。 本次论坛主题为“改善医疗服务——我们在行动、我们共分享”。本届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人民网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人民健康、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共同承办。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 刘瀚旻说,一个智慧医院,需要有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做智慧的临床,以服务流程为核心、信息化建设做智慧的服务,以风险防控为核心来打造社会的管理。 “华西第二医院想要成为智慧医院,就要对医院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和顶层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三类需求。对医务人员而言,智慧医院要以便捷、效能为先导的临床事务处理、任务式导向与传统流程式导向相嵌合、学科专业的最新导向与临床困惑的高效检索相嵌合;对我的冥王夫君

  一不开心就想吃甜食?恐怕得悠着点了。美国堪萨斯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摄入太多糖分可能会加剧抑郁症状。   堪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在该校发布的新闻稿中说,冬季是抑郁症发生较多的时期,冬季日照减少会打乱一些人的昼夜节律并影响睡眠,让他们陷入抑郁之中。一些抑郁的人会吃更多甜食,吃糖虽然有时可以短暂改善情绪,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医学假说》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他们分析了全球一系列有关摄入糖分对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研究,发现吃太多糖会导致身体更容易出现炎症,而与炎症相关的一些激素会导致大脑进入抑郁状态。   吃太多糖对体内微生物的影响也可能是抑郁症诱因之一,因为有些微生物可能在有较多糖分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产生某些化学物质,使人更易于抑郁。   研究人员建议抑郁症患者应该减少摄入糖分,多吃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食物等,这样对心理健康更好。研究人员推荐了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一个标准,即每日摄入食物中添加的糖不超过25克。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人们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确定膳食搭配。      我的冥王夫君

蒋锋:深化医改推进,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人民网合肥12月14日电 (实习生 武雯婧)2019中国医院院长改善医疗服务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论坛主题为“改善医疗服务——我们在行动、我们共分享”。本届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人民网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人民健康、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共同承办。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医疗管理评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办公室副主任蒋锋 会上,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医疗管理评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办公室副主任蒋锋在《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估》主题演讲中指出,在推进深化医改,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的大背景下,卫计委于2015年1月12号提出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5-2017),并与同年11月26号就如何落实考核推进情况,出台了行动计划考核指标通知,颁布了项目的考核标准。在考核方式上,委托了协和公共卫生学院作为独立第三方,在每年年初进行全面的评估。 之后就项目进展情况,蒋锋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他指出,2018年更新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在服务内容及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要求。评估的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在机构怎么样落实行动计划;第二个是员工,主要包括医生和护士,他们的知晓率、参与率如何,福我的冥王夫君

当前,几乎所有三甲医院和大部分二甲医院都开设了“特需服务”,但多年来有关特需医疗“占用基础医疗资源”“背离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而今,一些城市正在收紧特需医疗,一些城市却在放开,特需医疗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存废之争”备受关注 上世纪80年代,鉴于当时我国缺乏面向高端人群服务的医疗机构,部分公立医院开设特需医疗部或国际医疗部,主要针对外宾或高干等人群。时至今日,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已经没有“门槛”,普通人也有了花钱就能看上大专家的机会。 目前,特需医疗主要分三类:一是特需单元,即提供全套特需服务的特需病房、高干病房、国际部等;二是特需技术,包括专家门诊、点名手术、加班手术、特别会诊等;三是特需服务,包括导医服务、全程护理、特殊病房等。由于我国相关文件中并未对特需医疗做出明确界定,缺乏有力的指导规范,各地、各医疗机构中特需医疗的具体操作不一,备受诟病。 一种声音称,特需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医院自主定价、比普通号贵好几倍),容易诱导医院逐利,违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定位。另一种声音称,公立医院将一部分优质资源从公共医疗中“挪作他用”,使原本稀缺的医疗资源更难满足公众就医需要。还有人我的冥王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