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正文

阔别水火交融 2190天,中国球员又要冲击NBA了


更新日期:2022-06-23 20:24:56来源:网络点击:879909

2016年6月24日,周琦与王哲林相继被休斯顿火箭和孟菲斯灰熊队选中,而在之后的2190天中,NBA的赛场上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样,一直有中国球员的身影出现,甚至于2019年周琦回国之后,再没有任何一名中国球员,能真正与NBA联系在一起。

距离上一次中国球员的名字在NBA选秀大会中被念出,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

如今,一众年轻的中国篮球小将,即将组团参加NBA选秀,让球迷们再度看到了希望。不过,与那些远去前辈的背影相比,他们的身后,是一条截然不同的篮球之路。

文 / 宋鑫宇、李佳浚

编辑 / 骆达

01

三人参选 ,最多一届中国球员NBA选秀年来了

北京时间6月24日上午,2022年NBA选秀大会就将拉开帷幕。

在今年选秀大会上,曾凡博、余嘉豪、郭昊文三名中国球员的正式报名参选,成为了历史上最多中国球员参选的一届。

三人之中,曾凡博在2017年从北京首钢的「雏鹰计划」脱颖而出,成为了第一批赴美交流的「雏鹰」。高二赛季,曾凡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场均15.5分7.2篮板2.1助攻1.1抢断2.6盖帽,三分命中率高达46%,帮助球队以27胜4负的成绩挺进季后赛。

这样的表现使得曾凡博跻身多项全美高中球员榜单——ESPN将他列为四星高中生、全美排名34;Rivals榜单同样把他列为四星、全美排名97,创造了中国球员在两份榜单上的历史最高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毕业后,曾凡博并没有选择NCAA,而是加入了NBA发展联盟点燃队。这是一支NBA为与NCAA竞争潜力新秀而特地建立的球队,拥有更接近NBA的训练条件,以及更接近于职业联赛的比赛强度。

点燃队每年会向极具天分的顶级高中生发出邀约,至于去年,点燃队中共有三名球员最终在选秀大会中被选中,而球队的核心格林、库明加最终都以乐透身份进入NBA。

另一名中国球员余嘉豪,同样在美国度过了自己的高中生涯。就读于塞拉峡谷高中的余嘉豪与詹姆斯、韦德等人的儿子同为校队队友,并且在高中时期稳坐校队主力。最开始,余嘉豪想从NCAA进入NBA,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他选择加盟CBA球队浙江稠州男篮,效力一年后,满足选秀条件的余嘉豪也报名参加了NBA选秀。

事实上,除了他们,刚刚帮助辽宁夺得CBA总冠军的张镇麟也在休赛期再度赴美,备战夏季联赛,并寻求在下赛季加盟NBA的机会。与曾凡博、余嘉豪类似,张镇麟在加盟辽宁队之前也同样在美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高中篮球生涯,并曾代表杜兰大学征战了两个赛季的NCAA。

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及的,此前参选NBA的中国球员都出自国内青训体系,而如今,更多中国球员迈入NBA的道路,是他们都曾拥有不同程度的留美篮球经历,上赛季CBA最佳星锐榜前五,余嘉豪、林庭谦、李添荣、张镇麟、廖三宁,都有着留美训练的经历。

那么,为了与未来的职业篮球手身份接轨,去美国读书、打球,既然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顶级篮球人才的必选项,那这一选择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02

中学篮球,美国篮球强壮的秘密

聊到美国篮球,很多人会熟悉的概念是在男女子篮球中,都处在无争议顶级地位的NBA与WNBA,然而,美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成熟度不仅体现在职业维度,以中学球队为代表的前职业篮球舞台,是顶级联盟繁荣的支持与基础。

据统计,美国有55.1%的初高中生都至少参加过一项校队运动,而篮球则是其中最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

美国高中篮球赛季一般开始于冬天,到了赛季前两周,学校体育馆的墙上就会贴上一张传单,上面写着「Basketball Tryout」(篮球试训)。到了指定的日期,学校里所有喜欢篮球的学生们都会集合在这,接受来自教练组的考验,被选中的人会被分入一队和二队,开始接触有组织、有纪律的专业训练和篮球赛事。

而且,如果运动能力确实不高,但对篮球的热爱依旧滚烫,你还可以选择以「球队经理」的角色加入到球队里,「球队经理」可以参加除正赛以外的一切球队活动。如训练、热身赛、甚至可以跟随球队去到客场——是不是很有点体育养成经营类游戏的感觉了?

而对于曾凡博、张镇麟这样的中国篮球高端人才,之所以很小就漂洋过海,则是看中了美国中学篮球的专业性和对球员的培养能力。在两年前接受我们采访时,曾凡博说,在去美国之前,自己只能算一个中等水平的球员,这几年的训练生活帮助他提高到了一个不同的层次。

在今夏帮助勇士夺得总冠军的普尔以及灰熊队的小贾伦-杰克逊均是张镇麟的高中队友

从初中开始,教练就会带领球队接触球探报告、战术学习、比赛心态、力量训练、体育精神等等作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必不可少的素养。而到了高中,就像曾凡博的母校温德米尔高中一样,部分球队还会为自己的明星球员量身打造训练计划,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此外,每个学校都被要求必须为球队配备专业队医,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随时待命,保证意外情况发生时,学生球员们能得到正确的保护。

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将精力均衡分配到学业与体育。美国高中协会从比赛时长到单季比赛数量都做出了全国统一的相关规定:一场比赛分为四节,一节时长为八分钟,加上赛前热身和中场休息,一场高中篮球比赛正常的时长为90分钟,在为期140天左右的篮球赛季中,球队一共会打25-35场比赛。

此外,绝大多数的美国中学体育馆都会设置看台并吸引数量可观的观众,这不仅能让主队球员感知到来自同学、师长、家长甚至当地民众的支持,也能在客场征战时,收获一阵阵的嘘声,总之,未来潜在的球星们,不仅在赛场内经历着激烈的比拼,场外的复杂元素也被提前考虑进入养成逻辑里了。

总之,美国中学篮球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校园篮球,更接近于完全成为一名职业化篮球运动员前,必须经历的,包括身体、技能、心理、行为素养甚至一些行业知识及个人品牌打造等专业篮球培训的阶段。

03

进入NBA的中国人,还能更多吗?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像美国现在形成的,依靠庞大的群众基础和环环相扣的校园成长模型培养篮球人才的模式,并不太适用于目前的中国,这也是为什么,拥有天赋的篮球少年们,开始被球队送往美国,进入人家的体系培养。

然而,这只是解决中国篮球人才问题的暂时答案。一方面,零散的留洋人数和职业体育残酷且随机的特性,不能保证中国篮球人才持续且稳定的需求,另一方面,供给这些球员长期在海外生活、训练,对于球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和项目周期过长带来的风险,让很多球队对这一培养逻辑望而却步。

2017年,北京首钢正式对外发布了「首钢篮球雏鹰计划」,考虑到此前赴美留学的球员大多集中在大学时期,获得的成功相对有限,「雏鹰计划」选派了更年轻的小球员,通过在美国篮球学院的深造和在预科学校的学习,完整进入美国篮球体系。

然而,虽然前两期的「雏鹰计划」中虽然培养出曾凡博、范依铭、孙亚辉三名出色的后备人才,但也依然无法改变前边提到的两个难题。

因此,在2019年1月14日,中国篮协也发布了「青少年后备人才海外留学菁英计划」,与美国优秀的篮球特色高中达成战略合作,为每一位遴选的潜力球员选择适合的学校,候选人的成本有两种负担模式,第一,由学校提供的全额或半额奖学金,其他开销不足部分则由篮协,第二,由篮协负担全部费用,学校则负责球员训练、学习及生活。

这种模式几乎彻底解决了小球员的培养成本问题,同时篮协的参与,也保证了这项计划能够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有规律、有规模地输送小球员进入美国篮球体系中受训。

必须要提及的是,这些14、5岁的孩子们,面对的未来也是相当多元的。比如,考研进入NCAA联盟大学校队打球,再通过选秀进入NBA;又比如,回国参加CBA选秀,加入CBA俱乐部;或者,高中毕业后回国进入国家篮球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或上海体育学院;又或者,进入其他高校成为一名CUBA运动员。

如果菁英计划培养的球员能够回到CBA,相信也能大幅提高CBA选秀的质量,让CBA联赛更具流动性与竞争力。不得不说,如果菁英计划真的能如设想一般落地,这个结合了人才选拔、海外受训、职业联赛等多维度考量的方案,既能完善国内篮球青训的培养体系,又给了篮球人才甚至本土联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的确想起来很美。

作为第一届菁英计划的成员,王芙蕖在上赛季帮助塞拉峡谷获得了全美高中女篮冠军,她也有望成为下一个进入wnba的中国女篮球员。

通过一次参选中国人数最多的NBA选秀,我们其实并没有在选秀这个问题上聊太多,选秀选的是人才,如何定义一名优秀的篮球人才,才是我们真正想通过本期节目探讨的问题。

不难看出,在美国篮球体系的培养模式里,除了专业的训练,以及高水平的比赛,小球员一步步成长,以及这个过程中接收到的体育视野、思维模式的进化,也能够让他们未来的发展对这个行业所有帮助。

简而言之,一个优秀的篮球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高超的球技,而一个优秀的体系,才能够锻造出符合高标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竞技体育残酷而随机,也只有足够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让球员在十年苦修生涯结束时,即使无法在赛场上发光发热,也仍然有一扇通往篮球行业的门,能向他们敞开着。

我们更想说的是,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篮球正在不断探索前进的方式,人才培养更是一个短期内难以看到成效的工作。让我们不妨保持耐心,从这一届的「雏鹰」们开始,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相关:

小说中800种犯罪手法,你想象不到作案凶器事实有哪些东野圭吾或阿加莎·克里斯蒂,《名侦探柯南》或是《神探夏洛克》……这些悬疑推理小说或影视中,盘根错节的高智商犯罪手法,令人叹服却也细思极恐。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整理自己阅读过的推理小说,..

分成两半的严复:被曲解的“天演”,被铭刻的“强大”狂风起于漂萍之末,变革也常常潜伏在日常琐细之中,即使是最敏感的人,也未必能洞察先机。1911年9月28日,中国历史上并非至关重要的一天。对严复来说,也同样如此。在这一天的日记中,他一如往常一样简单写道:“..

上一篇: 三部委发文扶持农村体育!体育下乡拥抱四大创业蓝海
下一篇: 夏至: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也是古代主要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