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心理专家眼中的《我们最优的我们 15个》


更新日期:2018-05-25 15:22:10来源:网络点击:123

15位背景迥异的陌生人离开自己原本的生活,来到荒芜的山巅平顶封闭生存一年,从无到有建立家园,生活实验节目《我们15个》浓缩了当下社会对幸福、梦想等人生命题的思考,引发了能否重构生活价值的期待。然而在线直播的头3个月,平顶之上人际关系一度分崩离析,接连有人因情绪崩溃退出,节目组从十余万报名者中千挑万选确定的首发15名居民,如今只剩下3人。居民们逃离生活怀揣田园牧歌梦想进入平顶,却发现15个人又重新形成了一种社会规则,还是无法逃离,外面世界有的,这里也有,你又得进入另外一种社会规则,所谓的平顶净土不过是现实生活又一个翻版。

15个人数设定经过专门调研

《我们15个》招募居民时,最打动人的一句广告词是:“把生活清零,让一切重新开始。”它像一个实验,检视浮躁的现代人能否回归初心重构生活价值。在心理学博士陈海贤看来,这种现代人普遍具有的情绪叫做“逃离生活的冲动”,远离现实中一切勾心斗角和重压,找个世外桃源去过简单纯粹的生活,很多都市人都有过这样的幻想,《我们15个》就是模拟这种情境展开的马拉松式慢综艺。

“每个进来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想让更多人知道自己,有人想体验一种在别处的生活,也有人希望找回那种家的感觉。”陈海贤是《我们15个》的心理顾问,也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与一些节目中站在台前做点评的心理专家不同,他的工作只在幕后。每个新人进入平顶,陈海贤都要了解他们的心理、人格状况,做心理建设。

《我们15个》之所以是由15个居民组成,是因为这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专家经过实际调研作出的判断。15个人,是构成社会形态和社会层面的最小单位,节目组希望以此重构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世界。节目报名收到了13万份简历,30位工作人员经过半年多的甄选才确定出15位首发居民。导演组有意识地考虑选手的配型,团队中有工人、农民、大学生、设计师、拳击手、模特、流浪皮匠、退伍军人和哈佛心理学博士生,年龄上从50后到90后,有高知有草根,为的是尽量呈现这个时代完整的社会缩影,让所有观众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情感投射。

四个月出局15人

平顶的第一天,居民们是靠吃仙人掌果腹,但物质匮乏并未带来团结,居民之间性格碰撞不断,老一辈和90后不同生活观念的冲突,每月淘汰一人、替补一人的严酷规则,让非正常退出接连发生,开播至今已累计出局15人。

首发15人中,聂江伟和谭阿姨年岁最大,两位60后是在社会规范、等级秩序非常清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所以特别遵循社会规则和秩序。开始时,平顶中长者获得了相应的尊重和权威,聂江伟被选为队长,他就像一个大家长,对团队所期待的东西就是权威、等级秩序。

平顶之上,年长的人觉得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才是建设家园,年轻人则力主与外界以物易物。围绕刘洛汐结成的一帮小青年想出了很多在老一辈眼中不务正业的商业计划,在心理顾问陈海贤看来,对于年轻人的不满和反抗,聂江伟是缺乏准备的,他把维护自己的权威等同于维护整个团队的稳定,导致他不开放、不接纳,把自己陷于一种防御的维护权威的状态,这对团队是一种损害。

在首月投票淘汰,刘洛汐在角力中意外败北,成为首名被票选淘汰的平顶居民。紧接着,最具网络人气的实干家刘富华,因淘汰事件与他人冲突,受到节目组警告后退出节目。两天后,平顶第一任领导者聂江伟,也因为与其他居民发生冲突违反规则退出。谭阿姨在次月的投票中没有悬念地出局,围绕这一结果又引发其他居民相继离开。

24小时跟拍模式或导致失控

对于平顶建立之初风波不断内耗不止,陈海贤觉得发生在这个理想之地的矛盾和冲突,本就是现实的缩影,每个人的现在,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15个居民代表了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对改造平顶的想法不一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弱点。以刘富华为例,他在平顶被易秋激怒,并导致退出,是因为他十六七岁就从社会底层开始打工,受过很多的歧视,对人抱有一种本能的防卫。这种防卫既保护了他,也让他疲惫不堪。他来平顶的目的,是希望找一种单纯的人际关系,把这种防御放下。可是,他放不下对尊重的极度渴求。“现在蕴含着过去,并影响着未来。”

“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退行,是说人在某些情境下会退回孩子时的状态,以孩子的防御方式来对待这个世界。最常见的退行是哭泣和争吵,这些争吵表面是对某件事的分歧,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防御自己的弱点。人在脆弱的时候,会把任何评价当作对自己的攻击。”陈海贤说。

节目组动用了120台360度全高清摄像机、60个麦克风,通过互联网24小时直播15位居民一年的生活。所有人的生活细节,都被置于公众视野下,被观察和评价。陈海贤分析说,人在摄像头下的生活,在潜意识会处于一种被评价的焦虑中,需要他们时时刻刻来监控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监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意志力消耗光了,自控力减弱,容易情绪失控被激惹。此外在封闭的空间里,人与人的敌意会被放大,甚至容易产生轻微被迫害的妄想。

马拉松式综艺如何圈粉

如今的平顶已进入暴风骤雨过后的稳固期,年轻人的商业计划得以实施,居民们出售自制工艺品、开办音乐会来创收,节目组的选人导演不再抓狂,平顶之上还诞生了恋情。陈海贤觉得这非常有意思,按照复演论的理论,任何个人的成长、小团队的形成都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没有规范到秩序的过程,就像复演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平顶最开始表现得有点像孩子的时代,有各种纷争,也可以理解为战国时代,然后慢慢地进入契约的稳定社会,一个文明的社会。他认为,目前的平顶已度过激烈的冲突期,在向文明社会过渡。

长达365天的24小时在线直播考验围观者的耐性,谁会忍受长时间无情节的定格画面?陈海贤解释说,粉丝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认知主导的,主要是好奇,因为物质匮乏,居民们面临重大困难,观众好奇会发生什么,这是理性认知的部分。在好奇心得到满足后,粉丝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情感主导的阶段。理性走向感性,好奇转向了情感陪伴。

观众开始在某个居民身上投射自己的愿望和期待,对这个人产生一定情感认同,并在这种认同中获得一种陪伴感。观众会慢慢发现这个人某一部分像自己,会在对方身上投射自己的理想,看到他就觉得像看到自己一样,希望他成功,对节目的黏性就这样通过情感产生了。有效建立起观众和节目人物的情感陪伴,正是真人秀的奥妙所在。


相关:

上一篇: 去文博会体验虚拟航母漫游
下一篇: 彩条屋影业发布22部片单 “大圣”下部闹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