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农村金融人造水晶 创新需立足村情


更新日期:2014-06-20 09:43:21来源:网络点击:51569

  支持力度”,结合农村实情笔者觉得这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利率可以达到20%甚至更高,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农村熟人间的民间借贷,相对来讲信息比较对称,责权利清楚,较少有道德风险出现。

  农村民间借贷也容易出现问题,一是借贷利率太高,二是借款农民还款难时,民间借款可能不择手段强迫农民还款,从而造成恶性事件。这些民间借款,若任其发展,就可能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高利贷了。

  如果发展社区性农村金融互助组织,由这个社区金融来为需要贷款的农民提供融资服务,同时又因为社区金融与农民之间信息对称,农民借款不还的道德风险极小,且社区金融可以低成本对借款者进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一方面又可以为社区金融获得利息收入。笔者以为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发展农村社区性金融互助组织的原因。

  具体来说,该如何发展农村社区金融呢?农村问题研究者李昌平在湖北、河北和河南一些村建立的农村内置性金融有相当合理性。以他在河南信阳郝堂村所建“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例,郝堂村老年人集资成立金融合作社,只向本村人借贷,利息收入年底分成。村民向合作社借贷,每笔借贷都需要合作社五名成员担保。至今为止四年多时间,合作社没有出现一笔借贷坏账。

  李昌平的内置性金融一方面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一方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用于养老的利息收入。这样的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借利息收入充分调动了农村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也极大地活化了农村组织,提高了农民应对环境和改造环境的集体行动能力。这种能力尤其是当前农村所缺乏的。而若国家能给所有农民自发成立的“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以资金注入,同时对其进行监管,就可能在全国形成一个新的建设农村资源下乡的好办法。

  农民有金融需求,但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农民的金融需求大多不是也不能是用于经营性事业,比如创业办厂、建养猪场、发展特色农业等。

  当前农民的金融需求主要是生活性的而不是生产性的。即使生产性的金融需求,也一般只是周期性生产资料投入和周转资金。如果农民借贷创业办厂、发展特色农业,一旦失败,后果就不仅对农民很严重,而且对社区金融也构成严峻考验。

  或者说,农村社区性金融所应对的主要只能是农民生活性的金融需要,至多是周转资金一类生产性需求,而不可贪大求“洋”,搞到经营性方面去。

 (责任编辑:DF126)


相关:

央行官员:互联网金融不能照搬传统监管模式  昨日(6月1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一个论坛上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正在革传统银行业的命。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指出,必须严肃认真..

自住型商品房密集供应 低价优势冲击北京楼市刚需盘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北京首个自住房项目金隅嘉秀苑开始预售,合计供应面积高达15万平方米,1800余套住宅。   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告诉记者,由于自住型商品房价格较低,所以与刚..

上一篇: 京津冀一体化破题之问:行政驱动还是市场决定
下一篇: 管清友 张媛:产业发展新常态:从失衡走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