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和对策研宁波工程学院 究


更新日期:2016-06-03 01:35:57来源:网络点击:339066
摘要:河南省企业改革存在问题是产权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尚未解决,技术创新历史包袱沉重,管理创新形式大于实质。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灵活选择企业改革模式,进行灵活多样的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成功做法,构建以管理创新为核心的新型企业文化等。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产权改革;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有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的改革虽取得成效,但大量数据表明,困扰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已成为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快速发展的障碍,急需在实践上进行大胆探索。
一、 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中尚存的问题
1. 产权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尚未解决。
产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受到过多的上级行政部门干预,企业经常背上了过多的行政色彩,缺乏经营自主权,同时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使得其他股份在决策中缺少发言权,无法实现股权多元化所具有的权利制衡作用。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实际操作不规范。据统计,全省国有小型工业企业已改革2 700多户,涉及规范改制的不到30%。全省企业改革实现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突破慢,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作不规范,产权制度改革很难到位。
股权结构不合理,投资主体多元化还远未形成.河南省国有企业从形式上看,虽然在构架上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在实际运作中仍不能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运作,管理方式依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这使原有的国有计划经济模
式在河南省上市公司中难以根本改观,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地位。
2. 技术创新任重道远。
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企业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据我们的调查,河南约2/3的国有中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产品更新换代慢,各类工业产品中新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仅为8%,约七成企业没有自己的发明、专利,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还只是处于外围技术阶段,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对国外引进技术有较大程度的依赖。
产品科技含量低。据统计,在河南省政府确定的全省100家大型企业中,约有45%的企业目前还是“零”专利,35%的企业只有很少几件专利。也就是说,在这百家骨干企业80%基本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不少企业的主导技术只好依赖国外,受制于人,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创新意识差,缺乏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国企领导在技术创新面前往往心存顾虑,宁愿选择保守稳妥的技术追随战略,而不去选择自主创新。这本是无可厚非,但长期“遗传”的结果,使企业不思进取,一味依赖“外援”。更有甚者,由于知识产权的意识谈薄,许多企业领导热衷于“拿来”或“偷来”,根本就没有创新的意识。此外,知识产权法制保障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的所有权不明晰,制度上先天不足。
3. 管理创新形式大于实质。长期以来,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现实障碍,延及到管理上,就是管理粗放,创新乏力,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
在进行创新研究时不注重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从河南省企业创新现状看,多数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侧重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缺乏一种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例如有不少企业追求“做大做强”,热衷规模,急于求成,管理跟不上,投资决策失误频频。
组织结构僵化。河南省国有企业现有组织结构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部分部门按细分的专业产品设立,另一部分依据投资主体设立,这种安排有其历史合理性,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这种安排固有的缺陷所带来的损害越来越严重,如按细分的专业产品设置组织结构,不适应客户对系统化产品的需求;组织层次过多,信息链过长,对市场反映速度慢;组织职能界定不清,有些组织职能执行不到位,尤其缺乏横向协调。
在管理中忽视文化因素和人才因素。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多停留在BI、VI方面,而忽视了对企业形成深远影响MI,即只重形式,不重实质,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也不愿花大价钱投资人力资本,使企业发展缺乏人力资源的支撑。
二、 河南省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 产权制度创新方面。
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推动产权有序流转,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公有制企业的改革。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省政府决定国有企业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河南省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分两种情况:一是第一阶段改革组成的新的集团公司,仍保持国有独资,而所属的子公司可实行国有参股的股份制公司;二是国有控股的公司。多数属于第二阶段改革形成的股份制企业,从而使“虚置”的国有产权在“人格化”上迈出了一大步。
一厂一策,进行灵活多样的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一厂一策地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形式。
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进行动态股权制改革.为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省政府针对大中型骨干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指导企业进行动态股权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如南阳防爆集团、淅川铝业集团经过动态股权制改革,优化了原有的股份设置和产权结构,产权多元化的同时形成了分配的多元化,极大地调动了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2. 技术创新方面。
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从企业个体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看,通过企业制度方面的创新,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激发和强化企业人的技术创新动力。整合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系统,完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及多投资渠道和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必要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如联合组建研究机构,开展网络合作化技术创新,甚至建立战略技术联盟等。
3. 管理创新方面。
尽快建立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创新主体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较强的能力结构。要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营造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加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要适应市场,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搞好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大的失误。
实施组织创新,实现组织网络化和柔性化。实现组织网络化和柔性化,从结构层次上提高了企业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柔性,减少了管理层次,也缩小员工数量和企业规模;许继集团的柔性制造系统等充分体现了组织变革的要求。
三、 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或启示
1. 政府引导,市场积极运作等优良环境是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改革需要观念更新,包括政府、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观念的转变。河南省全面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只所以能顺利进行,无疑受政府观念转变的推动、协调及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观念转变的支持,从而形成了一个优良的改革环境的结果。
2. 结合企业实际,灵活选择企业改革模式。河南省的国有企业从地域、规模、结构、经济效益来看,都比较复杂,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政府灵活采取了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动态股权等改革模式,使改革成效显著。3. 全方位推进企业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河南省国企改革在具体实施不同改革模式的同时,根据自身产业布局调整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多管齐下进行改革,在同一时期推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经营者和员工持股,在经营者分配上实行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经营者年薪制等多项措施。
4. 构建比较完善的国企改革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政策、规章体系,是保证国有企业规范改制及规范运作的基础。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自始至终遵循一条基本思路:理论指导实践,凡事有章可循。具体做法由政府对改革先建章立制,然后全面动员,再组织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政策及时补充完善。所制定的涉及职工安置补偿、土地资产管理、社会保障、资产处置和员工持股等方面的文件联系实际,既有全局,又有细节,可操作性强。同时,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了若干个补充意见,使政策“盲点”得到妥善解决。
5. 国有企业改革,向我们诠释了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真正内涵。每一个国企改革及运作成功都有企业家的辛勤劳作和企业家精神的感召力使然。比如许继集团的王纪年、淅川铝业集团的袁中告,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出了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和企业家应有的精神、智慧、胆略、品德、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这一事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想改革和经营成功,必须要有一个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驾驭市场能力的企业领导及企业领导应有的企业家精神。
6. 突出建立现代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主线。国有企业要真正“脱胎换骨”,向现代企业转化,必须重构多元产权主体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经营者置于多种形式激励和多主体的监控之下。国有公司制企业实施经营者持股的实践证明了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但推行经营者持股尚存在着一些障碍,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整合各种监督力量,构建和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文魁.大型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研究:组织结构、管理控制与公司治理.改革,2003,:23.
2.李玲娥.中国企业组织结构现存问题及其体制原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3,:25-28.
3.朱欣民.跨国公司创新管理模式的发展.四川大学学报,2004,:47-49.
重点项目:本文是河南省科技厅2004年度项目《深化河南省国企改革的实证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313032300。
作者简介:姬定中,南阳理工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商学系工商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相关:

会“放电”的养猪场养猪场用沼气发电,大大减少沼气排放量,这又为养猪场带来商机。在世人担心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地球升温之际,荷兰人民大多用脚踏车代步节能,农民也积极响应政府鼓励制造和使用环保能源的运动。在荷兰南部的斯泰克瑟尔猪..

【出生证明怎么办】出生证明怎么办 出生证明怎么办出生证明怎么办?答案是,出生证,又称为《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出具的,证明婴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以及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的法定医学证明。其办理程序为:《出生医学证明》办..

上一篇: 浅述思想政治课的综合评价制度
下一篇: 【苏黎世的猫】[浪漫言情] 浪漫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