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健康饮食]洋葱的做法 健康南通市委书记 饮食


更新日期:2016-06-03 02:25:13来源:网络点击:339894
洋葱是一种耐运输、耐贮藏的常用蔬菜,它有特殊的香辣味,能增进食欲等,随着人们对洋葱的营养的认识洋葱的做法也日渐多元化。洋葱作为一款日常饮食材料,可蒸可煮可炒可炸,那么洋葱的做法具体有哪些呢?洋葱的营养价值又有多少呢?而一颗优质美味的洋葱又是怎样挑选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营养价值丰富的蔬菜--洋葱。


洋葱的做法 属于百合科草本植物的洋葱,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应它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它特别的味道,于是有很多喜爱吃洋葱的人,相应的洋葱的做法也有许多种。那么洋葱的做法具体有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好吃又易做的洋葱的做法。
食谱一:番茄洋葱圈
原料:番茄2个,大个洋葱1个
做法:
1、番茄去皮切小丁,洋葱切圈。
2、锅烧热,入油,炒香蒜末,倒入番茄丁,煸炒。
3、倒入洋葱圈,放盐、胡椒、一点点生抽,煸炒均匀即可。
食谱二:洋葱炒牛肉
原料:牛肉半斤、洋葱一个。
做法:
1、将牛肉逆纹切片,用少许盐、生油、生抽、生粉、胡椒粉、味精或鸡粉,料酒、拌匀,腌制10至20分钟。使其入味。
2、洋葱环切成一丝丝。
3、热锅放少许生油,先炒洋葱。
4、将炒软的洋葱拨开一边,把腌好的牛肉以及腌肉汁一起倒入锅, 然后翻炒。
5、翻炒熟后再洒上点黑椒粉炒匀,即可出锅。
洋葱的营养价值 洋葱以肥大的肉质鳞茎为食用器官,营养丰富,据科学测量,洋葱不仅含有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还含有多糖和多种氨基酸。可想而知,洋葱的营养价值是很丰富的。那么洋葱的营养价值具体又有哪些呢?
洋葱因为其所含的营养,具有很强的养生功效、食疗价值以及保健作用。
1、预防癌症。洋葱含硫有机化合物,能够诱导致癌物质的解毒化酵素,所以能够预防胃癌、食道癌、大肠癌等。
2、防止老化。洋葱可控制血糖,间接预防AGE生成,防止老化。
3、降低血糖。临场试验表明,洋葱可当成抗糖尿病药,是安全又有效的抗糖尿食品。
4、改善便秘。洋葱的硫磺成份在大肠与蛋白质,或肠内的细菌结合,形成硫化氢,能促进肠蠕动。丰富的可溶性食物纤维能刺激肠,使运动更旺盛,而寡糖也能抑制肠内坏菌增殖,有效改善女生常见的便秘症状。
5、改善眼睛疲劳。谷胱甘月太具有促进角膜胶原蛋白合成,维持水晶体的透明性。洋葱含丰富谷胱甘月太,实验发现可改善眼睛疲劳、眼睛模糊的效果。
洋葱的种类 洋葱能够提高食欲,增加芳香,还可以去臭,大家在超市会看到各种琳琅满目的洋葱,其中红白各异。那么洋葱有那几个品种,洋葱的种类有哪些呢?
1、红皮洋葱。
红皮洋葱比较常见,葱头外表紫红色,鳞片肉质稍带红色,扁球形或圆球形,直径8~10cm。耐贮藏、运输,休眠期较短,萌芽较早,表现为早熟至中熟。华东各地普遍栽培。代表品种有上海红皮等。
2、白皮洋葱。
白皮洋葱产量较低,代表品种有哈密白皮等。它的葱头为白色,鳞片肉质,白色,扁圆球形,有的则为高圆形和纺锤形。白皮洋葱的品质优良,适合用作脱水加工的原料或罐头食品的配料。
3、黄皮洋葱。
黄皮洋葱的葱头为黄铜色至淡黄色,鳞片肉质,微黄而柔软,组织细密,辣味较浓。它的产量比红皮种低,但品质较好,可作脱水加工用。
洋葱的功效与作用 洋葱不仅可以搭配各种食材做出美味佳肴,大家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洋葱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吗。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洋葱在生活中的妙用有哪些吧。
1、把洋葱磨成泥,用纱布包好,轻轻擦拭头皮,可治疗皮屑过多。
2、新漆的房间或家具,有一种难闻的油漆味。把一只洋葱切成片浸在一盘冷水中,置于室 内,油漆味会消失。
3、菜油炸过鱼后会沾上鱼腥味,如果放少量洋葱在油中炸,即可除去腥味。
4、煮土豆时放几片洋葱,或用洋葱的汤来煮,味道会更好。因为洋葱的香味会渗透到土豆中。
5、碗柜里放一盘切好的洋葱片,不仅会驱走蟑螂,还可防止食物变质。
6、将洋葱切开成两半,用切口来擦玻璃,趁洋葱汁还未干时,迅速用布擦试,不但能除污 垢,而且玻璃特别亮。
7、将洋葱皮捣碎,加入雨水或河水,撒上苏打,放在罐头盒里煮。然后把煮好的汁盛在干净器皿里,过些时候用薄布滤过,再把滤液边搅边煮沸成浆状,即成上等的金棕色染料。
8、皮肤被黄蜂、毛虫螫了,立即用一片洋葱涂擦,可止痛消毒。如蜂针已扎入皮肉,则须 拔出再擦才有效。
9、榨取洋葱汁液,加一半水,每隔3~5天喷一次花卉,连喷3次就能消灭最顽固的红蜘蛛。

相关:

[健康饮食]芝麻酱拌红糖 健康饮食芝麻酱拌红糖属于营养膳食类食品。其实在日常生活饮食当中,红糖和芝麻酱一般被人们用来做红糖芝麻酱饼或者卷饼等,一般不会被用来单独搅拌食用的,口感并不好。不过,通过高温的制作可以增加芝麻酱拌红糖的吸收率。我..

创业投资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对策我国以往创业投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当原有制度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适应环境的改变,需要向更新、更理想体系变迁时,应逐渐加大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采用,以此来培育出一种能够“自律”的制度体..

上一篇: 如何建设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下一篇: 资料链接:美欧日等国的科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