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资讯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4 13:13 点击:978630

  为视障读者“讲电影” 为青少年讲胡同文化   公共文化机构志愿者让阅读“活”起来   城市志愿者在行动   本报讯(记者 刘婧)“陶奶奶戴上眼镜,仔细地看起信来……她看完信后,将其折好放进信封里,随后从抽屉里拿起一个大海螺,放在耳边倾听着……”9月11日14时,在首都图书馆的集体视听阅览室内,一场特殊的电影正在放映。和其他观众不同,这里的观众大多是靠“听”的。   阅览室里座无虚席,大大的放映幕布垂下来,一部名为《泉水叮咚》的电影正在放映,观众多为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前边几排的还戴着墨镜。他们都是首图的读者,但他们是视障朋友,只能靠听来欣赏这部电影。为视障朋友“讲电影”的正是首图文化志愿者乌日娜,她身穿蓝白相间的志愿者服装,在阅览室后边的播音桌前,跟随着电影的进度,将一些无声的画面声情并茂地讲解出来。   “为了这次解说,我把这部电影看了六七遍。”乌日娜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讲电影”既需要和电影时间轴“对得上”,又需要在不干扰原有对白的情况下增加画面解说,让观众更完整地欣赏到电影内容。整部电影持续90分钟,乌日娜跟着电影的进度讲了90分钟。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乌日娜第一次为视障朋友包包资讯

  一高校食堂推“一人食”餐位引热议   校方:应学生需求设立 可提高食堂座位利用率   开学伊始,浙江一所高校的食堂推出“一人食”餐位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点赞称“一人食”食堂解决了喜欢一个人吃饭的同学的需求,也有网友认为“一人食”影响了学生们社交的机会。9月12日,该学校食堂相关负责人陈泊称,“一人食”座位的设置系回应学生的需求,同时提高食堂座位的利用率。   改造后的食堂吸引众多学生   9月11日,一段拍摄浙江万里学院学生食堂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显示该学校食堂不仅在用餐区域设置了可以看电影、比赛的大屏幕,还推出了“一人食”餐位。视频中,“一人食”餐位被粉刷成了浅粉色和浅蓝色等柔和的色调,座位之间用隔板隔开,配有带靠垫的同色系沙发凳。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该校大二学生小陆处了解到,这个食堂原本是学校的第三食堂,之前就是普通食堂的样子,今年暑假经过了改造,9月3日才与同学们重新见面。   “改造后的食堂挺惊艳的,有很多创新的地方,可以通过大屏幕看球赛,自己去食堂还能坐‘一人食’座位。只是现在大家都去体验,食堂人特别多,去晚了不仅没座位,可能吃的都卖光了,我到现在还没有体验到‘一人食’座包包资讯

厦门市800多名“8+N”群体职工回“娘家”庆中秋  家好·月圆·人团圆   ——厦门市800多名“8+N”群体职工回“娘家”庆中秋   “8+N”群体职工代表集体亮相中秋晚会,现场星光熠熠(邓娜 摄)   职工一同听歌、赏月、吃月饼(卢月 摄)   职工观看晚会节目演出乐开怀(王星乐 摄)   快递小哥欢喜合影(卢月 摄)   职工围桌而坐,喜庆团圆(卢月 摄)   职工观看中秋晚会(王星乐 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000多年前,诗人张九龄描绘的那轮天空中的皓月,饱含深深的怀远之情。   时光流转千年,在2019厦门五一广场职工文化季——“家好·月圆”职工中秋晚会现场,悬挂天际的这轮明月,白月光中更泛着温情。   古时月照拂今人,晚会在曼妙的古典舞《秋行》中拉开序幕,一时间在天际之间,月与人、古与今交相呼应。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厦门市总工会举办了这场特别的晚会,邀请800多名“8+N”群体职工回到“娘家”团圆,与厦门工会“娘家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见证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之城的发展。   小家:幸福的细胞   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副副专注的表情,一次次贴心的问候,一场场温暖的关怀,在晚会的大屏幕上,“家好”篇章视包包资讯

  不管,怕熊孩子能“上天”;管深了,又怕有家长不依不饶——   有了惩戒权,为何老师还不敢举“戒尺”?   本报记者 刘旭   伤心、纠结、困惑。8月26日,办理离职手续后,35岁的沈阳女教师陈媛在学校班主任工作群里发了一段长长的文字。“让我放弃教育的良知,我还不如个点读机……”去年12月,她因学生花钱雇他人代写作业,罚其抄写30遍,家长以“变相体罚”为由状告到区教育局。学校对她停薪留职,并要求她向学生道歉。   最近,像陈媛这样对管理学生的方式产生疑惑的老师并不鲜见。   在大力推行师德考核的背景下,老师面对违纪的学生左右为难,不管,学生会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管了,惩戒不当,很可能变为体罚或变相体罚,一些家长不依不饶,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会加重处罚。这导致许多老师“明哲保身”,陷入想管不敢管的困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有教育惩戒权。“尚方宝剑”既出,新学期,老师们是否就敢行使惩戒权?记者采访多位老师了解到,由于尚无标准边界,他们对实施惩戒仍有顾忌。   治熊孩子,只剩下好言相劝?   “调皮捣蛋,遇上请家长都包包资讯

杨笠:被脱口秀改写的人生 世界高速运转,女性投身其中。“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已成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 虎嗅将目光投向那些富于独立、进取精神的新一代女性,她们来自文化、科技、商业领域,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完成对自我持续的建构与重构。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脱口秀演员杨笠。在虎嗅NLive大会开始前,我采访了她。这一次,杨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笑声之外的故事。 采访、整理 | 常芳菲 口述 | 杨笠 这个夏天是属于杨笠的。哪怕你仍然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也一定记得微博热搜里频频出现的段子:你为什么不上清华啊?是因为——不喜欢吗? 图片来自《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的舞台上,有粉丝统计,她在一个段子里说了数十次的“你知道吗”;她自嘲自己的颜值“刚刚好,不至于让人忽略才华”;李诞在微博上叫她杨笠宝宝。 但故事并不仅仅如此。 对杨笠来说,脱口秀演员不只是一个职业身份,也是一个缓冲带,一座堡垒,一种与世界和解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脱口秀这件事解救了她。 《吐槽大会》第一季播出前,到杨笠大学毕业之后的漫长的三年里,她都在无所事事和自我否定中度过。 她像是一个异形螺丝,永远不能嵌套在社会这个巨包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