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隆之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1 08:34 点击:970719

42岁的刘先生,1月前发现左侧足底长了几个“鸡眼”,起初未引起重视,“鸡眼”逐渐增大、变多,慢慢的,他走路都觉得疼,于是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被诊断为跖疣(趾疣),予以激光治疗祛除疣体。 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罗宏介绍,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偶有通过污染物而间接传染,皮肤外伤为重要感染因素。潜伏期1~20个月,平均4个月。疣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皮肤疣可表现为寻常疣、跖疣和扁平疣。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外伤和摩擦为其发病的诱因,足部多汗和跖疣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小丘疹,后逐渐增大,表面粗糙不平,境界清楚,边缘绕以稍高增厚的角质环,疼痛明显。去除角质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小黑点。 跖疣需要与鸡眼进行鉴别。鸡眼是因为长期摩擦或挤压而引起的一种鸡眼状皮肤病,多发生于足趾部,常单个发生,表现为黄豆大小圆形角质增厚,中央微凹发亮,呈皮色或者淡黄色,整个损害呈圆锥形,其尖端楔入皮内,用棉签按压中央会出现明显的疼痛。 罗宏提醒,皮肤疣的治疗原则,是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祛除疣组织,减轻痛苦、防止复发。椿隆之

每当气候交替之时,长沙的气温经常“过山车”般变化,许多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的孩子,容易在这个时段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感冒、咳嗽、腹泻、肺炎等集中来袭,家长该如何为孩子建立抵御疾病的“保护伞”?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兼呼吸免疫科主任钟礼立主任医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部长兼家化区主任杨微涛主任医师以及长沙市天心区桂花坪街道百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免科科长陆坚为家长们支招。 六月是宝宝免疫力的“分水岭” “宝宝出生后能吃能睡,健康活泼,但是6个月以后体质却开始下降,不是腹泻,就是感冒,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宁先生很困惑,为什么宝宝一天天长大却越来越“弱不禁风”? “宝宝刚出生时会从母体带来一份与生俱来的能量——抗体。”杨微涛介绍,在前6个月里,宝宝的免疫力主要依赖于从妈妈身体里带来的抗体,以及母乳里的抗体。这份宝贵的能量是守护宝宝健康安全的第一棒。但在6个月之后,宝宝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物质就逐渐被消耗殆尽,宝宝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浓度下降到最低点。 “宝宝自身的抗体水平虽然也在缓慢增长,但并不足以弥补消耗的数量。与此同时,宝宝的免疫器官发育尚不健全,免疫系统无法提供充足的免疫球蛋白,椿隆之

马上就要开学了,你给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品里面肯定有作业本吧,小心,可能你买的作业本里藏着一个大“秘密”! 近日,记者收到一位学生家长提供的一份作业本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内容向我们揭开了作业本里藏着的这个秘密——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起因:作业本检测出 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好好的作业本,怎么手摸过以后感觉就怪怪的,像沾上了滑石粉一般滑腻腻的。”昨日,一位家长向记者报料,前几天陪孩子在一家文具店里购买了几个作业本,由于不放心孩子作业本的质量,他就用平时随身带的验钞机照了照,这一照不要紧,发现作业本上有着很强的荧光反射,用手摸过以后,手上也有这种荧光反射现象。 细心又较真的家长于是把这本作业本送到了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重庆市造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作业本的封面和内页都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在家长提供的这份检测报告中,记者看到报告上的描述为:“平行试验的试样纱布均有明显荧光现象,判定该试样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而检测的方法则是参照GB/T27741-2018的定义,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进行检测。 “这种荧光增白剂沾到了手上,要是孩子不洗手就拿东西吃,这荧光增白剂就随着食物吃进了肚子里,也有可椿隆之

关于如何合理食用月饼的话题,早在2007年时,我曾提醒大家月饼不要多吃,因为那时大家对月饼营养成分的认知不足。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大家对月饼过于警惕。有些人担心月饼有问题,不敢吃,有的甚至觉得不能吃。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们的一种民族文化,不能轻易否定其中蕴涵的民族习俗和文化意义。这些年来,有些媒体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批判过度,好像过节吃了月饼、粽子、汤圆等传统节日食品,就一定会发胖,就一定对身体有害,就一定会血脂升高。 拿月饼来说,它的确是一款热量较高的点心。但过节了,一年就吃一次,一块半块月饼的总热量并不会非常惊人。为了美食与健康兼得,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合理搭配来尽量解决月饼热量过高的问题。 比如说,月饼含油量多,那么炒菜时就可以少放一点油;月饼含糖分多,可以最近几天不喝甜饮料,不吃其他甜食,粥和汤羹不加糖。这样,吃月饼的时候就少了很多心理负担。 关于螃蟹,它的安全性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么恐怖。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螃蟹靠人工养殖。螃蟹里出现有害物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养殖环境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喂螃蟹的饲料有污染物质。随着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养殖业监管要求的严格,食品严重椿隆之

“低骨量人群是潜在的高危骨质疏松患者,由骨量丢失引起的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8月27日~28日,第八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外专家一致呼吁,要像重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一样,重视由低骨量引起的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管理,积极预防骨折发生。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会长哈里布特博士表示,大多数人认为随着年龄增加,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是自然现象,不是疾病也无须防治,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岁~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只有0.9%的患者知晓自己患病,50岁以上患者知晓率仅为7.0%。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表示,骨质疏松症号称“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知晓率过低会导致错失早期防治机会,一旦发展为中重度骨质疏松甚至发生脆性骨折,将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夏维波呼吁,要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率,保持骨骼健康,预防脆性骨折带来的危害。(王倩)椿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