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钻井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1 08:33 点击:908525

马占山: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  新华社长春6月6日电(记者薛钦峰)走进吉林省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重兴村,村路旁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这里便是抗日英雄马占山的出生地。村头的水泥路边立着一块石碑,记载着马占山的生平事迹。前些年,富裕起来的村民与当地政府共同筹资修建了8.3公里的通村路,并将其命名为将军路,以此纪念马占山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马占山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马占山,1885年生于吉林怀德。1907年,马占山入奉军第六骑兵旅,因作战勇敢,于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马占山临危受命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他说:“我马占山到省,不是坐享其成,混日子来了。守土有责是本人的天职,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马占山定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必与日本一拼。”   日军打算通过嫩江大桥向北进犯当时的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进而占领全省。为防止敌军通过大桥,马占山派驻军烧毁嫩江大桥桥面并毁坏3个桥孔。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的掩护下,出动4000多人,向嫩江大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   中国军队在嫩江大桥及其附近与日军展开殊死拼杀。马占山调兵遣将,亲临前线指苏州钻井

  “今年,我打算再多申请几箱蜜蜂!”6月初的一天,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茨竹乡雄心村贫困户朱兴泽,填报了“甜蜜奔小康”二期项目蜜蜂养殖申请表,心情很是愉悦。   2018年,朱兴泽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甜蜜奔小康”一期项目中,主动申领了5箱蜜蜂,总共产蜜约100斤。由于品质好,朱兴泽收获的蜂蜜很快销售一空,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元,还有部分客户向他新预订了50斤蜂蜜。   沐川县建和乡庙坪村贫困户李平华和朱兴泽一样,也尝到了养蜂的“甜蜜”。去年,李平华同样领取了5箱蜜蜂,通过细心养殖,他将5箱蜜蜂发展到了13箱,销售蜂蜜实现收入8000多元。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浙江省江山市对口帮扶沐川县。沐川县充分发挥江山市作为全国最大的蜂产品原料集散地和蜂产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在2018年安排266万元资金在全县实施“甜蜜奔小康”一期项目,以“公司+东西协作平台+农户”的模式,免费发放江山蜜蜂,帮助220户贫困户养殖蜜蜂2273箱。   沐川县专门组织蜂农到江山、乐山等地学习养殖技术,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蜂农426人次。沐川县还建设了规模为100箱的蜜蜂繁育场,邀请具有41年养蜂经验的江山养蜂“苏州钻井

  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日前联合发布通知,鼓励各级预算单位运用好政府采购手段,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和物业服务以支持脱贫攻坚。   根据发布的《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各级预算单位采购农副产品的,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各主管预算单位要做好统筹协调,确定并预留本部门各预算单位食堂采购农副产品总额的一定比例定向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各级预算单位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确定预留比例,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时要遵循就近、经济的原则,在确保完成既定预留比例的基础上,鼓励更多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注重扶贫实际效果。   根据通知,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是指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域内注册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出产的农副产品。   通知明确,各级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物业服务的,有条件的应当优先采购注册地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域内,且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对注册地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域内,且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达到公司员工(含服务外包用工)30%以上的物业公司,各级预算单位可根据符合条件的物业公司数量等具体苏州钻井

  新华社南昌6月7日电(记者赖星)高考首日,在雨点当中,“的哥”廖军如约启程接送高考考生。他从未参加过高考,但11年来,坐他的车前往考场的学生不下百名。“爱心送考”,这是他和考生之间多年不曾改变过的约定。   “我希望能为考生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梦。”40岁的廖军是江西萍乡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从业已有20年,中专毕业的他一直深藏着一个“大学梦”。  对于从未有机会参加全国高考的廖军来说,“高考”这个词显得神圣而庄严,因为它给许多孩子打开了通向更美好未来的大门。为考生“爱心送考”,已经成为他和“高考”的一条精神纽带。  在萍乡,“爱心送考”志愿活动已经持续了15个年头。今年,全市有400多名热心市民报名成为“爱心送考”志愿者,其中有许多是出租车司机,他们专门在高考期间为考生提供无偿接送服务。高考前夕,就有200多名考生与这些送考司机取得了联系。  对许多“的哥”“的姐”来说,每年高考的日子,就犹如一个盛大的充满仪式感的节日。以往,他们在路上奔忙,为的是家庭生计。但在高考期间,他们相聚在一起,给车子系上代表爱与希望的绿丝带,贴上爱心车标为梦启航。  “和10年前相比,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许多苏州钻井

  新华社成都6月7日电(记者袁波)端午时节,燕语莺啼,位于成都金牛区马鞍东路的“粽子一条街”又热闹起来。近百商家现包现煮手工粽,椒盐粽、蜜枣粽,四川特色的腊肉粽、香肠粽琳琅满目,粽香四溢。前来买粽子的人络绎不绝。   满头银丝的马婆婆坐在自家店铺前的梧桐树下包粽子,她拿起两片粽叶,挽成圆锥形,填入糯米,再一翻一压,扯条麻绳绑紧,慢条斯理但熟练。“每天包20斤糯米,都是老买主预定的。”马婆婆说。  马婆婆本名周启玉,今年已94岁高龄,夫家姓马,因此周围人称马婆婆,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也是“粽子一条街”四位“创始婆婆”中唯一健在的。  1980年,马婆婆退休。老两口退休工资每月70多元,生活安逸。无奈命运之河在她最该享清福之时拐了道弯。1992年,儿子下岗,老人心急如焚。受到街坊李婆婆摆摊儿卖粽子的启发,67岁的马婆婆找来邻居梅婆婆和任婆婆合伙“创业”。“手脚还灵活,能赚一分是一分。”马婆婆很倔强。  对退休老人“创业”,起初还有人说些风凉话,但婆婆们也坚持了下来。“人生有时和粽子差不多,难免受到冷言冷语,就像糯米要冷水泡,粽叶要冷水浸洗,最后才能煮出好粽子。”马婆婆说。  第一次做生意,马婆婆买来25斤苏州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