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4 13:38 点击:882485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患者的康复和就医体验。如何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就社会关注,国家卫健委8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给予了回应,同时呼吁全社会来尊重和关爱“白衣天使”。   2019年5月12日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也是我国400余万护士的节日。尽管我国的护理队伍正在迅速壮大,较2017年增长了约50万人,但在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的当下,我国的护理队伍每天都面对着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的考验。   护士紧缺且稳定性不足   护士紧缺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挑战,我国也不例外。同时,由于工作强度大、风险性高,我国还面临着护士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我国护理工作的难点首先就是人力供给不足。”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坦言,一方面是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是护理的优质资源短缺,优质资源目前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而基层则相对缺乏。   此外,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49亿,占比17.9%;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66亿,占比11.9%。其中,患有慢病的老人约1.5亿,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400万。“从这组数字来看,我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比较高,这是我们面章节目录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陈鹏课题组与王初课题组,8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题为《基于邻近脱笼技术的活体内蛋白质瞬时激活》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两个课题组合作发展的一种在活体环境下瞬时激活蛋白质的化学生物学新技术。 在活细胞等生理环境下开展蛋白质功能的原位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陈鹏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发展蛋白质的原位激活技术,希望为活细胞内的每一个蛋白质安装“调控开关”。最近,他们与王初课题组展开合作,提出并发展了一种蛋白质“邻近脱笼”策略,将可遗传编码的非天然氨基酸脱笼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筛选技术相结合,在一系列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上实现了高时间分辨的原位激活,为在活细胞及活体动物内研究蛋白质的动态调控机制提供了一种普适性技术。利用这一被命名为CAGE-prox的新方法,他们建立并验证了“激酶正交激活和信号转导调控”“时间分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基于毒素蛋白的抗肿瘤蛋白前药”等一系列原创应用,展示了这一化学生物学新技术在开展蛋白质动态功能研究与调控中的优势和特色。 陈鹏课题组先前提出的“化学脱笼”策略,可通过对蛋白质关键残基的化学保护和脱保护反应,实现对其活性的“关-开”调控章节目录

  9日,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涨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跟上月持平。   从同比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七涨一平”。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5.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6%;衣着类上涨3.5%;居住类上涨2.0%;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其他用品和服务均上涨1.2%;医疗保健类持平。   从数据上看,食品类价格上涨是CPI上涨的主要因素。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9%,拉动CPI上涨1.29个百分点。调查的14类食品价格呈“12涨2跌”。其中,鲜菜、畜肉、鲜瓜果涨幅较大,推动CPI上涨。(记者张维纳 通讯员杨晓东 黄梦荻)章节目录

  上个月的最后一周是2019年的世界免疫周,今年的主题是“接种疫苗,共防疾病”。现在天气好,很多人喜欢带宝宝出门踏青,疾控专家提醒,目前是细菌和病毒活跃繁殖和传播的时节,初生至2周岁的宝宝极易被隐藏的肺炎球菌趁虚而入,家长们出游时要做好防范。   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免科陈磊医师呼吁:“目前是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婴幼儿自身呼吸道屏障功能差、免疫能力发育不全,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肺炎球菌性疾病成为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因此更应重视及早预防接种,保护宝宝远离肺炎球菌侵袭。”   肺炎球菌又称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可以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常见致病菌,一般定植于鼻咽部,经由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形式隐匿,不易引起注意,儿童携带率可高达85%。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肺炎球菌即可“趁虚而入”,入侵身体多个部位,不仅引起肺炎,甚至可能引起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菌血症等严重的侵袭性疾病,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所有疫苗可预防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章节目录

  美国一项小规模初步研究显示,使用防晒霜一天,其中部分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血液,且水平高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召集24名健康志愿者参与测试得出上述结论。研究中,志愿者连续4天、每天4次分组使用不同性状和品牌的防晒霜涂抹全身75%的皮肤。志愿者第一天使用防晒霜之后,研究人员即发现其血液中氧苯酮等3种化学成分水平持续升高,且超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有关标准。停用防晒霜后,这些化学成分仍停留志愿者体内至少24个小时。防晒霜先前在美国不必接受药物类安全测试,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其安全无虞。研究人员认为,人体全身会吸收防晒霜成分显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   不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前任局长罗伯特·卡利夫在同期刊载的一篇评论中说,消费者没有必要因此停用防晒霜。因为,研究发现使用者血液中防晒霜化学成分水平“远高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标准并不意味这些成分不安全”。(据新华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