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2 16:02 点击:881803

  磁共振成像设备 这群人的研发转化快、准、狠  本报记者 叶 青  2018年的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发布大会发布了21类医疗设备在全国市场占有率数据,图为2017年磁共振成像设备厂家的市场占有率,其中,国际巨头GPS(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为主的国际厂商仍走在前列。  转化基地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市场需求量巨大,每年近两千台,未来市场潜力有望占全球半壁江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刘新说。  然而,受制于医学影像核心技术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磁共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高端的3.0T磁共振更是全靠进口。高昂的进口医疗设备成本,让病人的检查费用也居高不下。如今,我国首型3.0T人体磁共振的研发成功,打破了跨国公司对我国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进入近百家大型三甲医院临床应用。  该系统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的技术团队和深圳先进院医学成像科研团队历时8年攻关完成,双方走出一条研产融合,实现成果转化的创新之路。同时,以深圳先进院医学成像中心主任、项目首席科学家郑海荣领衔的“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系统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2018找

  “易装”“瘦身”提价 廉价急救药2年涨10倍  专家呼吁:常备急救药不能完全靠市场调控,相关部门有责任保障民生底线  又一种廉价急救药硝酸甘油,近几月在全国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短缺。本报记者调查发现,武汉也出现了类似的短缺现象,不过武汉大医院和大型药店用药尚有保证。医药领域专家表示,多个廉价急救药涨幅在10倍以上,仍时有短缺,绝非正常现象,急救药涨价须合理,严管价格垄断。  跑了7家药店才买到   片剂每瓶价格翻了十几倍  近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过去四五元一瓶的硝酸甘油越来越难见了,连跑五六家药店也不见得有。好不容易找到价格却翻了十几倍。  据了解,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迅速在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三五分钟就可缓解,救治不及时则会有生命危险。硝酸甘油无疑是要积极准备的救命药。  4月底到5月初,记者在洪山区卓刀泉南路附近连续寻找了7家药店,前5家金国泰大药房、中联大药房、全民康大药房、仁杰大药房、王振国大药房均表示硝酸甘油已断货,仁杰大药房工作人员称,过年之后就没有货了。问到第6家药店老百姓大药房时,工作人员表示刚刚卖完,还会再进货。  5月8日,在康伊博大药房,记者终于发现了100片装棕找

  中新社西宁5月9日电 (记者 罗云鹏)青海省科学技术厅9日对外披露,该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赛报名已启动,今年特设藏汉双语分赛场,旨在释放该省藏区创新创业潜能,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青海藏区是中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中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6个分布在青海境内,目前该省藏族总人口在140万左右。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介绍,该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藏汉双语分赛场分为团队组和企业组,参赛项目涉及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互联网电子信息、文化和旅游及高技术服务等领域。   根据赛事要求,此次大赛团队组参赛核心人员不少于3人,参赛项目具有一定技术创新且无知识产权纠纷,具有可行性商业模式;而企业组参赛对象则面向该省藏汉双语生源在青海境内依法注册创办不满5年、且年销售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   据了解,青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藏汉双语分赛场获奖者将获得奖金和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完)找

  AI已控制猴脑,控制人脑首先得过伦理这关   科普之家   如果这类AI软件进一步发展到可以随时控制正常人的大脑,就违背和超越了人工智能的一个极大的伦理原则,即AI不应用来收集或使用信息,以监视人和控制人。   5月2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科学家在《科学》(Science)发表文章称,他们首次用AI软件大脑视觉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控制动物(猴子)大脑的神经元活动。这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来理解真实神经网络的一大突破。   控制大脑的思维好像天方夜谭,但是不断有研究人员尝试突破。   对人脑进行控制,较早的研究是脑机接口,而现在,新的控制大脑的方式出炉了,是用深度学习的方式让AI模拟人工神经网格(ANN)掌握对图像的识别,然后通过操控人工神经网络,达到对大脑的控制。   具体而言,即研究人员建立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视觉系统模型,每个网络都以一个由模型神经元或节点(类似于真实神经系统中的突触)组成的任意架构开始,这些神经元或节点可以以不同的强度(权重)相互连接。然后,用一个包含超过100万张图像的图库来训练这些模型。当研究人员向模型展示每张图像,以及图像中最突出的物体(比如飞机或椅子)的标签时,模型通过改变连接的找

  靠近北京西北四环的一栋写字楼里,韩景维掏出手机拨出一个号码。很快,他的号码显示在对方的来电提醒里。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其实在短短数秒钟内,就已经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查询、识别和过滤。如果打来的是一个骚扰或诈骗电话,智能手机上便会出现相应的标记,看似简单的小事,背后却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和一套完善的模型来支撑。   打算购房的人刚看完一个楼盘,便收到密集的房屋推销电话;签完购房合同没几天,各类询问贷款需求的电话频频打扰;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一个个假冒提供助学措施的诈骗电话紧随而至……生活在骚扰和诈骗电话不断来袭的当下,我们靠什么来守住一片宁静的空间?   大数据与科技运算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多年来,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韩景维和团队成员一直致力于此。如今,这个团队建立的数据库,已经储存了1300多万个被标识为骚扰或诈骗等有问题的电话号码。   “每呼叫一次,便在数据库里经过一次查询,每天的查询量在15亿次,其中能查到的骚扰或诈骗电话在4000万次左右。”韩景维介绍说。   据介绍,完成上述任务的核心是一个储存有庞大问题号码的数据库。一部分数据来源于手机用户的主动标记行为,频繁被标记的问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