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博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1 12:09 点击:853133

山东济南: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守桥使命  央视网消息:在山东济南鹊山脚下,有一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桥洛口黄河铁路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官兵用忠诚日夜守护着这条跨越黄河的“生命线”。清明节,武警济南支队官兵和地方群众来到这里,追忆历史,缅怀英烈。   央视记者 宋杨:我现在是在山东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这座大桥始建于1912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这座大桥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见证了我们一代代守桥兵的坚守与付出。   在这座大桥北端不远处,青松翠柏下有一座雕像肩扛圆木,时刻保持着英勇抢险的冲锋姿态,目光始终注视着他守护的大桥,这就是烈士王士栋的雕像。清明节前夕,武警济南支队官兵和铁路职工、地方群众代表来到烈士王士栋雕像前,深情缅怀,寄托哀思。   1967年5月31日晚,狂风大作,突降暴雨,堆在大桥桥头的原木被大风吹落在道轨上。守桥部队官兵紧急出动,进行清理。战士王士栋在奋力将最后一根原木掀出道轨后,一列客车疾驰而过,车轮卷走了他的身躯。列车、大桥和旅客的生命保住了,王士栋却光荣牺牲,年仅21岁。   武警济南支队执勤五大队大队长 闫涛: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每年我们都会组织新兵瞻仰烈士雕塑,学平博

  新华社南宁4月6日电题:生态安葬要成主流 还需迈过几道关?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唐荣桂 林凡诗   将骨灰葬入花坛,化作春泥更护花;将骨灰撒入大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骨灰做成生命晶石,永久保存慰藉思念……近年来,花坛葬、树葬、海葬、晶石葬等生态安葬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发现,受“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生态安葬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目前生态安葬方式占比依然偏低,需进一步移风易俗改变传统殡葬观念,增加优质生态安葬服务有效供给,加大奖补力度倡导民众选择生态安葬。   生态安葬渐成殡葬新选择   清明节前夕,一场公益花坛葬活动在广西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举行,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180具装在可降解骨灰坛中的骨灰,被安葬在花坛葬区内。2014年以来,这片花坛已经安放了超过1300具骨灰。   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负责人陈福联介绍,除了花坛葬,墓园还推出了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生态安葬位置占比近50%,生态安葬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   网民“rain”表示,“树葬我可以接受,骨灰上面种一棵树,这样孩子们既有地方悼念,也不会浪费土地资源。”“平博

长庆油田“候鸟夫妻”采油工团圆 深山井站不寂寞  中新网甘肃庆阳4月6日电 (高展 李忠斌)春日天空澈蓝,黄土塬上树木已发出绿芽。阳光洒进小屋,杨青正在收拾房间,床头墙面上“东哥和青姐的小窝”字样的贴花透着温馨。这里是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南梁作业区梁四增压站配给采油工的“夫妻公寓”。 李东和杨青夫妻公寓里的俏皮贴画。 高展 摄   李东和杨青是采油二厂南梁作业区的石油工人,同时亦为油田上的“夫妻岗”。“从开始谈恋爱到结婚,10年时间我们一直是异地分居状态。”杨青一直在憧憬着能和丈夫李东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饭的幸福时刻。 李东和杨青正在记录数据。 高展 摄   杨青说,李东刚参加工作时,跟着钻井队到处跑,经常在人迹罕至、地处偏远地带。有一年,李东被调到内蒙的钻井,她坐了两天汽车才到钻井队驻地,“平时只能通过手机联络,经常好几个月见不上一面”。   婚后,他们依然常常相隔数百公里,两地分居的日子,家不成“家”。李东说:“为了能离的近一点,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希望可以申请调到一起。可是单位像我们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2017年,杨青和李东的愿望得以实现,他们一起调入梁四增压站。“梦想成真了,终于可以时时刻刻在一起了。”杨青说,井区还专门为他们精平博

郑州:城市生态廊道织就“家门口风景”  中新网郑州4月6日电 题:郑州:城市生态廊道织就“家门口风景”   记者 韩章云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正是花开树绿好时节。 进入春季,郑州市园林部门抓紧时间对铁路两侧进行绿化。 韩章云 摄   4月5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郑州市民林杰斌没有如以往的假期一般自驾旅游,而是带着妻儿在郑东新区的足球公园骑单车、踏青赏花。“桃花、海棠花、牡丹花都开了,不用走远,家门口就是风景。”林杰斌对这难得的慢生活甚是满意。 图为郑州生态廊道里的人文石雕。 韩章云 摄   如林杰斌一样,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越来越多的郑州市民感觉到市区的绿地、公园多了,可以散步遛弯、跳广场舞的地方多了,春天里的花海景观也不再是“别人家的风景”。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郑州市的生态绿色廊道建设。   从2012年至今,郑州市已建成3588公里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在城市主干道(干线公路)沿线、在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在市区滨河两岸、铁路沿线,郑州已经织就一条宛如绿色长城一般的生态廊道,在绿化环境的同时,也为市民创造了完善的休闲娱乐空间。 图为郑州北龙湖畔春意盎然。 韩章云 摄   只要天气好,已经退休的赵仲豫都会在中原西路与富民路附近平博

江西乡村振兴见闻:洎水河畔“追梦人”  中新网江西德兴4月6日电 题:江西乡村振兴见闻 洎水河畔“追梦人”   作者 王昊阳 王成前   四月的江西德兴,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春潮。   位于该市洎水河畔、天门山脚的一处工地,工程车辆来往穿梭,机械作业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劲十足,场面热火朝天。 天门山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在项目工地进行现场办公。 王成前 摄   正在建设的是天门山民俗文化园项目。青山掩映间,一排排仿明清风格的徽派建筑傍着一条南北向“山泉花溪”而建,犹如一片巨叶镶嵌在谷地中央。   天门山村,德兴市银城街道下辖的一个城中村,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800余人。以往,由于该村产业发展成色不足,村集体收入主要是靠征地补偿。   天门山村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失地农民谋求更好的出路,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村干事创业?天门山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潘勇军及其“两委”班子成员寻路心切。   经过反复调研、分析和论证,一幅努力可达的天门山村乡村振兴路径图得以清晰勾勒:在着力建好农民新村安置点的基础上,依托独有的城郊区位、山水资源和民俗风情等优势,推行“旅游+”融合模式,将古银城“七铺街”形制布局同步植入到新村建设的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