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0 13:53 点击:812773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开门红”。多家投资机构认为,稳增长政策发力、外部金融环境改善、改革深化、制度红利加速释放等因素将推动A股市场企稳回暖,目前A股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业绩和估值压力。对此,一些机构投资者认为,投资者对经济下行的预期比较充分,市场主要风险释放过程基本结束,并且随着稳增长政策加码,A股回暖的积极因素逐步增多。   “股市已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经济下行的影响,未来经济和股市回暖的概率逐步增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2019年宏观政策给予稳增长更多关注,加强了逆周期调节,在消费、投资、财政、基建等方面会出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流动性会更加宽松,监管政策进一步趋于稳健。   就外部金融环境而言,诸建芳认为,随着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相机调整预期的升温,全球长端利率去年底以来下行显著,流动性的缓和带来全球资产包括A股估值的修复。此外,美联储释放暂停加息的信号,令去年以来美元的强势势头扭转,缓和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抬升了A股的风险偏好。今年以来,外资增配A股的迹象非常明显。   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洲认为,2019年以来,全num

A股猪年开门红背后: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首超600亿元   猪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献上“开门红”。   2月11日,A股各大指数一路走高全线普涨,上证综指涨1.36%,报2653.90点;深证成指涨3.06%,报7919.05点;创业板指涨3.53%,报1316.10点。   板块方面,题材股与权重股全面走强,5G、猪肉、大消费等板块轮番上涨,市场做多氛围持续回暖。个股方面,两市A股呈现普涨态势,88只个股涨停,仅80股收跌,3472股上涨,32股收平。   历年春节长假过后市场走势往往较佳,春节效应是A股历来比较显著的季节性效应之一。东吴证券研报指出,A股之所以存在“春节效应”,主要有几点因素:一是从宏观流动性来看,银行往往在年底控制信贷规模,元旦过后的一季度是信贷高峰期;二是就股市流动性而言,经过上年底的业绩考核后,基金在一季度进入调仓和建仓的高峰期,增量资金入市概率增加;三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春节之后政策密集出台的预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助推了本次大涨呢?   净流入49.6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6.5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3.1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北向资金连续第10个交易日实现净流入。   外资加速流入A股市场的势头越num

  英国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英国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4%,为2012年以来最低增幅。去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1.3%,低于预期的1.4%以及前一季度的1.5%;环比增长0.2%,低于预期的0.3%以及前一季度的0.6%。去年12月GDP环比下跌0.4%,为2016年3月以来最大环比降幅,低于预期的环比不变以及前一个月的环比增长0.2%。   数据还显示,英国2018年12月制造业产出与工业产出两项重要经济数据也不尽如人意。12月制造业产出环比下滑0.7%,低于预期的环比增长0.2%;12月工业产出环比下滑0.5%,低于预期的环比增长0.1%。   有分析师指出,2018年是英国经济增长自2012年以来最为疲弱的一年,特别是经济在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如预期般放缓,汽车、钢铁等制造业表现明显疲软,建筑业也表现不佳。此外,英国的商业投资也在下降。与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第四季度英国商业投资下降了3.7%,这是自2010年第一季度英国摆脱衰退以来的最大跌幅。(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DF407) num

  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目标。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   另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商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   4.15亿人出游,5139亿元旅游收入,这是一笔民生休闲账。全国零售和餐饮消费实现10050亿元,则意味着春节消费首次突破万亿元,“金猪”聚集效应名副其实。   在全球市场都紧盯中国,唱衰中国经济和慨叹中国消费降级之时,春节消费大数据给出了乐观答案。春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增幅、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均跑赢了2018年GDP增速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春节消费依然火旺,由此可见假日经济动能并未衰减。更重要的是,从春节消费大数据看,传统民俗和民间文化的吸引力凸显,旅游过年已成新民俗,家庭num

  今年春节,上海地区产生177.3亿元的消费,钱都花去哪儿了?年货年宴样样配齐,一囤可到正月十五。   “反向春运”、90后的孝顺红包、旅游过年……上海的春节似乎有点不一样。然而,不变的还是那个年味,老上海的餐桌、热闹的科技厅……这背后的关键词还是团圆。 京东路上置办年货的蔡阿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推荐了上海老牌子“新雅粤菜馆”的各色菜肴:“像大虾仁、耗油牛肉、漕溜鱼片、鱼香肉丝是老上海餐桌上的主角,我每年都来一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情怀。”   节前各大老字号商店宾客盈门。在美新点心店门口,吴奶奶为了让一家人在除夕夜品尝香甜软糯的八宝饭和现做的手工汤圆,在近百米的队伍中已等上了一个小时,“就为了上海味道呀,春节难得碰碰头,年前备货可以撑到正月十五了。”队伍那一头,点心师们一刻不停,记者看到,一边刚做好就卖脱销了。   “大年初一一到,街上连张饺子皮都买不到了。”站在菜市场门口的邹大爷一拍大腿,只好悻悻而归:“今年的年夜饭第一次去饭馆吃了,和小辈们吃吃饭热闹热闹,一顿也不低,千元是起步。”   春节期间,享年宴、开心守岁还是上海人心中不变的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