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0 16:30 点击:77659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提高零售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零售业物流体系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完善零售业物流体系的相应对策。关键词:零售业 物流 配送中心随着跨国零售企业陆续登陆中国,新型零售业态的诞生以及传统零售业态日趋成熟,我国零售业逐步形成了包括百货企业、连锁经营、无店铺经营、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等各种业态齐全的零售业体系。与之相配套,也形成了服务于不同业态、各具特点的零售业物流体系。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现状大型百货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其物流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由供应商进行送货的模式,物流设施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投资建设的,且主要承担企业内部的物流任务。连锁零售企业是目前我国零售业的主体,普遍比较重视其物流体系的建设。如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企业-国美电器集团,一方面,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设了为区域门店服务,具备接收、验货、存储等基本功能的综合配送中心;另一方面,借助社会资源,实现配送中心向各门店及顾客的送货。由于我国大多数便利店隶属于连锁企业,且规模普遍较小,因此,便利店在我国零售体系的比重相对较低。目前,便利店的配送模式以自营为主。我国无店铺零zhuo

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具有浓厚的中国园林特色及优美的风景,同时也蕴涵着深厚文化内涵。从颐和园的园林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角度出发,对颐和园景点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关键词:颐和园;园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英译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15-0170-02一、引言颐和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帝十五年,1764年建成。它曾经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为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作为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不仅在于其浓厚的中国园林特色及优美的风景,更在于颐和园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如著名历史人物、典故、趣闻逸事等等。这些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颐和园景点的准确英译,无论对中国的园林文化知识,还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知识的准确传递,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二、颐和园景点英译问题探讨颐和园景点的英译作为传播颐和园文化的桥梁,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外国友人对颐和园所反映的特定历史及文化的了解。但目前对于颐和园景点英译的研究凤毛麟角,而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从颐和园的园林文化、历史zhuo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关于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也基本达成共识,即流通业发展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关于居民消费增长能否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的角度目前都比较匮乏。同时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试图将现有学术界关于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并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居民消费增长 流通业发展 研究综述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改革的引导力量。然而我国近年来出现持续的消费不足,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中国目前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当前应对金融风暴,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它已经由社会再生产的末端产业变为先导产业,成为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如何充分发挥流通业的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关于如何发展流通业的观点主要有:提高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调整流通产业结构、加快流通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等。然而,关于居民消zhuo

农村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把握农村工业化的准确内涵,深入剖析其历史发展进程,明确其发展目标,并避免出现一些误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农村工业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于真正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的重大变革之中,因此,要超越农业、农村、农民的范围来对待这场改革,就必须围绕农村工业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思考,从而在实践中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一、关于农村工业化内涵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分析与思考工业化是传统农业国或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形态。农村工业化是相对于城市工业化而言的一个经济范畴,由于农民参与工业化的主要资源一是土地,二是劳动力,因此,农村工业化是指借助于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使机械化生产在农村中能够普遍实现,工业化操作的劳动人口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上升,农民最终zhuo

干部调配是人事工作的核心,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干部调配的科学与否关系到人与岗位的匹配,干部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组织人事工作的作风建设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核心问题、焦点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调配方法和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2011年,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共广西融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公开选调从领导干部延伸到非领导干部,并责成组织人事部门对全县机关单位科级以下及事业单位中县委、政府管理的班子成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的调配工作实行公开选调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及调配办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尝试,并列为2011年组织人事工作重点内容。一、非领导干部调配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融安县现有在职公务员及参公人员1532人,其中非领导干部993人,占65%。事业单位干部4413人,其中非领导干部4386人,占99.4%。近三年,融安县机关事业单位非领导干部平均每年办理调动 213人。调动途径主要有个人联系、单位物色、领导推荐三种方式。这种状况决定了干部调配存在先天不足,经过调查整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遴选范围窄,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一是调配信息不公开,干部获取信息的机会不同,获得调配的z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