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8 18:46 点击:731976

  距离沪伦通“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相关配套规则正密集推出。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继11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上市交易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等8项业务规则发布后,11月16日,上交所又发布了《沪伦通临时公告格式指引适用指南》、《沪伦通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及承诺书》,一起发布的还有《关于沪伦通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的投资者通过权益信息披露系统申报披露权益信息的通知》。   上交所表示,制定《沪伦通临时公告格式指引适用指南》,是为了维护投资者知情权,便利沪伦通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编制并披露公告。《指南》本身不构成信息披露标准,沪伦通境外发行人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上市交易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如沪伦通境外发行人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根据《暂行办法》要求披露重大交易、关联交易事项公告的,可以按照伦敦证券交易所市场的公告格式要求、披露惯例编制并披露,或者参照上交所《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大明1937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的沪港通,在2018年11月17日迎来了第四个“生日”。四年来,沪港通制度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持续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融合,提高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   业界认为,沪港通的开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和一大创新,其几乎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最大的市场成效,为世界开创了全新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模式。   上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6日,沪港通累计成交金额已达10.3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累计共930个交易日,交易金额6.0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金额65.02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共912个交易日,交易金额4.27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金额46.77亿元人民币。   今年1月起至今,沪股通成交金额达2.3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金额116.25亿元人民币。自3月底开始,北上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趋势较为明显,累计流入约1500亿元人民币,展示了境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   四年来,沪港通经历了从“慢热”到平稳运行的成长阶段,伴随着2016年年底深港通的正式开闸,A股市场的互联互通渠道趋于完善,内地的投资者可投资港股大明1937

摘要 【深港通两周年在即 跨境资金净流入逾900亿元】深港通开通即将两周年,据深交所方面数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3.75万亿元人民币,跨境资金整体净流入913.5亿元人民币。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提升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也为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经验。(证券日报)   深港通开通即将两周年,据深交所方面数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3.75万亿元人民币,跨境资金整体净流入913.5亿元人民币。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提升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也为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经验。  2014年10月份,中国证监会出台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15条意见,其中提到,未来在沪港通积累一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支持深、港交易所研究探索新的合作形式。  2015年1月5日,在“沪港通”“通车”快两个月之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考察时表示,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这一表述引发坊间强烈关注和期盼。深圳与香港天然的地理关系紧密,造就了投资思维接近、资金流、信息流便利,使得这一“大明1937

  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首次强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表明短期内稳增长措施将被放置首位,并未提及去杠杆。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期表示,“前期一些政策制定考虑不周、缺乏协调、执行偏离,强监管政策效应叠加,导致了一定的信用紧缩”。笔者认为这预示着政策信号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前期去杠杆政策?未来的政策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货币政策宽松成为“稳增长”的政策工具,不断膨胀的影子银行体系持续向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国企、房地产部门输血,导致杠杆上升、风险堆积,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更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无法流入实体。在此背景下,十九大正式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任务之一,“防风险”取代“稳增长”成为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国企混改、债转股、财政部23号文、资管新规、房地产调控等一系列去杠杆政策陆续出台,着力化解政府、金融、企业等多领域杠杆风险,去杠杆逐渐延伸到整个经济领域。   在这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去杠杆效果明显显现。易纲行长此前表态“目前宏观杠杆率稳住了”。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7年末,中国宏观杠杆大明1937

  11月9日,央行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笔者从目前货币执行情况以及下一阶段主要的政策思路来分析这篇执行报告。 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 7 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为 2.71%,较6月末下行 30 个基点。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5%,《报告》显示,目前美国银行体系超储率在12%,欧元区银行体系在10%,明显高于我国的超储率。从这两方面表明了目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合理且充裕。   《报告》从增加的信贷增量和社融规模,持续优化的信贷结构,趋稳的贷款利率和合理的M2增速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宽信用”正在显现。值得关注的是,信贷结构依旧存在优化空间,虽然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9595亿元,但是其中长期贷款增量的比重三季度有所回落,而且票据融资三季度占比较高,可能存在着部分银行“冲量”的情况,意味着部分银行放贷意愿不足。笔者认为从整体看来虽然“宽信用”开始显现,但是“梗阻”尚未消除,“宽信用”的发展空间较大。   其次,加强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报告》专门为民营大明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