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 one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0 22:17 点击:683267

  大学校园,你所不知道的95后  开学了,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来袭  开学日一步步逼近,浙江理工大学的准大一新生苏雪心里却犯了嘀咕——一想到要认识新同学,就开始心慌、紧张,甚至有些害怕。   这也是传说中的“开学恐惧症”。   作为“开学恐惧症”的易感人群,大三学生田东岳说,开学前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不受爸妈啰嗦和有一定经济支配权的开心,又有课业带来的压力,“开学就大三了,新学期的课业很重,每周难得休息的时间,因为学的是历史学,必须要好好钻研,所以身边的同学都很努力”。   但更让田东岳“头大”的则是人际关系。因她本学期仍留在一个学生社团,马上面临带领学弟学妹招新,“社团间竞争激烈,经常需要与人交涉”,这让她有点恐惧。在她看来,面对别人时要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情绪,而伪装情绪实在太累了。但在很多社交场合不得不如此,她就只能勉强假笑或者装冷漠,然后找借口离开,“现在一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环境,就会下意识地想逃跑”。   对此,河北经贸大学大四的李嘉言说,深有同感。她说自己走在路上时特别怕碰见熟人,有时远远看见了朋友,但一旦发现对方没有看到自己,就马上掉头换条路走。如果实在避不开时,在往前走等待打招呼的pg one

“五星”快递员张川:每天都是新的征程  青鲁班  “五星”快递员张川:每天都是新的征程   张川与客户交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魏其濛/摄   拿过价值10万元的金砖,上过新闻,张川虽话不多,却是德邦快递员中“最厉害”的人物。眼下,他已连续29个月获得公司的“五星快递员”称号,是德邦快递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营业部组长,还刚晋升为储备经理。   “我还不算最厉害的。”张川喜欢低着头笑。来自黑龙江鸡西市的他刚满32岁,身材魁梧,皮肤晒得黝黑,仅从外表上来看,是位典型的东北小伙儿。凭着自己这身好气力,张川高中毕业时就帮着家里送货拉煤,挣钱不多。于是,2012年就跟老家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跑到大城市打工。他到了北京,最初在朋友的饭店做事,后来听说快递员赚得多,“能月入过万”,2014年9月转行当了快递员。   转眼4年过去,张川已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钟”: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到岗,先打开电脑浏览一遍办公系统,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异常”是张川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指收发件过程中出现的延迟、串货、地址电话错误等情况。      作为营业部的组长,张川评价自己“很有责任心”,会过问每件事、每位下属的工作和生活。因此,部门现在的“异常”已经很少了。  pg one

快递小哥: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快递小哥:最熟悉的陌生人   9月6日,北京街头,一位快递小哥驾驶着满载货物的电动车行驶在路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   动动手指就有人送货上门的“懒人经济”时代,快递小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甚至是不少人“最盼望见到的人”。   与此同时,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并在2017年迈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300余万名快递员成为“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群体?当好快递员应该具备怎样的技能?   为了更好了解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名基层快递员,试图呈现他们的生存状况。   踏实负责是从业“标配”   和很多人一样,肖雨(化名)也是偶然听说快递员“月薪过万”才转行的。   今年30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此前做过服务员、收银员、营业员……但没有哪份工作,让她产生“长期坚持”的念头。在成为快递员后,她找到前所未有的“职业认同感”,并打算将“快递员”作为事业持续下去,“多送一件货,就能多一件的收入,也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事实上,快递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早上6点多,肖雨就要起床,趁孩子还没醒迅速梳pg one

  前沿·速递  革新心脏猝死“灭火器”  心脏猝死,危险在于其突发性,就像毫无预兆就燃烧起来的大火,恶性心律失常是引起“大火”的“火苗”,除颤器就是心脏猝死病人的“灭火器”。一旦出现心脏猝死必须尽快实施电击除颤,否则随着时间流逝,“火势”将迅速蔓延,抢救成功率迅速下降,甚至可能在抢救成功之后给病人留下严重而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损伤。   前不久,复旦大学宣布,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邬小玫带领的复旦医电团队研发了国内第一款获得医疗器械注册的新型体外自动除颤器,并将亮相201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体外自动除颤器的研发,复旦医电团队并非“第一个吃螃蟹”。国外多家公司在此前已推出不少自动除颤器产品。   复旦医电团队对体外自动除颤器的研究始于2004年。   “那年,一位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找到我们说,除颤器是临床上非常急需的设备,现在完全依赖进口,希望和复旦联合开发。”邬小玫回忆,“这也是我们复旦生物学工程学科的一个特点,和临床医学结合得很紧密,会从临床的实际需求中去寻找我们的科研方向。”   研发过程多的是困难曲折。要研发新型体外自动除颤器,首先要攻克算法和高压充放电这两大难题。   一开始pg one

  藏族教师丹赳:“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你们一起成长”  1986年,13岁的少年丹赳考入第二批内地藏族班,成为重庆藏族中学的一名初中生。接下来的7年内地中学藏族班经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15年后,28岁的丹赳再入内地藏族班,这一次他的身份是济南西藏中学的老师,一待便是17年。   1997年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丹赳被分配至西藏大学语文系任教,待遇优厚,深受重用。   2001年,丹赳和妻子作出决定:回内地藏族班做一名普通老师。   其实,决定来得并不突然。妻子的身体难以适应高原气候,而丹赳始终怀揣心结:“内地藏族班孩子们的路我自己走过了一遍,我了解他们的需要,我愿意把当年老师们给我的关爱加倍献给远离亲人的孩子们。”   丹赳再度扛起行李来到内地,目的地是妻子的家乡济南。这位能歌善舞、幽默风趣的年轻班主任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踢足球、歌咏比赛……校园里,常常能看到丹赳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场景。   丹赳知道节日里孩子们分外想家,逢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他会主动要求留在学校,穿上藏袍,带领孩子们按照藏族习俗布置教室和宿舍,给全校600多个孩子准备糌粑,做“猫耳朵”和酥油茶,指导食堂工作人员清洗羊头、做藏pg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