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9 19:24 点击:662100

原标题:《最后的棒棒》导演回应口碑争议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由何苦自编自导自演,已于8月17日全国公映,记录了重庆“棒棒”(挑夫)这个职业群体在时代巨变中的命运转折。   何苦中校转业之后当了棒棒,带着一名摄影师开始了体验式拍摄的旅程,并将剧版《最后的棒棒》重新剪辑加入新内容后,作为纪录电影推上大银幕。该片上映首日票房仅16.1万,排片占比0.2%,截至发稿前豆瓣评分6.7,猫眼评分9.2。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导演何苦,讲述《最后的棒棒》背后的故事,他笑言自己当了13个月棒棒之后,大概已经成为了“全中国力气最大的导演”。      开始 揣着1300块钱当棒棒   “喉咙里往上冒油的感觉真好。”吃了半个月的老干妈拌米饭后,何苦吃到了进入自力巷后的第一顿肉,一大锅的猪蹄髈,他第一次发现,肉原来可以这么好吃。   在此之前,何苦是一位中校正团级军官,2014年8月份,他递交了转业报告,脱下军装成为一名棒棒,入住自力巷53号,这一年他39岁。   棒棒的身影在上个世纪的重庆随处可见,但是随着交通愈加便利,经济发展加速,如今重庆街头已经很少看见棒棒,何苦感到这是一个正在消失的行业,他想要通过记录棒棒这个职业的消亡豆腐脑

原标题:抗癌药黑市调查:代购暗藏假药风险   详见A08-10·调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豆腐脑

原标题:《疯人院》 看似模仿美剧,实则真实世界的大杂烩   【聚光灯】      近些年,“美剧品质”不但成为了一种荣誉,更加成为了口碑、市场回报的极佳指标。很多影视剧因此也都热衷于模仿美剧的形式。比如最近上线的网剧《疯人院》,其宣传海报、每集片头的美术设计,甚至放出的宣传片的风格都很明显对“美剧”有所借鉴;题材也是近些年来“美剧”中很流行的超感知能力、精神异常者,对年轻人有相当的吸引力。然而通过观看本剧,笔者不禁产生一个怀疑:模仿美剧的形式是否是追赶国际一流作品的终极途径?   观影体验:缺乏统一的风格形式   《疯人院》第一集开头确实有点美剧的意思。主角孟喃(刘畅扮演)上来没有废话,干净利索地展现本剧的核心元素——“通感侧写”的超感知能力,追踪另外一个被抓走的超感知者,然后他就陷入了使用能力的后遗症中。这里的镜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剧《大群》(Legion)等剧里人物陷入幻觉和精神痛苦的桥段。这种被网友戏称为“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该剧明显不如一些美剧用起来那么纯熟完善,但应该说达到了过得去的效果。   然而,开场二十分钟后,孟喃真正走进“久山市疗养院”,也就是剧名所指的“疯人院”,画豆腐脑

原标题:用匠心与世界对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豆腐脑

原标题:《莲花》公演十周年陈小艺再度主演   整整十年来,在北京人艺的戏剧记忆里,有一部作品经常会被人提及,那便是2008年由邹静之编剧共同携手导演任鸣、徐昂带来的京味儿话剧《莲花》。该剧讲述了女主角“莲花”受欲望的驱使,与丈夫一起进入了古玩行,从此她的生活与家庭也渐渐失去控制,最终走向了毁灭。不仅在戏剧结构上独树一帜——采用“一倒到底”的倒叙手法,更是将一个有着民国时代背景的故事演出了深刻的当代性,使得《莲花》成为北京人艺“新京味儿”戏的代表之一。   《莲花》这部作品首轮演出即超过30余场,并于2015年再度复排。今年恰逢这部作品创排整整十周年,再度归来的《莲花》也随即迎来新一轮的演出,截止到目前演出场次已超过50余场,而此次演出阵容依然沿用十年前陈小艺、谷智鑫的原班人马。编剧邹静之以其擅长的诗意语言,使《莲花》不仅散发出京味儿戏的生活气息,还有不少浪漫的悲情意味。   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剧中两位主演及其他几位与《莲花》共同成长的年轻演员,听他们讲述十年来自己与《莲花》这部作品的故事。      陈小艺(饰演莲花)   戏在脑子里,台词永远忘不掉   陈小艺饰演的女主角“莲花”是剧中灵魂豆腐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