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男孩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22:08 点击:648059

原标题:党的坚强领导是决定性因素 编者按 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整整40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持续推进、发展壮大的40年。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何以“能”呢?其中又有哪些因素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呢?从今天起刊发一组文章,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决定性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还曾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40年来,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坚持不懈、笃定前行、开拓进取,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探索走向成熟。 党的坚强领导保证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当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是代红衣男孩

原标题:专业训练,“战场”模拟告别简单化 本报讯 洪利峰、特约通讯员茆琳报道:盛夏的一个训练日,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官兵早早集合上艇。第二天就要执行海上训练任务,舱内的艇员很是忙碌。 突然,舱内广播器传来急促的声音:“二舱,舱底出现大量烟雾,疑似设备起火!”机电长胡波迅速向全艇下达损害管制口令。官兵闻令而动,迅速奔向各自战位,穿戴个人防护器材,准备灭火器材,按部署展开损害管制……此时,二舱已是浓烟弥漫,下层能见度不足20厘米。排查中,官兵们发现一个奇怪现象:烟雾源源不断往外冒,却怎么也找不到起火点。 此时,舱段兵张磊推开地板盖,从舱底冒出半个脑袋:“机电长,我找到‘起火点’了。”胡波下到舱底,发现在交流机组后一个非常隐蔽的角落,一台装置正呼呼地往外冒着浓烟,“这是支队新配发的烟雾发生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抓到“真凶”,有惊无险。然而,广播器再次传来警报:“五舱出现大量烟雾!”就在胡波准备下达损管口令时,副机电长刘世勇提醒说:“说不定又是烟雾发生器捣鬼,还是先查明情况再说吧!” 胡波坚持下达了损管口令。最终,官兵在一块地板盖下找到“起火点”,果然,又是烟雾发生器!险情排红衣男孩

原标题:“鲲鹏”万里不是梦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便在《逍遥游》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幻化出神鸟“鲲鹏”。 “鲲鹏”,是运-20飞机的别名。从2007年正式立项,到2013年1月成功首飞;从2014年11月亮相中国航展,到2016年7月正式列装空军部队……“鲲鹏”翱翔蓝天的背后,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大飞机的奋进航迹。驾驶中国人自己造的“大飞机”,是一代代空军飞行员的梦想。 “没有试飞员,再好的设计图也无法真正变为飞机。”试飞,是人类对航空未知领域的探索。试飞员是飞行试验的直接执行者和监控者,也是试飞结果和结论最重要的裁决者之一。它的未知性、危险性,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它的开拓性、挑战性,则吸引着勇敢者欣然向往。 运-20首席试飞员邓友明用勇闯极限、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为运-20飞向蓝天探路。 “难度再大,也要把失速课目飞出来” 30多年前,邓友明大学毕业。怀着一腔报国热血,他选择参军入伍。那时候,“为国争光”是他心底最朴实的想法。 众所周知,试飞是一项风险系数极高的工作。试飞员的每一次飞行,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尽管无红衣男孩

原标题:“超级战士”从梦想走向现实 现代战争不断增加的单兵负重,日渐超出人体承受极限。为给战场上的士兵减负,各军事强国正积极投身军用外骨骼项目研究。日前,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就公开展示了正在研发的辅助机械臂。这款绰号为“第三只手”的简化版“外骨骼”,不仅能大幅减轻士兵作战负担,还能帮助士兵手持突击步枪等武器。无独有偶,俄罗斯也于日前公布了专为特战队员打造的外骨骼系统。 外骨骼是一套穿在体外、具备“骨骼与肌肉”功能的机器,能有效提升穿戴者的负重上限、防护能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甚至还可以辅助实现火力打击、战术侦察和战场通信。随着外骨骼技术的研究日渐成熟,未来“超级战士”的单兵“外挂”即将“上线”。 梦寐以求的战场“钢铁侠” 还记得科幻电影《钢铁侠》中,天才发明家托尼·史塔克创造的动力服吗?想必许多人都期许可以拥有这样一身无敌“铠甲”,实现少年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场英雄梦。其实,这种拥有神奇功能的装置就是理想化的单兵外骨骼。 随着现代战争单兵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野战条件下的单兵负重越发难以承受。残酷战场环境下的过高负重,会对单兵战斗力产生致命影响。在伊拉克和红衣男孩

原标题:实兵演练,“敌情”设置不再想当然 本报讯 郭晓航、特约记者海洋报道:“图像显示前方道路畅通,炮兵分队占领阵地!”日前,辽西某训练场上,第79集团军某炮兵旅组织的一场实兵演练激战正酣:侦察分队依靠多种手段,向指挥所发送前方路况信息,引导火炮向前开进。 情况顺利通报,通路上却依然安静,火炮并未呼啸而出。“炮兵分队迟迟不现身,难道是没有接到指令?”正当记者纳闷时,只见防化分队出现在通路上,利用专业器材对所在地域进行侦毒。 “以往训练,接收到侦察信息后,我们通常会指挥炮兵分队直接前出,火炮也是开足马力,力争迅速到位。”该旅旅长王瑞金道出忧思:“但是,战场上能这么一帆风顺吗?我们过去把复杂的敌情想简单了。”这次训练中,他们加入了对阵地地域和通路进行化学侦察等课目,每一步都按照战场实际来,为的就是打破官兵头脑中的思维定式,真正树立敌情意识、战场意识。 贴近实战,必须营造逼真、复杂的战场环境。侦毒过程中,侦察员全身防护,熟练运用手语分工作业。找到“毒源”后,侦察员立即拿出取样瓶,沉着冷静地观毒判毒、抽样对比、收集封存、标定界限,整个过程完全按照实战要求进行。与此同时,洗消人员已完成取样分析红衣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