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ok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1 21:22 点击:572924

甘肃乡村残疾医生治病助困二十载获赞誉原标题:甘肃乡村残疾医生治病助困二十载获赞誉   中新网兰州6月26日电 (记者 徐雪)在甘肃天水市秦安县的一家诊所里,乡村医生马启红每天五点半拄着拐杖准时接诊,来自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患者此时已在门口排起了长龙。   1978年,马启红出生在秦安县王窑乡小湾河村一户贫穷的农家。3岁时突患小儿麻痹症,因家境贫寒,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致使他的双腿严重残疾。 图为乡村医生马启红坐诊。 徐雪 摄   “‘张海迪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学习,由于行动不便,只能靠着双拐和家人的背送读完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一中后,由于身体原因,我无奈告别学堂。”马启红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寻找出路,马启红想到了学医,在父母的帮助下,拜了新阳乡有名的中医舒维康为师,开始了他艰苦的学医生涯。   肯吃苦的马启红学医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更是对《神农本草经》《脉决》《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药经典烂熟于心。   两年的学习使马启红坚定了自己在医学的信念,同时他意识到只学中医还远远不够,于是便报名参加了县医院乡村医生进修班,进行全科学习。   由于当时家庭条件贫困,买不起书籍,马启红就将借来的书,一brook

原标题:台湾猕猴保育降级 仍不得任意骚扰及猎捕(图)   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林务局”25日召开野生动物保育咨询委员会,共有17种由一般类调升为保育类或珍贵稀有类;8种由保育类降级为一般类,包括台湾猕猴、山羌、白鼻心、眼镜蛇、龟壳花、雨伞节、短肢攀蜥、大田鹬,其中以台湾猕猴最受瞩目。“林务局长”林华庆表示,即使等级调降后也不代表可以任意捕杀野生动物。   林华庆表示,猕猴、山羌、白鼻心等动物在保育等级的调整,主要是根据它们在野外族群的生态现况,绝非因为农损。即使是保育类动物,只要农民申报农损状态,仍可依法处置,并非完全不能捕捉、宰杀。   他强调,此次参与学者也确认调降等级并不致影响族群数量,更不会造成绝种。再以台湾本岛目前划设的各类保护区而言,总共占了全岛总面积的45%,不只是猕猴,其他动物在这些区域内同样受到保护,因此以栖地而言已相当足够。   台湾东海大学教务长、生命科学系教授林良恭表示,目前台湾猕猴的分布,北部较少,新竹、苗栗以南就常见其踪影,越往台湾中南部、东部数量越多,尤其花莲、台东地区,推估全台约25至30万只。brook

原标题:华媒:美加州橙县推出安置游民方案 遭尔湾居民抗议   中新网6月26日电 美国侨报网近日刊文称,一场关于美国加州橙县(Orange County)数百名游民安置问题的争论正逐渐加剧。近日,在一名联邦法官的命令下,橙县推出了安置游民的方案,但方案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反对。   文章摘编如下: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6月24日,数百名尔湾(Irvine)居民抗议将橙县游民安置在该市。橙县正考虑将游民安置在大公园(Great Park)旁边,以此解决长期以来的游民问题。大公园地区是橙县所提议的3个游民临时收容所中的一个,占地100多英亩。   2018年5月,数百名游民在圣安娜河(Santa Ana)岸边被驱逐。橙县想在圣安娜市中心区的游民安置地之外,再转移数百名游民。   但当橙县提出在亨廷顿海滩(Huntington Beach)、拉古纳尼格尔(Laguna Niguel)和尔湾搭建3个临时收容所,将400名游民安置在大公园旁的大型帐篷里的时候,居民开始抗议。   尔湾市副市长施雅(Christina Shea)表示:“我有9个孙辈、3个成年孩子,我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我家附近。”   当地时间6月24日早上,当地居民上街抗议,称已经没有地brook

原标题:澳大利亚堪培拉40年来首现袋鼯 改写澳科学教科书   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两周前,研究者在澳大利亚堪培拉Mulligans Flat森林保护区进行常规检查,发现了3只机敏的袋鼯(antechinus)。这是袋鼯40年来首次在堪培拉出现,并改写了澳大利亚的科学教科书。   报道称,此前,生态学家在这片485公顷的保护区内,清除了诸如野猫和狐狸等食肉动物,为脆弱的物种营造了完美的生存和繁殖环境。   据悉,研究者不认为在此处发现袋鼯属于巧合,并认为这片地区生活着一小群袋鼯。对此,高级生态学家埃文斯(Murray Evans)称,该发现有效地将环境时钟倒退到澳引入野生有害物种之前。“此前,在堪培拉的森林中,袋鼯的存在相当普通。”   埃文斯称,尽管袋鼯可以从围栏溜出去,它们似乎更喜欢保护区的安全环境。“我们希望袋鼯生活在不受肉食动物侵扰的保护区中,繁衍生息。”brook

探访陕西中欧班列始发车站 丝绸之路上的“新驼队”原标题:探访陕西中欧班列始发车站 丝绸之路上的“新驼队”   中新网西安6月26日电(记者 张尼)“以前我们都是到处找货源,现在再也不用愁这个问题,每天有发不完的货。”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站长张义说。最近几年,这位老铁路人见证了陕西中欧班列的成长与变化。 中国铁路总公司供图   日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主办的“发现最美铁路?新时代蜀道不再难”系列活动在陕西境内举行。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新筑车站也被称为陕西“一带一路”始发站。2013年11月28日,从这里开出了首趟西安-哈萨克斯坦国际货运班列,列车是张义亲自发出的。   “第一列发的是集装箱列车。”对于当年的场景,张义依然记得十分清楚。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src="http://i2.chinanews.com/simg/cmshd/2018/06/26/c51bbaa9a7064828981ed64790faaec3.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为新筑车站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 图为新筑车站内的集装箱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这几年,新筑车站的中欧、中亚国际班列开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只有3列,2016年达到139列,到了2018年,截至6月20日,已经合计开行457列,运输收br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