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674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0 12:51 点击:570794

  经过上周的大幅下跌,A股整体估值已回到了历史低位区。从长远看,投资者已不必悲观,现在A股已大体只有20%股票处于高估区,20%处于合理区,30%处于低估区,30%处于超低估区。已有30%的金矿摆在眼前,应该兴奋的去发掘那一块含金量更高才对,再把精力放在哪可能、或许、百分之几的下探或震荡空间上已略显浪费。   从基本面看,国家经济向好,在全球增长率处于上游。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1月至4月持平。从消费来看,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月至5月增长9.5%,总体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制造业PMI长期保持在景气区间,国民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势头,经济增长韧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越来越高。从估值看,A股市场目前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的角度,均处于阶段性低位,且相当一部分个股目前已经出现破净迹象。上百只股票价格已回到了1664时期,其中不乏超跌优质公司。从全球看,大A已处于价值洼地,只要政策稳定,外部资金持续流入会逐渐增多。   投资机会上,大的方向可以参考三年前的酒、两年前的钢铁煤炭选股思路,现在的券商、军工类可能就是原来的519674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定向降准后仅4天,定向降准就来了。   中国人民银行6月24日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其中,下调17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下调上述后四类银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   本次合计释放的7000亿元资金,也是今年以来三次定向降准中力度最大的一次。但是力度强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人民银行指出,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   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519674

  6月24日,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销售秩序,保障市民购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西安市政府办公厅6月23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交易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在新房销售公证摇号时,开发商应提供不低于全部摇号销售房源50%的比例优先满足刚需家庭。刚需家庭在本类别摇号未中的,可再次参与普通家庭摇号顺序。与此同时,暂停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防止以企业名义投机炒房。   《通知》强化对西安商品房预售许可及交易的管理。规定预售许可申报面积的最小规模,防止房地产开发企业多次分批、分幢开盘,拖延上市销售时间;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申报制度,坚决保持调控决心不动摇,力度不放松,确保西安市住房价格平稳。调整了西安市住房限售政策:住房限购区域内已购买或新购买的商品住房,房屋产权人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2年,或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满3年且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方可上市交易;已购买或新购买的二手住房,房屋产权人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2年方可上市交易。暂停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防止以企业名义投机炒房。   在规范公证摇号售房行51967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国家智库的多位知名专家23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8年中期)”上发出同一个声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全年经济增速或达6.7%至6.8%,实现6.5%的预期增长目标无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回升也带动了制造业投资增长,1至5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5.2%,增速比1至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16年和2017年分别提高1和0.4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加快,表明了市场对未来增长是有信心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在。”王一鸣说。   他表示,展望全年,经济增速达到6.7%至6.8%问题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在论坛上发布了最新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物价水平稳定,就业形势整体向好,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6.8%左右,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位居前列。   报告预测,今年全年消费仍会保持平稳增长,增速预计保持在9.5%左右,出口会保持在两位数,全年GDP增速预计为6.7%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519674

人民日报:袁隆平沙漠水稻“世界波”折射创新力原标题:人民日报:袁隆平沙漠水稻“世界波”折射创新力 “海水稻”试验田。 人民日报6月25日消息,日前,由袁隆平带领的中国研发团队在阿联酋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实验种植水稻。按照合作计划,未来水稻有望覆盖阿联酋10%以上国土面积,形成大片“人造绿洲”,不但提升阿联酋粮食自给能力,而且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整个阿拉伯世界都会将目光投向中国的这一新技术”“这将有助于改善沙漠生态,提升地区粮食产量”“中国将荒漠变为绿洲”……中东乃至世界媒体纷纷赞叹中国“水稻奇迹”。 其实,赞美中国“水稻奇迹”早就是一种世界级现象。去年中国两米高“巨型水稻”的图文报道掀起一阵火热的“世界波”,而一再刷新单产世界最高纪录的袁隆平“超级稻”更是令世界称奇。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22年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莱斯·布朗曾提出这样的质疑,现在看来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中国不仅粮食产量稳步提升,还实现了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突破。被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不仅在中国多养活了7000万人,还逐渐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商业化519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