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6 02:18 点击:567362

原标题:最后一名洗盘子怎能成“班规” 本报讯 胡铮、朱博报道:“不能把训练欠的账,放在日常生活里还。这不仅违反了新条令,更不利于战友成长进步……”6月初,新疆某部独立连马班长在连队军人大会上作出检讨。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那天中午就餐时,连长朱军伟看见新兵小王一个人抱着一大摞餐盘在清洗,当时并没在意。可是晚饭后,仍是小王抱着一摞餐盘独自在洗。“其他人呢?”朱连长觉得其中有问题。经过询问才得知,小王要一个人给全班洗一周的餐盘。 原来,上周连里组织武装5公里越野考核。为了保住先进班的荣誉,考核前马班长立下“规矩”:班里成绩最后一名的同志要给全班战友洗一周的盘子。虽说心里有些打鼓,可小王也没敢提出异议。考核中,小王拼尽全力,可作为新兵,体能素质毕竟跟老兵有差距,果不其然成了最后一名。由此便出现了朱连长看到的那一幕。 “最后一名给全班洗盘子,这是变相体罚,不符合新条令精神。‘土规定’必须坚决清理!”连党支部立刻叫停了马班长的“班规”,同时组织全连官兵就“学好新条令、更要用好新条令”开展讨论,帮助大家树牢依法带兵理念,自查自纠类似与新条令相违的“土规定、土政策”,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原标题:无论到哪都不能丢了本色 眼下正是转业干部告别军旅、开启新程的时候,许多单位举行仪式,以充满温情的方式送别战友。无论是战友的临别赠言,还是转业干部的庄严承诺,都离不开一句话:“保持本色,开拓新天地。” 对转业干部来说,告别军旅难免有不舍之痛。转业干部穿军装的时间短则10多年,长的达20余年,这身军装是他们的梦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军营里,熟悉的哨位、岗亭、营房,靶场、车库、操场,早已成为转业干部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把自己珍贵的青春,留在了这一方火热的土地。从今以后,这里一切都是他们的回忆,一辈子也忘不掉、抹不去。 对家人而言,转业干部告别军旅,那是多年没能奉养膝下的儿女回来了,那是好久不曾花前月下的伴侣回来了,那是不能陪着自己长大的父母回来了。这是家人一直都期盼的,然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家人也会伤感。这是因为,军人的寂寞坚守,让家人感到崇高;军人的拼搏担当,让家人感到自豪。那么多年,她们已经习惯了默默支持和守候,说一声“家里都好,你在部队安心工作”,而把千百声苦和难吞进肚子里。 对部队而言,转业干部是奉献者。大到强军事业,小到单位建设,无不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智慧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原标题:独臂焊侠 风靡世界的007系列电影中,男主角詹姆斯·邦德驾驶坦克横冲直撞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我们近距离观察一辆坦克,会发现这个虎虎生威的“陆战之王”,其实是由数百块装甲钢板焊接而成。 很大程度上,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坦克战车装甲防护能力。如果焊接质量不过关,细如发丝的焊缝就会成为穿甲弹最容易撕裂的地方。现代战车生产对焊接工艺要求近乎苛刻,成败在毫厘之间。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首席焊接技师卢仁峰的工作,就是把战车的装甲钢板严丝合缝地焊为一体。初见卢仁峰,人们都会不自觉地将目光落到他的手上——这个把装甲焊接做到极致的专家型工匠,居然只有一只完好的手。 从舞象之年的懵懂学徒,到已知天命的大国工匠,从最早的59式坦克到新型主战坦克,有“独臂焊侠”之称的卢仁峰与中国坦克战车制造发展一同成长。 尽管缺了一只工匠的手,他却拥有一名军匠的魂。 一只手可以举起焊枪,同样也能撑起一片天 焊接,也称熔接。焊接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军事紧密相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现代武器尤其是坦克的出现,对金属焊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埋弧焊、药芯焊丝电弧焊、电渣焊等自动或半自动焊接技术先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原标题:考场监督 6月中旬,第79集团军某防空旅“千人百项”建制连比武紧张进行。各专业抽考人员确定后,风气监督员王悦开始逐人认真核查证件,确保考风纯正。 杨 光、杨兴博摄影报道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原标题:不妨多听听“那个时候” 某部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请老领导上讲堂讲“那个时候”。所谓“那个时候”就是往昔的艰苦岁月,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 有老领导讲到,那个时候到基层蹲点,有的招待所是没有洗澡间的,要洗热水澡就到大澡堂池子里和战士一起泡。领导干部一边泡澡一边和战士聊天,彼此还换着搓背。 讲到那个时候的演习,战士穿雨衣了,干部才穿雨衣;战士敞着头风里来雨里去,领导干部也敞着头风里来雨里去。领导干部与基层官兵步行的路程、身上的泥巴和忍受的饥渴一样多。 讲到那个时候的休息时间,师团领导也好,机关干部也好,很少宅在宿舍或办公室里,而是经常跑到连队和官兵一起打篮球,或摊开棋盘厮杀一把。倘若遇到战士在练器械操,也会上前做几个示范动作。 还讲到那个时候下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拼车,如何和战士一起蹲在地上吃饭,餐后如何交伙食费等。 那个时候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笔者以为,让老同志讲一讲“那个时候”十分必要,它虽然不都像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斗故事那样让人惊心动魄,但这同样饱含着我党我军优良传统,饱含着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官兵一致的作风,很能启发我们如何为官做人鲁东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