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莫及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3 08:39 点击:542399

《迷途家园》原标题:《迷途家园》   作者:罗伯特·谢尔顿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诗人兼音乐家生与再生、循环往复的故事,他曾经“死去”过多次,但他依然活着。鲍勃·迪伦5岁时第一次登台演出,12岁时就会写诗,青春期承受过死亡阴影的威胁,19岁时获得新生,22岁给自己写了墓志铭,24岁时就已是腰缠万贯的国际大明星了,25岁时隐退“桃花源”直至获得艺术与精神生活上的重生:“我们死去但是还会重生/冥冥中我们得到神的拯救。”   迪伦佩戴的面具无数,人格更是四分五裂,胡编乱造出的人物一箩筐, “迪伦是个多面体,他是圆的,”他的友人曾经如是说。“就让我做我自己吧,”迪伦1964年写道:“一个温情的我/无情的我/温柔的我/各式各样的我。”1966年,他说“我住的地方非常孤独,”但是10年后,他说唯一能够让他感到孤独的地方是舞台。《迷途家园:鲍勃·迪伦的音乐与生活》不仅深得传主迪伦的认可,同时也颇受美国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的青睐,其执导的同名传记片《迷途家园:鲍勃·迪伦传》就是以此为蓝本拍摄而成。鞭长莫及

关于“定名与相知”原标题:关于“定名与相知”   ◎扬之水   虽然近年开展的“大众考古”为大家提供了了解考古实践的机会,但能够前往考古现场的“大众”实际上仍是“小众”。博物馆则不然,它不像考古现场那样不得不有诸多限制,并且还提供了免费开放、允许拍照的条件,因此走进博物馆的真正是大众。“读图时代”,这是我们特有的幸福。当然,“读图时代”对于学者来说, 不是唯一的窗口,而只是增添了一条治学路径,增加了一种思考方式,使得看展览也成为一项治学方法,我把它称作“读物”。   好比欣赏一首诗,吾人总是先要知道诗里的典故:故典、新典,典故用在这里的意思,然后是整首诗的意思。面对器物,也可以像读诗那样,看它的造型,纹样,设计构思的来源,找回它在当日生活中的名称,复原它在历史场景中的样态,在名与物的对应或不对应中抉发演变线索的关键。   沈从文从小说创作转向文物研究,虽然有着特殊的原因,但从文物与文学的关系来说,这种转变其实也很自然。鞭长莫及

原标题:你是我最喜欢的那枝花   ◎刘 星   你是我最喜欢的那枝花   只是错过了季节   我没能在春天里   好好地欣赏你的美   看着你,在风中摇曳的旖旎   你是我最喜欢的那枝花   我期待在明年的春天里   你我能浪漫地相会   无须太过热烈,无须太过鲜美   我只想待在你的面前,静静地欣赏你   投稿邮箱:shangzhen@xawb.com鞭长莫及

艺术欣赏原标题: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 西安晚报> 2018年06月02日 > 版次: <11> 悦读周刊 分享到: 【西安日报社声明】西安新闻网刊载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文章已经西安日报社独家授权。自2009年1月1日起,其他商业网站(新闻单位主办的网站除外)未经西安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西安新闻网上刊载的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文章。欢迎新闻单位主办的网站在对等合作的基础上转载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的新闻,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其他商业网站如有合作意向请与西安新闻网联系。网站联系电话:029-88215931 版权所有 西安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 61120170004 陕ICP备06000875号-1 Copyright @ 2003-2018 XIA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鞭长莫及

《刻骨铭心》原标题:《刻骨铭心》   作者:叶兆言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刻骨铭心,这个词对于著名作家叶兆言来说,就像是一根绳子,使其将之前构思的众多故事串联起来。《刻骨铭心》是一部以男人们为主角的正气之作,书写男人们家国情怀,兄弟情谊,描摹上世纪初叶南京风云变幻,裂变时代的痛与爱。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特殊的时期,军阀混战,日军侵华,南京则处于这一切的风口浪尖之上,各路人物在这里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人生。《刻骨铭心》是一部群像小说,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数十个之多,男性主角更是多达好几位,作者为每个人物赋予了鲜明的个性与气质,同时,每个主角也几乎都有对应的女主角,共同演绎着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呈现着其在裂变时代的爱情、婚姻,信仰,道路,以及彼此的纠缠交错。小说在大历史的背景下,着重对“人”的书写,人的生活、情感、命运,痛与爱,失意或欢欣。作为个体的一个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终究是小人物,其青春、热血,得意、失意,爱情、兄弟情,痛苦、悲伤,落在纸页之上,都会化为清泪。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