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观后感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1 05:11 点击:486019

原标题:让国产军事电影“蛟龙出海” 得益于大众与业界共同的口碑效应(猫眼9.5分,豆瓣8.5分),电影《红海行动》上映后,其排片量不断上扬,票房也随之全线飘红。这部设计与制作堪比好莱坞水准的现代军事题材影片,可以说是赚足眼球、得尽人心,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军事题材影片的崛起与成熟。 从2015年的《战狼》到今年的《红海行动》,短短3年时间,国产军事题材电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势头迅猛、狂飙突进,不断开阔视野、刷新题材、拓展类型,立起一个又一个新标杆,在奠定电影市场地位的同时,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电影《红海行动》是与强军兴军新时代精神的全面对接。一方面,影片全长138分钟,文戏时间仅20分钟,画面真实而震撼,几乎全部聚焦战斗场景,立体化呈现了联合作战指挥、高精尖武器装备运用的现代化战争形态,全方位展示了强大国防事业为国民安全筑起的坚实后盾,宣扬了我国捍卫国家与世界和平的鲜明态度,塑造了新一代官兵坚毅果敢的军人形象,鼓舞了军队斗志和全民士气。另一方面,影片没有用理想主义的氛围弱化和消解战争的困境与本质,而是将血腥的战场细化到每一个镜头,真实地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有网友说:“看不到功夫熊猫观后感

原标题:强军路上沐春晖 春节刚过,闽北某地冷雨淅沥,寒风阵阵。 记者走进第73集团军某旅综合训练场时,却见硝烟弥漫,铁甲奔流,一场装甲步兵连对抗演练正紧张进行:一辆疾驰的装甲步战车突然短停,载员从后舱门鱼贯而出,在步战车的火力掩护下向纵深突击,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拔点夺要…… 走下训练场,“红四连”指导员张康告诉记者:“2014年7月30日,习主席视察连队时,叮嘱我们苦练打仗本领、争做精武标兵。3年多来,连队官兵时刻牢记主席嘱托,全力投身练兵备战,锻造胜战本领。” 回忆起习主席视察连队的场景,官兵至今仍历历在目。“来到连队,习主席一句‘我来看看大家’的亲切话语,一下子拉近了统帅与基层官兵的距离,消除了我们的紧张感。”二营副教导员、时任“红四连”指导员李纯回忆说,“习主席非常关心关爱基层官兵,在去往二楼连史馆的路上,他边走边询问了解我个人的一些情况,让我倍感温暖。” “当时习主席在这块展板前驻足,看得非常仔细。”在连史馆,张康指着夜袭阳明堡战史展板向记者介绍说,1937年10月19日晚,连队参加夜袭阳明堡战斗,时任连长杨万兴带领全连官兵敢打猛拼,和兄弟部队一起击毁击伤日机24架,创造了抗战史上功夫熊猫观后感

原标题:我是导弹的“眼睛” “报告,瞄准完毕!”火箭军某导弹旅实装操作现场,刚刚完成导弹瞄准的上等兵王凯胸有成竹地大声报告。没想到,站在一旁把关、肩扛“4道拐”的老兵,用低沉的腔调说了俩字:重瞄。 瞄准数据在合格范围内,动作没失误,为何“重瞄”?这位“吹毛求疵”的把关人是谁?他就是参加过数十次重大演训任务、被官兵称为“神瞄手”的发射六营瞄准技师、一级军士长刘金国。 刘金国指着记录本上的数据说:不够精细,应该把偏差降到最小,瞄准偏差越小,导弹命中精度就越高。 王凯是幸运的,能当“神瞄手”的徒弟;王凯也是“不幸”的,因为师傅眼里容不得“沙子”。训练操作不允许有一丝瑕疵,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够就一百遍,不完美不罢休。 对徒弟严,刘金国对自己更狠。40多岁的他在训练场仍然生龙活虎:实装操作和新兵一起练跑位、5公里越野他连超数人。有人问,你咋这么好的劲头?他嘿嘿一笑:“越老越要有兵样!” 2013年,旅参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刘金国被考官点中后,打开机座、调整平台、启动瞄准仪、旋转瞄准台……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操作结束,指针定格,成绩优秀,瞄准用时却比大纲规定的时间少了近一半,考官功夫熊猫观后感

原标题:在研课题聚焦练兵备战 本报讯 张战旗、记者邵龙飞报道:未来联合作战军种如何运用?战争研究如何贯彻理技融合的理念?近日,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战争大讲堂”正式开讲。这是该院引导科研人员牢固树立备战打仗意识,履行研究战争、设计战争核心职能的举措之一。 战争研究院伴随新的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应运而生,作为全军专门研究战争的机构,该研究院党委把服务军委决策、服务部队建设发展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从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3个方面筹划新年度科研布局。在工作投向上,抓好承担的6项重点任务,对一批重点不突出、方向不聚焦的课题及时调整删减,确保年度在研课题研究均为军委急需、部队急需、改革急需。 他们积极探索开放联合、聚智创新的科研发展模式,组织科研人员分批参加重大演训活动,准确了解部队实际需求;注重加强与国家部委、军委机关、战区、军种和地方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探索互派访问学者、联合攻关、“捆绑式”研究机制,运用好部队的智力资源和实践优势;注重用战斗力标准这把硬尺子检验科研成效,衡量科研人员的贡献和业绩;抓好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后备人才和管理人才四支队伍建设,先后面向全功夫熊猫观后感

原标题:把战场救治作为攻关课题 “作为一名军医,要心向战场求作为,确保战时救治救得下、治得好!”赴京参加两会前,军队人大代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沈阳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辉山跟科里同志交流时,语气诚恳而坚定。 王辉山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全军寒区战伤救治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多年来,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年都坚持带队上边防、进哨所和一线演训场。他说,军医是要上战场的,必须瞄准未来战场进行医学研究。 2011年的一天,一名矿工在爆破时躲避不及造成重症胸部创伤,紧急送到医院后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不治身亡。这件事对王辉山触动很大,带着一名军医对未来战场救治的使命感,他一头扎进了重症胸部爆震伤的救治课题研究中。 由于学术上有关战场重症胸部爆震伤卫勤救治的资料少,特别是与寒区相关救治更是空白,他带领科研团队从零开始进行课题攻关。为模拟寒区真实环境,王辉山将一个废弃冷冻仓改建成“模拟实验仓”。最近几年冬天,他都在最寒冷的时候,带领科研团队到黑龙江边防部队进行外场实验和数据采集。经过多年积累检验,王辉山带领团队研发定型了“野战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解决了重症胸部爆震伤伤员“抢不下、运不走”的难题,部分成果功夫熊猫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