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盈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1 05:13 点击:486018

原标题:中国载人航天全面进入空间站时代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启首场“委员通道”。军队政协委员、航天员杨利伟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进入空间站时代。同时,今年我国还将选拔第三批航天员。 在往年两会“部长通道”的基础上,参照十九大期间开设“党代表通道”的做法,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开启了“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邀请各方面代表委员通过通道采访的形式,结合热点话题,回应各方关切,折射出两会开放自信的姿态。 开放自信,是亮相于“委员通道”的杨利伟所展现出的风采。短短三分多钟,杨利伟介绍了中国航天未来几年的目标规划和举措,谈吐间成竹在胸、从容不迫。 “经过25年艰苦努力,我国突破并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三大基本技术,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今年载人航天科研任务很重,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杨利伟的话语铿锵有力。 中国航天人的脚步从未停歇。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时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就曾透露,中国计划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2022年前后发射20吨级舱段组合的空间站。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冲盈

原标题:让国产军事电影“蛟龙出海” 得益于大众与业界共同的口碑效应(猫眼9.5分,豆瓣8.5分),电影《红海行动》上映后,其排片量不断上扬,票房也随之全线飘红。这部设计与制作堪比好莱坞水准的现代军事题材影片,可以说是赚足眼球、得尽人心,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军事题材影片的崛起与成熟。 从2015年的《战狼》到今年的《红海行动》,短短3年时间,国产军事题材电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势头迅猛、狂飙突进,不断开阔视野、刷新题材、拓展类型,立起一个又一个新标杆,在奠定电影市场地位的同时,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电影《红海行动》是与强军兴军新时代精神的全面对接。一方面,影片全长138分钟,文戏时间仅20分钟,画面真实而震撼,几乎全部聚焦战斗场景,立体化呈现了联合作战指挥、高精尖武器装备运用的现代化战争形态,全方位展示了强大国防事业为国民安全筑起的坚实后盾,宣扬了我国捍卫国家与世界和平的鲜明态度,塑造了新一代官兵坚毅果敢的军人形象,鼓舞了军队斗志和全民士气。另一方面,影片没有用理想主义的氛围弱化和消解战争的困境与本质,而是将血腥的战场细化到每一个镜头,真实地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有网友说:“看不到冲盈

原标题:强军路上沐春晖 春节刚过,闽北某地冷雨淅沥,寒风阵阵。 记者走进第73集团军某旅综合训练场时,却见硝烟弥漫,铁甲奔流,一场装甲步兵连对抗演练正紧张进行:一辆疾驰的装甲步战车突然短停,载员从后舱门鱼贯而出,在步战车的火力掩护下向纵深突击,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拔点夺要…… 走下训练场,“红四连”指导员张康告诉记者:“2014年7月30日,习主席视察连队时,叮嘱我们苦练打仗本领、争做精武标兵。3年多来,连队官兵时刻牢记主席嘱托,全力投身练兵备战,锻造胜战本领。” 回忆起习主席视察连队的场景,官兵至今仍历历在目。“来到连队,习主席一句‘我来看看大家’的亲切话语,一下子拉近了统帅与基层官兵的距离,消除了我们的紧张感。”二营副教导员、时任“红四连”指导员李纯回忆说,“习主席非常关心关爱基层官兵,在去往二楼连史馆的路上,他边走边询问了解我个人的一些情况,让我倍感温暖。” “当时习主席在这块展板前驻足,看得非常仔细。”在连史馆,张康指着夜袭阳明堡战史展板向记者介绍说,1937年10月19日晚,连队参加夜袭阳明堡战斗,时任连长杨万兴带领全连官兵敢打猛拼,和兄弟部队一起击毁击伤日机24架,创造了抗战史上冲盈

原标题:我是导弹的“眼睛” “报告,瞄准完毕!”火箭军某导弹旅实装操作现场,刚刚完成导弹瞄准的上等兵王凯胸有成竹地大声报告。没想到,站在一旁把关、肩扛“4道拐”的老兵,用低沉的腔调说了俩字:重瞄。 瞄准数据在合格范围内,动作没失误,为何“重瞄”?这位“吹毛求疵”的把关人是谁?他就是参加过数十次重大演训任务、被官兵称为“神瞄手”的发射六营瞄准技师、一级军士长刘金国。 刘金国指着记录本上的数据说:不够精细,应该把偏差降到最小,瞄准偏差越小,导弹命中精度就越高。 王凯是幸运的,能当“神瞄手”的徒弟;王凯也是“不幸”的,因为师傅眼里容不得“沙子”。训练操作不允许有一丝瑕疵,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够就一百遍,不完美不罢休。 对徒弟严,刘金国对自己更狠。40多岁的他在训练场仍然生龙活虎:实装操作和新兵一起练跑位、5公里越野他连超数人。有人问,你咋这么好的劲头?他嘿嘿一笑:“越老越要有兵样!” 2013年,旅参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刘金国被考官点中后,打开机座、调整平台、启动瞄准仪、旋转瞄准台……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操作结束,指针定格,成绩优秀,瞄准用时却比大纲规定的时间少了近一半,考官冲盈

原标题:在研课题聚焦练兵备战 本报讯 张战旗、记者邵龙飞报道:未来联合作战军种如何运用?战争研究如何贯彻理技融合的理念?近日,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战争大讲堂”正式开讲。这是该院引导科研人员牢固树立备战打仗意识,履行研究战争、设计战争核心职能的举措之一。 战争研究院伴随新的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应运而生,作为全军专门研究战争的机构,该研究院党委把服务军委决策、服务部队建设发展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从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3个方面筹划新年度科研布局。在工作投向上,抓好承担的6项重点任务,对一批重点不突出、方向不聚焦的课题及时调整删减,确保年度在研课题研究均为军委急需、部队急需、改革急需。 他们积极探索开放联合、聚智创新的科研发展模式,组织科研人员分批参加重大演训活动,准确了解部队实际需求;注重加强与国家部委、军委机关、战区、军种和地方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探索互派访问学者、联合攻关、“捆绑式”研究机制,运用好部队的智力资源和实践优势;注重用战斗力标准这把硬尺子检验科研成效,衡量科研人员的贡献和业绩;抓好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后备人才和管理人才四支队伍建设,先后面向全冲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