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uc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1 15:39 点击:457739

摘要 开年以来,房地产股大涨,房地产债却受冷落;银行等金融股创新高,金融从业人员却普遍感觉监管和业绩压力上升。究竟该相信股市还是债市的逻辑?   开年以来,房地产股大涨,房地产债却受冷落;银行等金融股创新高,金融从业人员却普遍感觉监管和业绩压力上升。究竟该相信股市还是债市的逻辑?  机构分析称,股票投资者和债券投资者的视角分化,归根到底在于对基本面的预期产生了明显分歧:股票投资者相对乐观地认为,房地产和银行业绩有望改善;债券投资者则对监管趋严、金融去杠杆的担忧情绪更重。短期来看,经济复苏、通胀上升等预期难证伪,股强债弱格局大概率延续。但也有观点认为,债券投资者对风险的感知可能敏感于权益市场的投资者,若后续利率上行压力传导至实体经济,股债市场也可能发生反转。泰禾集团年内涨幅高达89.96%,紧随其后的荣安地产也大涨了50%,阳光股份、新城控股、荣盛发展的年内涨幅均超过40%,华夏幸福、广宇发展、蓝光发展的年内涨幅均超过30%;此外,万科A、招商蛇口、绿地控股等8只股票的年内涨幅均超过20%。  与地产股相比,地产债近期的表现新浪uc

摘要 多位专家25日在第十三届北京金博会的“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展望未来几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首要任务,对金融风险的凸显及解决金融风险的艰巨性应充分地估计、做好准备。须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比如建立金融数据和金融信息精准性统计机制、强化对金融市场运行态势监控等。   多位专家25日在第十三届北京金博会的“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展望未来几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首要任务,对金融风险的凸显及解决金融风险的艰巨性应充分地估计、做好准备。须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比如建立金融数据和金融信息精准性统计机制、强化对金融市场运行态势监控等。  房地产泡沫、一些大宗商品价格泡沫。增动能,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稳效益,各行业利润分布应更均衡,由此也有利于长期去杠杆。  “要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一关必须要过。”刘世锦表示,特别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对地方债处置,首先要稳杠杆,不能再加大风险隐患。其次,解决问题要“软着陆”,防止处置不当引发新风险。后续要下决心解决各级政府新浪uc

摘要 欧洲央行在25日结束的例会后宣布,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于0.0%不变,维持隔夜贷款利率于0.25%不变,维持隔夜存款利率于-0.40%不变,均符合市场预期。   欧洲央行在25日结束的例会后宣布,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于0.0%不变,维持隔夜贷款利率于0.25%不变,维持隔夜存款利率于-0.40%不变,均符合市场预期。  欧洲央行在会后的声明中强调,从1月份起每月购债规模为300亿欧元,持续至今年9月,如有需要将延长。政策利率仍将维持低位,直至QE计划结束“很久之后”。  嘉盛集团分析师预计,随着欧央行否认将较预期更快结束QE,欧元近期的大幅涨势可能突然告停。近期欧元区经济整体持续复苏,此前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终值被上修至2.6%,高于初值2.5%。欧元区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为31.8,高于前值的29.0。良好的经济数据为欧洲央行提前结束QE货币政策奠定了基础。  但总体来看,多数机构仍预计,欧央行的量化宽松(QE)将如期持续至9月,此后三个月将削减购债规模,并于2018年底结束QE购买,于2019年三季度加息,在此期间欧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仍将相对新浪uc

摘要 从2012年底以来,日元汇率走软一直是推动日股持续走强的主要原因。但从去年下半年直到现在,日股却在日元走强的情况下继续坚挺,表现强于部分欧美股指。   从2012年底以来,日元汇率走软一直是推动日股持续走强的主要原因。但从去年下半年直到现在,日股却在日元走强的情况下继续坚挺,表现强于部分欧美股指。  市场分析师表示,目前推动日股上涨的驱动因素已经从日元走软逐渐转移到日本国内经济基本面强劲以及企业盈利上升,近期这种趋势可能仍将持续。  中金公司的最新报告指出,日元汇率和日本股市之间此前非常紧密的关系自2017年以来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脱钩的迹象,本质上反映了市场上涨驱动逻辑的变化。展望未来,美元和日元汇率对市场仍将有扰动,但影响力已大幅减弱。不可否认的是,汇率变动仍将是影响市场节奏特别是短期内走势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由于驱动逻辑已经发生变化,日本股市的上涨并不像以前那样需要美元大幅走强,只要不大幅下跌带来压制即可。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两大因素正在“替代”日元,成为日股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日本经济基本面复苏,成为新浪uc

摘要 德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25日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德国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上升,为11.0点,比上月增加0.2点。   德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25日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德国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上升,为11.0点,比上月增加0.2点。   报告显示,在反映德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三项指标中,经济前景指标再次上升9.2点,至54.4点,创2011年2月以来最高;收入预期指标连续第二个月上升,为56.8点;消费和购买倾向指标则结束连跌两月的趋势,上升3.3点,至60.4点,为2015年5月以来最高值。   捷孚凯认为,虽然消费者信心继续上升,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倾向、进展缓慢的英国“脱欧”谈判和德国组阁谈判缺乏突破性进展等风险因素可能对消费造成负面影响。   自1980年起,捷孚凯每月对大约2000名德国消费者进行信心指数问卷调查,该指数是预测下月经济走势和居民消费趋向的先行指标。 (原标题:德国2月份消费者信心继续上升) (责任编辑:DF353) 新浪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