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妍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29 21:05 点击:45516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赵福军   2017年我国出口在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加大稳出口增长政策力度,全年出口不仅实现增长,而且出口结构有所改善。   从出口增长率看,2017年出口增长7.9%(以美元计价),好于2016年出口下降7.51%(以美元计价),扭转了出口下滑的局面。   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长8.7%,略快于出口增长率;从出口市场看,面向金砖国家、美国等出口增速较快。2017年面向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1.5%、16.5%、31.8%、14.8%、15.4%,大幅高于出口增长率。从出口商品类型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增长率分别为9.3%、10.6%,略高于出口增长率;从出口的重点商品看,汽车及汽车底盘、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增长率分别为24.2%、15.2%,也大幅高于出口增长率。   应该说,出口结构改善为实现出口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另外,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出口新动能正在逐步形成。2017年1-11月,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出口增长一倍以上,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36.7%。 刘乐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王洋   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总量回升和结构优化两方面的优异成绩。全年经济增长6.9%,是7年来第一次回升,远超早前多数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经济增速放缓到6.1%,第三产业经济增速提升到8%,二者背离趋势继续加大。从支出结构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其中,经过两年多的去产能后,制造业投资逐渐企稳回升到4.8%,房地产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稳定在7%,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达19.0%,2016年大幅回落的民间投资增速回升到6.0%,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继续加速,高耗能制造业投资下降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稳定在10%以上,同时消费升级态势明显,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受益于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贸从上一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进出口金额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11.4%和7.9%,贸易顺差继续收窄,国际收支更趋平衡。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进程加快。   2017年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起到了相辅而非冲突的作用,主要表现刘乐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贾珅   未来一段时期,受累于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等慢变量增速的长期放缓,全球经济增速要想再上一个台阶难度很大,因此,应对外需环境的预期保持谨慎乐观。   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的初步核算结果。   第一,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GDP增长企稳向好,这主要受益于全球经济回暖带来的出口复苏。2017年,我国GDP增长6.9%,比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虽然增速提高的绝对幅度不大,但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年度经济增速首次上升,意义重大。2017年经济增速回升的大逻辑是什么?去年三季度的分析文章已经讨论过,2000年以来的这一轮大周期当中我国经济增长在需求侧的主要驱动力是出口而非投资,2012年后的经济下行主要是因为全球在金融危机后长期低速增长造成的外需持续低迷。经济要企稳回暖,需要出口和外需的支撑。从世界银行等机构近期发布的估计来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2017年出口增长达到10.8%,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8.8%、32.1%、9.1%刘乐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国有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项安波   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成绩高于预期的答卷。比经济增速数据更有意义的是,始自2011年的经济下行趋势基本得到了遏制。从市场主体来看,企业效益继续延续自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的整体趋稳向好的态势,这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为扎实的微观基础。企业效益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兴动能不断涌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新动能、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和直接表现是新兴工业产品产量的高速增长:2017年,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8.1%、67%、51.1%、40.1%、31.3%、30.6%。先行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多年来的艰苦努力,不仅较好地避免了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的失速等问题,而且正在逐渐“开花结果”。   ——企业整体效益保持趋稳向好态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战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刘乐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调研员、研究员 宣晓伟   随着2017年经济数据的公布,在手机上频频刷屏的,除了我国GDP超过了80万亿元,可能就是内蒙古和天津市近期对GDP和财政数据的调整,以及对山东等地地方债务的关注和讨论。人们自然会问:地方数据的注水,会导致各地财政可持续状况的严重问题吗?为此有两点初步的看法。   第一,现有的许多讨论并未正确估计各地的财政状况,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现在不少对地方财政状况的估算,都是用该地的税收收入(国税加地税)与一般预算支出作比较,得出所谓的“财政刚性缺口”,即如果税收收入小于一般预算支出,那么就“入不敷出”,需要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否则地方财政就难以持续了,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地方政府的收入既包括税收收入,也包括上年度的结转结余资金,以及本年度从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其它资金的调入资金,还包括通过超收安排具有储备性质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例如广东省2015年的上年结余资金、本年调入资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三项总和,占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0%以上。可见,在我国现有异常复杂的财政、税收和转移支刘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