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a legend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8 19:42 点击:389850

被称”出版界的蔡元培” 张元济用文化出版开启民智张元济,号菊生,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伟大先驱,堪称出版界的蔡元培。张蔡两人有五同,一是同乡:张元济是浙江海盐人(生于广州),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二是同岁:两人都是清同治六年出生,属兔的,张元济的生日是农历九月二十八,蔡元培的生日是农历十二月十七。三是同年:光绪十五年(1889)浙江乡试,两人同中举人,张元济为第10名,蔡元培为第23名;光绪十六年(1890)会试,两人又是同年;光绪十八年(1892)殿试,两人同列二甲进士,张元济为第24名,蔡元培为第34名。四是同僚:两人中进士后,同在翰林院任庶吉士。五是同事:戊戌变法时,张元济曾被光绪皇帝破格召见,因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永不叙用”。1901年春,张元济任南洋公学代总理(校长),南洋公学是盛宣怀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创建的,与北洋大学堂同为近代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张元济便邀请已经辞官的蔡元培出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蔡元培欣然同意。后来,蔡元培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张元济走上了用文化出版开启民智的道路,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最伟大的出版家。大出版家王云五先生在《张菊老与商务印书馆》一文的开头写道:“要评论一个人,becoming a legend

如果有更多的女性领导人,世界就会变得更和平?编者按:面对暴力、挑衅和国际政治危机时,女性领导人事实上是相当有魄力的。但她们也有可能为了和平而变得极富野心。实际上,认为女性天生就是温和的是一种成见。认定男性必然是野蛮好斗的,而女性则是被教养驯化的、有教养的,这不管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人类历史上,都找不到根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初几个月,好战的沙文主义情绪在英国国内发酵,这时,来自妇女劳工联盟(Women’s Labour League)的诗人多萝西·霍林斯(Dorothea Hollins)提议说组建一支非武装的“妇女和平远征军”,穿越欧洲的枪林弹雨,到战壕里去调停交战双方。霍林斯的宏伟计划并未实现,但也没有就此凭空消失。这个想法,在一个“激进主义”的世纪里得到了发展,这种激进主义大体可以认为是扎根于母性关怀的;又或者,是扎根于——她的同伴、和平运动人士海伦娜·斯旺尼克(Helena Swanwick)所说的战争带来的恐惧:“女人死去、或看着她们的孩子死去,而毫无光荣可言,只有难以言喻的惨状与耻辱。”1915年,世界妇女和平与自由联盟创始人Chrystal Macmillan(右)与同伴们在挪威奥斯陆。斯旺尼克参与创办了世界妇女和平与自由联盟(Women’s International League for Pebecoming a legend

鸡对这个世界如此重要,为什么却被我们忽视编者按:在农历鸡年就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谈谈鸡。在很多人看来,猫、狗是人类重要的动物伴侣,但美国记者、科普作家安德鲁·劳勒显然不这么认为。他写了一本书——《鸡征服世界》——来为鸡“鸣冤”。这位《科学》杂志撰稿人、《考古学》杂志特别编辑,从生物、考古、文化、经济多个方面,探索了鸡在人类历史发展上的至关重要作用,以及被忽视的地位和价值。最近,这本书的中文版推出,澎湃新闻获得授权摘录其前言部分。鸡资料图将全世界的猫、狗、猪、牛全部加起来,也没有鸡的数量多。即便再算上地球上所有的耗子,鸡的优势地位依旧难以撼动。作为世界上最为普遍的鸟类以及最常见的农场动物,在我们这颗星球上时时刻刻都生存着200多亿只鸡,平均每人3只。而鸟类中的第二名,是一种名为红嘴奎利亚雀的非洲小型雀类,数量仅仅为20亿只左右。全球仅有一个国家和一块大陆没有这种家禽。梵蒂冈的教皇方济各一世会定期食用无皮鸡胸肉,鸡肉采购于罗马的市场,毕竟像梵蒂冈这样的弹丸之国已经没有什么空间能用来放鸡笼子了。而在南极洲,鸡被严令禁止。尽管在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一年一度的新年庆祝活动上,烤鸡翅是绝对的主角,但是管辖这片南极大陆的国际公约仍然禁止携带活禽becoming a legend

美国人如何看待美国的历史?朱克曼重新解读美国革命迈克尔·朱克曼(澎湃新闻蒋立冬绘)迈克尔·朱克曼(Michael Zuckerman)是位别具一格的学者。他曾说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美国人”,却又频繁往来中美之间,前几年来过北京,不久以前又去了上海、西安和成都,退休以后,还慷慨地将大批藏书捐赠给中国高校,以推动美国早期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他的第一本著作《宁静的王国》(Peaceable Kingdoms, 1970)采用社会政治史的路径探讨十八世纪的新英格兰村镇;此后,他继续沿着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路径,写过关于美国身份、宪法、宗教、儿童心理等方面的著作,前两年还来纽约介绍他关于重新解读美国革命的新作。在哈佛攻读博士时,朱克曼是伯纳德·贝林(Bernard Bailyn)的弟子,然而他始终不喜欢哈佛,对那段经历似乎也耿耿于怀,毕业后又成了师出同门的戈登·伍德(Gordon Wood)的“对头”,两人数次在公开场合争得面红耳赤——他的学术观点和主张,与贝林、伍德截然不同。朱克曼如何看待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时隔多年,他如何评价贝林和伍德关于美国革命的观点?他又将给中国的美国历史学人提出怎样的建议?2015年秋天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与时在宾大访学的陈志宏一起,从费城出发搭乘小火车,抵达新泽西首府特伦顿,becoming a legend

美人挂历:一场时代与社会共谋的审美运动(图)美人挂历:一场时代与社会共谋的审美运动“喏,就是这个了!”转了几圈,摄影师奚天鹰找到了一块红色被面,用图钉钉在墙上。这是1982年的一天,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摄影师奚天鹰到演员方舒家做客。奚天鹰和方舒是多年的朋友,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想给方舒拍一张肖像照。向新华书店征订时的挂历缩样,只有16K大。新华书店以此为依据,先遴选主题。选中后,才看成品样,考量纸张、印刷装订质量等。这些如今成了重要的档案资料,也在收藏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供图/钱豫强在简陋的红被面布景下,充当背景灯的台灯在方舒的短发上镀了一层金。奚天鹰迅速按动快门,留下了一张回眸微笑的半身像。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录在1984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四开本挂历《影中人》中。这本中国最早的“美人挂历”汇聚了沈丹萍、刘晓庆、陈肖依、方舒、斯琴高娃等女星,印数高达22万册,创了当时挂历发行的纪录。然而在拍照时,奚天鹰和方舒都没有想到,当时一张看似粗糙的生活照,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审美时代。试水迪斯科、披肩发、流行歌曲、朦胧诗、裸体画、“伤痕文学”“星星美展”……有人将中国的80年代与20世纪初俄国的白银时代相提并论,大家对美的好奇和未来的憧憬,在久经禁锢后打破了一becoming a 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