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才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5 14:54 点击:35266

摘要: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政府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是大势所趋,但非政府组织有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要性和优势,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实中存在着多种制约因素影响着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对此,应在从政府层次、非政府组织自身角度以及社会层次三方面努力推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其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公共危机治理;政府;非政府组织 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1-0200-02非政府组织作为日渐崛起的重要社会力量,在多次公共危机事件中已凸显其独特优势。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依据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必要性非政府组织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这与政府公共机构的公共价值目标相同。两者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方面,是不冲突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应该是政府。但是政府也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可能出现低效与寻租的情况杭州市人才网

摘要: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对于整个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应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如:法律权威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由平等意识。通过三个课堂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使其能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服务整个社会。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公民中图分类号:DF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1-0214-02“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力并承担义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法律素质。高校大学生作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素养如何既是大学生作为公民个体能够很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益履行法定义杭州市人才网

从陌生到熟悉,从日本到中国,行走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如何将带有浓重日本特色的JCB信用卡实现中国本土的落地,如何将1981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收单业务进行零售业务的二次“圈地”,如何实现2010年占据中国信用卡量15%的市场份额的目标,寻找并如何实现中国攻略路线图是JCB成功与否的至难。JCB在中国的电视广告开始露面了,在北京等大城市地铁里也有了自己的宣传形象,以世界第三大发卡机构标榜的JCB开始进入中国消费者“卡”零售业务的攻势。此一时彼一时。其实早在25年前,1981年JCB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主要开展收单方面的业务。但在国人的印象中,是只知万事达和VISA,不知JCB为何物。在我们的随机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来自日本的JCB信用卡一无所知。JCB到底为何物,JCB为什么进入中国,进入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与其他知名国际信用卡组织相比,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在当前大环境下,JCB的策略又是什么?如何在中国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认知感?为什么以女性作为首要售卖对象等等一系列问题,是《卓越管理》对JCB进行专访的兴趣点。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外电对JCB的分析。东京彭博消息中国吸引力,竞争很激烈日本最大信用卡公司——日本国际信用卡公司,计划杭州市人才网

摘要:中国的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首先探讨了近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从清朝末年到北洋政府时期再到南京国民时期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状况;其次探讨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这段法学教育发展过程;再次探讨了改革开放之后至今的中国法学教育状况;最后讨论了中国法学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法学教育;历史发展;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DF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1-0212-02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专门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特指以培养法律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专门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教育。中国法学教育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急需改革。本文就中国法学教育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一、近代中国的法学教育中国法学教育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据现有的史籍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便有著名讼师邓析开设私塾,传授法律知识。但作为国家兴办的法学教育来讲,则始于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据《三国志·魏·卫顗传》记载,魏明帝即位,卫顗上书“九章之杭州市人才网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1-0220-02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杭州市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