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之窗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8 17:22 点击:318032

走进“南海前哨” 一座岛和一群兵的故事距离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孤岛,岛上没有居民,只有守岛官兵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常年不能轻易下岛、食物淡水要靠陆地补给,在外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枯燥而乏味,但对于官兵们来说,在这座岛上,他们也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东瑁洲岛中新网记者张尼摄一座岛位于三亚市南端的东瑁洲岛形似玳瑁,它与一水之隔的西瑁洲岛如目视南海的两只眼睛,镶嵌于三亚湾海面。东瑁洲岛的面积并不大,但却有着“南海前哨”之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座岛上,驻守着中国最南端的一支陆军连队——海防某旅东瑁洲模范海防连。自1953年5月进驻到如今,连队已经在岛上坚守了60多年,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创业,岛上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荒山土路到整洁的水泥大道,从发电机发电到市电直接引入,如今的东瑁洲岛已经成为了一座战备、生活设施齐全的海上堡垒。昔日里的“风岛”、“荒岛”成为了南海上的“钢铁哨所”和“海上花园”。一群兵东瑁洲岛上没有居民,与这座孤岛相伴的,只有驻扎在这里的海防官兵,而且是清一色的男兵。守岛官兵的生活可以用“与世隔绝”来形容,一年到头他们也下不了几次岛。“一般一两个月能有一次下岛的机会,时间很短,也只能是坐船到对岸武平之窗

海舰队某航空兵团:海空先锋铸辉煌空中阅兵。胡宝良摄新华社青岛7月27日电(吴琪)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舰载直升机部队、我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日前,网络媒体国防行走进了这支被誉为“海空先锋”的传奇部队。奋不顾身筑牢先锋意志海面风力每秒16米,接近直升机安全飞行的极限。“降,还是不降?”特战队员们不约而同地向机长程文刚问道。“准备下降!”程文刚斩钉截铁地说。他冷静地驾驶直升机在海滩上空缓缓移动,寻找切入的最佳角度和时机。“必须降落了,否则,飞机返航将有燃油耗尽坠海的危险。”程文刚心里不住地提醒自己。千钧一发之际,他发现一片退潮后露出的约10米宽的潮湿沙滩可以作为着陆点,果断地采用半米以下悬停方式,死死把着操纵杆,不断调整飞行高度,做下降准备。巨大的气流将沙石卷了起来,打在机身上啪啪作响。程文刚沉着冷静,稍一压杆,利用飞机右轮软接地,成功将2名特战队员放下,并接上3名船员,5分钟后,直升机顺利返回母舰……这不是演习,而一次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2012年7月11日,正在前往亚丁湾的第十二批护航编队接到命令,紧急派出这个团舰载机所在舰艇,前出到索马里海岸接护被海盗劫持570多天的台湾“旭富一号”渔船的26名获释船员。程文刚临危武平之窗

深海军魂 水下长城“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浪漫情怀爆棚的话,在吃着火锅唱着歌、吹着空调下笔万钧时,感觉格外的壮怀激烈,仿佛整个山河大地、星辰大海都是人类功业的奠基。然而,当真正下潜到千米之下的深海,在这千百年来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只有无垠的黑暗与静寂。在这里,人类的一切功业都变得虚无缥缈,剩下的只是生与死的考验。“我当时什么也没想,平时就是这么练的”2014年,372潜艇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中,遇到一种叫“掉深”的险情——由于洋流等水文因素,海水密度突然降低,浮力减小,导致潜艇出现突然下沉的状况。按照以往经验,在采取应对措施后,本应下沉几十米就停止的潜艇却毫无停止的迹象。372潜艇的下方是深达3000多米的海底。如果继续下沉,潜艇将达到极限深度,被巨大的水压挤压成一个瘪球。据报道,曾有外军一艘潜艇在进行潜水试验时,突然沉入2300米的海底,100多名艇员丧生。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在这时,损管警报,主机舱进水,情况雪上加霜。当时在进水机舱的陈祖军三人迅速封住了舱门,将自己和不断喷涌进来的海水封在了一起再开始封堵;这样,即使封堵失败,也可以使进水险情不再向其它舱蔓延。身为电工技师的陈祖军在第一时间关闭主电机,防止短路、起武平之窗

东瑁洲模范海防连的“创业路”:朴素话语寄深情17月26日,网络媒体国防行记者团走进东瑁洲模范海防连,倾听了岛上官兵爱岛如家、乐守天涯、自力更生、齐心协力地把“孤岛”“蛇岛”建设成美好家园的故事,见证了他们对驻地的浓厚感情。‌东瑁洲岛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进岛就看到的那条平坦的水泥林荫大道。道路两旁,相思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据介绍,这条路叫创业路,是守岛官兵们一米一米修出来的,是小岛的主干道。最初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坑坑洼洼的碎石滩,多亏了官兵们齐心协力,才有了这么一条大道。路两旁的相思树是一茬茬老兵离开时种下的,挂满了官兵原创的格言牌。“身在兵中,兵在心中”“干总有办法,懒总有理由”等朴素的话特别触动人心,也寄托了老兵们对部队的深情厚谊。武平之窗

在摩托化行军日益广泛的今天,一提到战场人们大多首先想到的就是坦克群威武地冲在一线,不过你可曾想过,如果坦克也趴窝了的时候,是谁成为这群铁骑的拯救者?他们就是工程兵,在战场上不太起眼但却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8岁的胡鑫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入伍10年的他已经荣誉无数,他是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筑伪营的一名挖掘机操作手。“敌军会在你前进的方向设障碍、挖壕沟坑道或者挖断道路以阻挡你前进,在现在都是摩托化行军的形势下,这就可能导致步兵坦克车辆等无法通过,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上了。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壕沟填平或者架设好坦克冲击桥“,胡鑫笑中透着自豪地说,“我们有一个先遣组,在演习开始前半个月就要到现场去侦查了解情况。而如果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就是先头部队。”2014年,胡鑫参加朱日和对抗演习,驾驶着轮式挖掘机的他随坦克部队前进,一个长度150米的极陡坡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让他犯了难。这种坡度是为考验坦克而设计,但对于超高、超重、轮距窄的轮式挖掘机来说,一不小心就可能连人带机器滚下去。“开了好几年机器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此时坦克都已经全部上坡,观看演习的众多首长的目光也落到了他的身上,“小伙武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