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8 23:29 点击:157917

摘要 运作已超过18年的公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支重要力量,其牌照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加速布局。数据显示,目前排队等待“准生证”的拟设立基金公司已达到40家之多。   运作已超过18年的公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支重要力量,其牌照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加速布局。数据显示,目前排队等待“准生证”的拟设立基金公司已达到40家之多。  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12月份有两家基金公司申请设立,分别为明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不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材料接收日分别为12月12日和12月14日。目前排队走审批流程的拟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已经达到40家。  从整个流程来看,目前进展最快的要数民生基金,11月18日为其第二次反馈意见日。而其他如海航系下的本源基金,以及湘财基金,都处于接收第一次反馈材料,其他多数也处于第一次反馈阶段。  从等待获批的筹备基金公司来看,从筹备到获批的周期不短,最早的申请材料接收日为2014年,还有14家基金公司申请材料接收日为2015年。不过,还有一些筹备中的基金公司因股东问题等原因退出申请。  实际上,从上市公司公告中发鲲

摘要 今年的打新市场可谓异常火爆,业内人士认为,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明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网下打新收益有望明显改善。   今年的打新市场可谓异常火爆,业内人士认为,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明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网下打新收益有望明显改善。  “根据我们近期的测算,我们目前2个亿左右的正常规模的基金,前11个月的累计收益率为4%,初步估算年底打新收益率将有明显回升,今年打新部分的累计增强收益可能为5%,预计明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网下打新收益率或将明显改善。”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新股发行加速、券商投行层面对A类打新客户的配额比例有所提升等因素都有助于打新基金提升收益。  “当前网下新股市场出现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首先是发行节奏明显加快,11月份获批52家,创历史新高。按照这样的发行速度,明年上半年网下打中新股的次数也会增加,打新收益率将会提升;其次,一些发行商进一步提升了A类投资者的配额比例,由此前规定的40%提升至50%~55%。”广州一家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中金公司表示,随着网下投资者的打新收益普遍提升,未来A类投资者和C类非鲲

摘要 公募固收基金最近真是雪上加霜——货币基金惨遭赎回,债券基金净值大幅回调,收益“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未来的日子可能更惨。   公募固收基金最近真是雪上加霜——货币基金惨遭赎回,债券基金净值大幅回调,收益“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未来的日子可能更惨。银行赎回这么猛。”  这位基金经理管理的300亿资产规模,其中200多亿12月份到期,这意味着他现在手里有200亿元的现金。  货币基金整体的规模比2013年时高出许多,其中很大比例是机构在持有,如大的商业银行、城商行等。上述基金经理说:“年末资金紧张,最先反应要赎回的是那些大银行。爆仓传闻出来之后,各大城商行也都开始赎回了。之前是在各家基金公司里轮着赎回,现在是不少银行总行领导一纸批文,要求全部都要赎回。未来几天,日子更不好过。”  大规模赎回导致有些货币基金流动性几近枯竭,只能到处求着借钱。流动性是货币基金的命根子,只要流动性不出问题,再苛刻的条件,基金经理们估计也都能答应了。  一位“有钱”的货币基金经理说,现在10%、11%的利率都能借出去,单子挂上,不到3秒钟钱就借出去了。有些缺钱的基金经鲲

摘要 上周,股市调整加剧,沪指在3100点附近震荡,创业板跌破2000点。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认为,临近年底,短期市场风险有一定释放,大盘回归震荡格局,但对利率上行、通胀等因素仍存忧虑。   上周,股市调整加剧,沪指在3100点附近震荡,创业板跌破2000点。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认为,临近年底,短期市场风险有一定释放,大盘回归震荡格局,但对利率上行、通胀等因素仍存忧虑。明年上半年市场可期,有私募认为机会大于风险,越跌越买;也有的私募控制仓位,谨慎布局跨年行情。 利率通胀等仍存担忧金融监管的强化。2017年的机会可能比2016年要好一些。一方面,市场钱多,大类资产配置中优质股票价值显著,另一方面,经济稳定后明年是诸多改革相继落地的一年,会有较多机会。  但也有私募相对更谨慎一点。深圳聚沣资本总经理余爱斌认为,这一波蓝筹行情基本结束,以险资增加权益资产配置为主,因监管的突然发力而结束。中小创去泡沫的调整过程还没有结束,年底到年初市场都是弱势震荡。等这轮中级别的调整完成后,明年上半年市场可能有见底反弹的机会。  观富资鲲

摘要 受美联储未来加息次数超预期刺激,国内债市悲观情绪迅速发酵,A股市场中大量持有债券的金融股领跌,拖累了主板的企稳反弹。分析人士认为,以往逻辑虽然是债市调整利好股市,但在钱紧格局下,股市和债市实际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受到抑制,股市也难以独善其身。   受美联储未来加息次数超预期刺激,国内债市悲观情绪迅速发酵,A股市场中大量持有债券的金融股领跌,拖累了主板的企稳反弹。分析人士认为,以往逻辑虽然是债市调整利好股市,但在钱紧格局下,股市和债市实际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受到抑制,股市也难以独善其身。当前A股已经度过最危险的时候,恐慌情绪逐步减弱,但市场余震未了、慎言抄底。中期而言,中国经济的好转、调控时间差等可能带来“春季躁动”机会。国债期货遭遇上市以来的首个跌停。汇市方面,美元指数突破103创近14年来新高。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破6.95,创近8年半新低。资本市场巨震,叠加美国加息节奏的超预期,进一步抑制了A股市场中的风险偏好。由此,上周A股市场普跌,沪指跌幅超过3.4%,创业板跌幅更多,超过4.8%,全部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