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less rain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6 16:41 点击:134737

华夏经纬网 2016-10-31 09:16:19中新网西安10月31日电 (记者 阿琳娜)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颁奖仪式及历届群星奖获奖精品展演30日在西安举行,20个作品获得本届群星奖。群星奖是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内容,第十七届群星奖评奖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艺术门类,分为初选、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共有5000多个作品参加初选,84个作品入围决赛。据介绍,群星奖参赛作品集中展现了近年来群众文艺创作的优秀成果,作品题材广泛,紧扣时代脉搏,群众文艺特色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涌现出了一批精品力作,获得好评。第十七届群星奖决赛采取专家评审和群众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专家评委和群众评委严格评审,报经群星奖评奖委员会审定并向社会公示,最终评出20个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后举行了历届群星奖获奖精品展演,展现了历届群星奖的获奖精品力作,突出了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的艺术特色。(完)endless rain

华夏经纬网 2016-10-31 09:16:56中新网上海10月30日电(记者 陈静)“好学校”办学水平就一定比一般学校更高吗?这是一个多年爱困扰众多中国家长的话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柯政等学者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柯政3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重点学校在提升学生成绩上有优势,但在办学水平上没有明显优于普通学校。柯政认为,对所有学生而言,最好的选择是选取与学生实际情况最适合的学校。这位专家指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成绩,选择进入某一个适宜档次的学校。他同时坦言,但在同一个档次里,要考虑校风、办学理念、离校距离等多方面因素。柯政指出,在同一档次中,则不宜过于夸大学校之间的层次差异。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专题论坛”正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有关高校教育学部、教育科学学院、全国各省(市、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等业界人士共同聚焦教育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endless rain

华夏经纬网 2016-10-31 09:20:32中新网保定10月30日电 (吕子豪 于俊亮)30日,来自山西、海南、贵州、内蒙古等14省“一省一校”的19个艺术院系院长、学科带头人齐聚此间河北大学,共论艺术学学科建设。当日,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艺术学学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举行。该论坛由河北大学、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分委员会主办,旨在探讨未来艺术教育、人员交流、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等方面协同发展。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秘书长、贵州大学校长郑强称,艺术作为重要文化形式,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激扬时代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文化传统的作用。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一省一校”各高校艺术院系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科学谋划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为今后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国家艺术学科召集人仲呈祥认为,当前,教育引导缺失造成了全民族的艺术修养、艺术鉴赏和美学情趣滑坡,绝不能再用视听感观和生理上的刺激,冲淡乃至取代优秀艺术给人类带来的endless rain

杭州文创产业大风起: 发展国际化之势渐猛华夏经纬网 2016-10-31 09:12:302016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现场 杭创 摄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杭创 摄中新网杭州10月30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李媛媛)西子湖畔一池碧水,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杭州是天堂的化身。十年前,杭州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十年间,借助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璀璨的现代智慧,这座“人间天堂”凭借文化引领,其现代传媒业不断在国际舞台展现风姿;本土制造业也借文创转型,在国内外发展中势力初成。仔细聆听这座城市的声音,能听到本土文创产业正奏唱着国际化发展的“大风歌”。在国际化道路上提质增量的文创产业,也为杭州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崭新动能。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5年,杭州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该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773.8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22%,占GDP比重22.8%。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说:“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围绕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奋斗目标,充分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着力培育特色行业,着力优化空间格局,着力创新体制endless rain

华夏经纬网 2016-10-31 10:31:50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专电 “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日前举办的传统工艺青年人才论坛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表示,要准确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客观认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状况,有五个方面是特别重要的。一是非遗是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得到再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这种文化遗产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它是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非遗的主要形态是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载体是相关的工具、实物和文化空间等。非遗是在实践中传承的,实践是能动而有创造性的,因此,非遗的传承是能动的而不是消极的。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非遗形成、保持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非遗的当代实践水平,对于保护并增强非遗的生命力,维护并丰富人类文endless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