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6:50 点击:1108315

世卫组织:应进一步研究法国首例新冠肺炎阳性报告玛丽亚·范·科霍夫当地时间5月6日,针对有论文显示去年12月27日法国已有首例新冠肺炎PCR检测阳性结果,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论文作者称可能是假阳性,但如果假设不是,那此病例就有可能已感染新冠肺炎,比法国此前报告的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早了一个月。玛丽亚·范·科霍夫指出,需要此病例的更多信息,以确定其过往经历,法国有可能于12月就已有确诊病例,重要的是进一步研究相关情况。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有针对流感的监测系统,如果对1月甚至去年12月的样本进行新冠肺炎检测,也许会发现阳性样本,但需要了解相关个体为何接受检测以及是如何进行检测的。迈克尔·瑞安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期待世界其他研究人员的进一步调查,也许会发现类似的情况,同时也期待通过同行评议的论文,从而可以看到验证过的测试并讨论其结果。(总台记者 朱赫)ifan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潘亮】“身材最好的欧洲人”——法国人在两个月禁足期间平均每人增重2.5公斤!这样的数据让以线条美为傲的法国人感到有些难堪。据《巴黎人报》6日报道,为研究禁足对人们的体重及饮食有何影响,调查机构Ifop为达尔文营养研究所对3045名18岁及以上法国民众展开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法国人在禁足期间人均增重2.5公斤。由于运动量减少,速冻食品及零食橱柜触手可及,自3月17日居家隔离政策实施以来,法国人一上秤发现重了2.5公斤。增重2.5公斤意味什么呢?专家表示,爱美人士不必惊慌,多出的体积甚至不足以让衣裤尺码增大一码,人们最多就是在套牛仔裤时感觉有些紧。解禁后,当大家不再穿紧身裤慢跑,普通服装根本显示不出这部分“赘肉”。达尔文营养研究所专家莫里涅称,禁足期间的增重完全可以预见。零食增加、消耗减少很快体现在体重上。调查显示,居家期间42%的法国人饮用开胃酒更加频繁,20%的人多吃了巧克力,57%的人承认在穿衣服时感到了“紧绷”。其中,增重最多的两类人为巴黎地区的女性和乡下的男性。此外,家庭成员多的人群增重也更为明显,64%的四口(或更多)之家成员体重有所增加,而独居者体重上升比例略低,为53%。调查还意外发现,运动并ifan

  黑龙江女童被虐打:如果不爱,请别伤害!   5月5日,建三江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发生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创业农场故意伤害、虐待女童一案的犯罪嫌疑人曲某亭、于某龙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批准逮捕。同时,建三江人民检察院依法支持受害女童生母张某某提起变更抚养关系民事诉讼,案件正在法院审理程序中。   体征重伤二级、外力作用致骨折、体表烫伤……年仅4岁女童茜茜(化名)所遭受的这一切,施暴者正是她身边最亲密的人。针对这一令人痛心的家庭虐童事件,本版特邀律师进行了相关法律问题的专业解读。   4岁女童被虐打入院 目前仍陷昏迷状态   4月28日,微博话题#黑龙江于某龙曲某亭虐打儿童#引发众人关注。据网友爆料,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垦区创业农场,一名4岁女童茜茜疑被其亲生父亲于某龙和继母曲某亭虐待,致颅内出血,身上疑似有多处烟头烫伤,脸上和嘴唇内侧也有多处伤口。   目前茜茜已接受开颅手术,尚未醒过来,仍在ICU病房观察。主治医生称,开颅手术比较成功,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太小,而且营养不良、贫血,还需要继续观察,目前仍是昏迷状态。   当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披露后,人们才发现,这并非是茜茜第一次被殴打入院。4月8日,被殴打受ifan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蒋子怡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戴个口罩怎么就这么难?继副总统彭斯挨批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违背联邦抗疫标准,在未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去视察卫生安全标准极高的口罩车间,受到广泛批评。有分析认为,为实现连任,特朗普急于对美国经济进行“硬重启”,为此要努力营造出一副“美国回归常态”的态势;除了“任性”与缺乏责任心外,总统不戴口罩的“老大难”问题或与即将到来的大选息息相关。总统和幕僚“集体违规”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6日报道,当地时间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率队前往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视察当地霍尼韦尔国际公司N95口罩制造厂,却上演了一出“集体违规”的丑闻。当日在车间现场,约70名工作人员按照规定佩戴口罩,同时保持着足够的“社交距离”;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统本人只戴了一副护目镜,自始至终未戴口罩。一众随行人员中,美国特勤局的安保人员、部分白宫助理恪守了安全标准,但特朗普身边的多位高级幕僚却和总统一样“不守规矩”。格外讽刺的是,媒体的镜头捕捉到了口罩车间内的安全守则公示牌,上面清楚写明“请注意:该区域内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谢谢”“请始终佩戴口罩”。特朗普的出格行为在社交媒体上ifan

  五一新规上线 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有了新要求   职工通过微信向用人单位请病假在法律上算数吗?职工为同事或者用人单位到法庭作证需要遵守什么新规则?2020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它既为民事诉讼证据建立了新规则,也对用人单位制定实施规章制度、收集保管用工材料,劳动者依法维权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京平谷法院民二庭法官李东杰以劳动争议案件为背景对新规做了相关解读。   电子数据   真实性应结合多个因素综合判断   新施行的《规定》中,“电子数据包括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李东杰介绍,在网络化社会中,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管理,通过网络方式(或者电子数据方式)进行信息记录、交流也已经变成常态。   她强调,电子数据的举证应确保真实、完i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