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D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9 17:35 点击:1106123

  给人健康,给予温暖——青年医生张乐蒙的抗疫故事  新华社长沙5月2日电 题:给人健康,给予温暖——青年医生张乐蒙的抗疫故事  新华社记者帅才  “我和队员们只是穿上特殊的衣服,换一个地方工作而已。”奔赴湖北黄冈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日子,成为青年医生张乐蒙永远难忘的记忆。在抗疫期间,这位36岁的湖南省肿瘤医院医生,曾是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湖南重症医学专区的医疗小组长,除了承担医疗救治任务,还为患者和同事提供心灵关怀。   2月22日,呼吸治疗专业出身、有重症医学经验的张乐蒙,离开刚满月的儿子,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毅然踏上驰援黄冈的征途。  抵达黄冈后,张乐蒙和队员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穿上隔离衣和防护服,感觉像在蒸桑拿。戴着三层防护手套,插管、穿刺变得格外困难,但是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张乐蒙说。  2月27日深夜,他负责的一名重症患者突然病情恶化,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明显加快。张乐蒙立即调节呼吸机参数,一直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最终,这名患者挺了过来。  张乐蒙救治患者,也为患者和队友提供心灵关怀。  有一名新冠肺炎合并脑出血、肢体偏瘫的患者YXD

  新华社深圳5月2日电 题:刘禹翔:自带“法宝”千里驰援  新华社记者白瑜  历时44天,从见证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六病区(C6)建立运行,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患者逐渐康复,再到病区完成历史使命实现清空,完成援鄂任务的深圳中医医疗队在战斗过的病区合影:“C6,愿再也不见!”  在武汉机场候机楼,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队长刘禹翔带领医疗队员们再次跳起了在雷神山医院经常带领患者们做的经络拍打操,并隔空送上祝福:“武汉,一定要好好的。这段承载着我们心血和热爱的回忆,我们将永远铭记。”   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禹翔,在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中也曾冲在抗疫一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主动报名再上前线。2月17日,她在背囊中带上了针灸针具、耳穴压豆、中药防感香囊等“法宝”,率领由2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深圳中医医疗队,北上两千里驰援湖北武汉雷神山医院。  一枚银针、一剂水药,就是医生们抗击新冠病毒的秘诀。刘禹翔每天为病区患者针灸。针对新冠肺炎患者乏力、胸闷、气短的症状,分辨患者的病程与体质针灸不同穴位,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逐渐缓解。  77岁的重症患者陶金林转入雷神山医院C6病区23号病床时血氧低,需应用无创YXD

  新华社贵阳5月2日电 题:月亮山女孩与她的“扶贫网格”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和人聊起自己的工作,1994年出生的侗族农村女孩吴贤艳绕不开加榜梯田。  这个深受背包客青睐的“打卡地”,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总面积近一万亩,常年云雾缭绕,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梯田之一。   2017年10月,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吴贤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加榜梯田景区管理委员会工作。2019年3月,她被抽调到加榜乡加车村脱贫攻坚指挥所,当起了一名扶贫网格员。  “加榜梯田的核心区就在我负责的网格。”吴贤艳说。身份的转变,让她在欣赏梯田风光之外,开始更关注那些散落其间的吊脚楼以及住在里面的人。  吴贤艳负责的网格包含51户227人,绝大多数是苗族,上了年纪的老人只会说苗话。起初,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她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工作从何处着手。  “只要能把网格在脑海中构成一幅画,像地图一样,就没问题了。”村主任的一席话,让吴贤艳慢慢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掌握片区每一户、每一人的情况,是个细致活和苦差事。为了尽快做到底数清,吴贤艳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走访,在收集社情民意的同时,也不忘学习扶贫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YXD

北京垃圾分类“新政”来了 你家里准备“两桶一袋”了吗?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关桂峰、盖博铭)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1日起施行。北京垃圾分类迎来新阶段。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呼家楼北里社区的垃圾投放点,两个灰桶为其他垃圾桶,一个绿桶为厨余垃圾桶。新华社记者 关桂峰 摄   根据条例,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北京市还配套出台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桶一袋)指引》,其中建议,居民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分类收集垃圾。“两桶”即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是指类似纸张、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可单独装在一个袋子。   1日,北京重新喷涂“换新装”的垃圾收运车也同步亮相。绿、灰、蓝、黄四种颜色的转运车分别可运输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垃圾车身印有清运单位名称、监督电话。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设施处相关负责人说,全市8000余辆垃圾收运车将全部重新喷涂,便于市民识别并监督。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表示,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全市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11.3万余组,共有厨余垃圾运输车1259辆,其他垃圾运输车6412辆,密闭式清洁站、小型垃圾中转站980座。  YXD

杭州西湖的暖心礼物:日均为游客费更换口罩5000个  (抗击新冠肺炎)杭州西湖的暖心礼物:日均为游客费更换口罩5000个   中新网杭州5月2日电(钱晨菲)“五一”假期期间,杭州西湖迎来客流高峰。为了给游客“保驾护航”,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温暖杭城 共抗疫情”为游客免费更换口罩活动,日均发放量为5000个。   “天气比较热,不到半天口罩里面就湿了,戴着很不舒服。”来自江苏的游客杨明说,因口罩准备的不够,他与家人想一边逛西湖一边找药店买,没想到遇到了免费更换的活动,觉得非常暖心。 志愿者为游客免费更换口罩。共青团杭州市委供图   江西游客秦伊也收到了这份暖心小礼物,在她看来一只小小的口罩,很给杭州“加分”。“这是我第一次来杭州,疫情期间,口罩是最实用的礼物。能免费更换口罩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更好了。”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筹集了一次性口罩2万多个。启动志愿者报名不到一天时间,就有100余名志愿者踊跃加入。   已经退休的陈幼娟便是其中之一,其表示,“生活在杭州这么多年,很乐意用自己的服务向各地游客介绍这座城市。给游客发放口罩、提供游览路线指导,每次听到大伙儿说谢谢我都很满足。”   杭州市志愿者协会项目主管李佳介绍,本次活动时间Y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