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4 20:29 点击:1084177

互联网医疗和村医一起 疾走在抗击疫情的后防线 “新疆的天亮得晚,我每天进村量体温的时候,天还是黑的。”龙泽华是新疆伊宁县巴依托海镇茶依其温村的一名基层乡村医生。自从新冠病毒疫情拉响警报以来,龙泽华就肩负起了茶依其温村的健康检查工作。 春节期间整个村子有115个村民从疆内疆外返乡,连同他们的家人,需要密切关注的村民有500多人。为了确保发热病人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龙泽华每天每个巷道都要转3遍。 龙泽华说,看到新闻里全国各地的医生和护士奔赴湖北支援武汉很受鼓舞。“他们是先锋,上了抗疫战斗的第一线。我是这个村里唯一的医生,我也要守好我的战线——这是这场战役的后防线。” 从疫情在全国引起关注之初,就有“战友”在千里之外给予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疫情期间,龙泽华医生与多位来自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的专家医生结成互助对子。 “基层医生,没有丰富处理经验,一开始非常需要专家来解读最新信息,指点抗疫工作的细节。”通过与医生连线,龙泽华医生学习了抗击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还了解了在转运发热病人时该注意哪些细节。 网络互连 与基层医生结成坚实战线 此次新冠疫情牵动全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村庄都是重要的“战场”。奔走在广大农村的氖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介绍,呼吸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可以有效帮助调节情绪。那这放松训练具体该怎么做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黄薛冰主任介绍,第一步是呼吸放松,呼吸我们采用的是腹式呼吸,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让我们的呼吸足够的深、长和慢。 减慢呼吸的速度和频率,能有效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可以吸气的时候数数,从1数到5,呼气的时候,同样从1数到5,这样大概就是10秒钟,那60秒钟可能就是6个呼吸。我们可以想象在面前大概有一朵花,我们要闻它的香气,这样就比较好掌握了。 双手可以轻轻放在腹部来感受一下,深吸气时腹部及全身微微隆起,略微保持一会,然后再缓缓呼出去。一般做10~20个腹式呼吸就能感到有所放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再做一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效果会更好。 我们可以坐在沙发或者椅子上,双脚平放,双肩放松,腰背自然直立,切勿依靠,以免压迫肌肉。 黄薛冰介绍,做的时候可以双手搭在双腿上,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头顶,感受一下头顶的紧张的状态,有意识地放松我们的头顶、放松额头、放松双眉,包括眼睑的肌肉,先觉察这个部位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然后有意识地让这个部位的肌肉松弛下来。 氖

  在国家卫健委连续下发的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都提到了“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雾化吸入)”。   我国目前上市的α-干扰素具有多品种、多剂型的特点。如何安全合理地进行α-干扰素雾化治疗,这是医生和药师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因素,刺激脊椎动物组织细胞(体外或体内)产生的一种能干扰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质。它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制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   干扰素依据其来源,主要分为3类:   1、α-干扰素(IFNα)——来源于白细胞。   2、β-干扰素(IFNβ)——来源于成纤维细胞。   3、γ-干扰素(IFNγ)——来源于免疫细胞。   α-干扰素可以提高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抗原的表达水平,增加病毒抗原在受染细胞表面的提呈,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对受染细胞的识别;同时作用于干扰素受体,激活靶细胞表达蛋白激酶和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等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复制。α-干扰素有20多个亚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α-2a干扰素和α-2b干扰素。   剂型选择   中国药学会发布的《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医院药学工作指导与氖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缓解,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促消费政策的推进,旅游、餐饮等生活服务类消费目前正在加速回暖。众多专家和业内分析机构认为,疫情过后,旅游、餐饮等行业将迎来大幅反弹,预计今年5月到10月将是旅游等消费的高峰。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宅家”经历,人们外出走走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近期,北京的公园、商场等地人流逐渐增多。虽然很多郊区县的景点还没有开放,但通往郊区县公路上的车辆还是越来越多。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地方各级政府开始连续出台鼓励旅游、餐饮等生活类消费的政策,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日前,浙江省发改委、文化和旅游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的意见,加大消费惠民力度,推进旅游消费市场快速恢复。海南省近期也出台措施,通过扩大离岛免税消费限额、增加免税品种、简化免税购物手续、减免小客车过海费等措施推进旅游业疫后重振。   江西省也通过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部分时间段门票半价优惠,以及投放电子消费券等一系列“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推动旅游市场加快回暖。   与此同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也出台政策,推进旅游和餐饮行业加速复工,促进消费。目前,河南六成多餐饮门氖

  新冠肺炎疫情下,餐饮卫生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近日,北京、上海、江苏、四川、广西等地,以倡议书、海报、歌曲短视频等形式呼吁人们使用“公筷”就餐。   日前,也有机构推出“分餐制VS合餐制”问卷调查,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尽管调查尚在进行、结果有待分析,但已折射人们对餐饮卫生的关切。   不少人认为,“非典”之后,一些地方餐饮行业曾兴起的“分餐”“公筷”昙花一现,主因是人们不习惯,或觉得其乐融融的聚餐场面“公筷”横亘其中显得有些“生分”,不如“私筷”方便、“不见外”。   其实,传统习惯和观念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变,特别是使用“公筷”夹菜简单易行,应当能够尽快普遍实施。各地之所以倡导使用“公筷”,也是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在向社会“吹哨”。因为,这次疫情再次敲响了卫生安全的警钟——像新冠肺炎一样凶险的“人传人”病毒,呼吸道传播是其“大通道”;不少家族确诊病例,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外,恐怕“私筷”共夹一盘菜也是主要“祸根”。   现代科技表明,筷子细小凹槽里藏有许多细菌,会引发痢疾、肠胃炎等疾病,用餐前需彻底消毒;而“私筷”可能会将病毒交换给他人,家庭式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碗筷就有极大的“嫌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