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通风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0 14:40 点击:1074018

“三种”守护色 “战疫”一家人  “三种”守护色 “战疫”一家人   肖理木是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消防救援站的一名消防员,今年是他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的第四个年头。他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消防兵,现在是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分局治安大队的一名警察;母亲是黄陂区妇幼保健院西药剂科的一名医生。   他们一家三口,一位是英勇无畏的人民警察,一位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一位是竭诚为民的消防队员。“藏青蓝”、“天使白”、“火焰蓝”这三种神圣的颜色,在武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交织闪耀,注定为这个平凡的家庭点缀上了不平凡的色彩。   在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肖理木的父母都奋战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看到父母在前线工作,作为儿子,他毅然向党支部递交请战书,加入了“119党员突击队”。在请战书上,他这样写到:“我的父母都在一线战‘疫’,我身为他们的儿子,身为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消防员,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绝对不能退缩!”东新大队党委在收到肖理木的请战书后,也被他一家人的事迹深深打动,立即研究将他派往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驻守执勤。 “木子,方舱医院那边生活环境怎么样啊?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   “这边在医务工作者、安屋面通风器

婚纱摄影为爱归来:定格疫情下的幸福瞬间  (抗击新冠肺炎)婚纱摄影为爱归来:定格疫情下的幸福瞬间   中新网成都3月11日电 (杨予頔)每年的三四月份本是拍婚纱照的旺季,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受疫情影响,春节后的婚纱照市场比2019年冷淡了不少。因出行受到限制让热门的婚纱旅拍、外拍受到了影响,各大婚纱影楼复工一度停滞。随着疫情持续向好,部分婚纱影楼也陆续恢复正常营业。 一对新人正在成都温江摄影基地现场拍摄。 杨予頔 摄   3月11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一家已经恢复正常营业的婚纱影楼。虽不如往日,但店内仍有不少顾客正在选择拍摄套餐及拍摄场景。据了解,该影楼于2月24日开始接受拍摄预定,29日恢复正常营业。“我们应该算是成都同行里复工最早的,因为我们防疫物资比较充足,而且我们有自己的拍摄基地,资源还比较齐全,所以通过政府审批也比较快。”该影楼销售总监吴娅泯介绍。   据了解,目前店内接待的主要是年前就已经预定好的以及因为婚期将近而较为着急的顾客。吴娅泯告诉记者:“每年上半年都属于婚纱照的拍摄旺季,有很多顾客的婚期都定在了5月1日,比较着急。所以我们也想尽快地复工后去帮助着急的新人完成拍摄。”   随后,记者来到了屋面通风器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北京同仁堂国药(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国药”)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近日,决定向意大利调拨中药饮片、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纳米口罩等一批疫情防控物资。 同仁堂国药是具有351年历史的知名中医药老字号品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从事国际业务板块的子企业,于1993年开始开拓国际市场。近年来,同仁堂国药通过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继走进世界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各类终端门店149家,为数以亿计的海外民众送去了中式健康解决方案。 2018年10月,同仁堂国药进入意大利,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并已经推动完成了多个传统中成药品种在意大利的准入。随着境外疫情形势发展,同仁堂国药组建“同仁堂境外疫情防治专家组”,结合中国疫情防治形成的中医药成功经验,提供“一国一策”诊疗方案。其中,在意大利,同仁堂国药推出了针对意大利环境、气候、用药习惯的靶向加减方。此外,同仁堂国药拟于近期向意大利政府机构、红十字会和医疗卫生机构调配7000套饮片及2000份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并计划通过欧盟区域协调方式,将已经在捷克生产的数万只纳米口罩紧急发往意大利,用于疫情防控。屋面通风器

致富专列,一开就是22年  致富专列,一开就是22年  3月6日  3000余名秦巴山区返岗复工人员  在陕西紫阳、四川万源家门口  分别登上务工专列  再次踏上去往广东、上海的复工路  川陕交界的秦巴山区腹地辐射陕西、四川两省三市多个县区外出务工成为这里川陕老乡重要的脱贫途径为方便当地务工人员外出  1999年起,每年春节后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  都在安康、宣汉、紫阳、万源等站  开行务工专列连续22年累计开行专列600余趟成为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致富专列”  今年受疫情影响  西安局集团公司采取  “点对点”开行专列方式  向各县区推出  包专列、包车厢等“定制化”服务  让务工人员“一站到厂”  为保障务工人员出行安全铁路部门在开行务工专列的客运车站开辟绿色通道和候车专区  实行专人全程引导积极向务工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确保务工人员平安返岗复工  来源:西铁资讯 【编辑:岳川】 屋面通风器

抗疫一线女军医日记:这是我们的战场  抗疫一线女军医日记:这是我们的战场   2月26日 周三   地点:武汉泰康同济医院   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徐霞   这是我们的战场——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一科病房。   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看着空荡荡的病房,我和队员们都“傻”了,医疗物资没有,办公设备也没有……有的只是我们64名队员。而医院下达了任务要求,从14日开始抽组26名护士、5名医生到方舱医院工作,3天之内重症一科的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就绪。   时间紧,任务重,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动手。我想起临行前中心护理部王亚玲主任再三叮嘱:“不要急,想好了再干。”于是,我们按照任务进行分工,大家立即投入到准备工作中。一部分队员搬运物资、安装调试设备,另一部分队员打扫病区和生活区的卫生,直到凌晨,我们仍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就是感控问题。零感染是我们的底线,做好感控工作是基础和保障。由于医疗队里并没有专门从事感控工作的队员,而泰康同济医院的感控专家人数较少,我只能向中心刘丁主任等感控专家请教,一边到有感控人员指导的友邻科室实地查看,一边摸索设计我们科室的感控流程。   就这样,我盯着工人师屋面通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