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2:26 点击:1072054

疫情下的湖北高校食堂:网上点餐 专人配送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湖北高校食堂:网上点餐 专人配送   中新网宜昌3月9日电 (席敬)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大学校园里,生活着700多名来自53个国家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一个多月以来,该校采用网上点餐、专人配送的方式,全力保障留校师生的正常生活。   学校推出了网上下单的新尝试,接单的办公地点场所临时搭建在送菜车间门口,四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八个微信群的接单任务。 舒尧师傅正在炒菜 席敬 摄 师傅们正在备餐 席敬 摄   舒尧师傅和另一名师傅是食堂的大厨,由于人手有限,佐料来源也很少,但他们还是尽量保证饭菜品种的多样性,每次的盒饭有两荤一素和三荤一素两种搭配,保证师生的营养和健康。   送餐以饭盒为主,欣苑食堂承担了所有线上盒饭的制作任务。食堂每天需要制作盒饭600多份,人手不够时,就把其他岗位的人员也抽调过来。送餐前,发货的师傅都要对照网上的订单再认真核对一遍。 工作人员认真清点核对 席敬 摄 教授和院长都成为搬运工和摘菜工 席敬 摄   部分留学生选择自己做饭,需要每日订购不同的食材。虽然食堂能够提供给留学生的食材品种有限,但是还是会想尽办法让菜品更丰富一些。接到食材订单时,工姚凯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3月8日,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管的汉阳方舱医院和武汉体校方舱医院完成阶段性使命,同日休舱。   汉阳方舱医院2月11日正式开舱,省妇幼保健院派出60余人的医疗团队,与来自四川、福建、山东,河北等地800余名医疗队员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整个团队团结一心,日夜奋战,总计收治患者1028名。在治疗上,除按标准开展规范化诊疗外,还根据医疗队多专业的特性,对舱内患者开展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包括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康复运动、心理辅导等。   舱内开启了病友互助的管理模式,医患携手,亲如一家。8日下午,武汉体校方舱医院最后一批77名患者康复出院,至此,该方舱医院也正式休舱。武汉体校方舱医院2月22日正式开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期间共收治265名患者。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全面接管,与来自河北、宁夏、吉林、云南、安徽、山西、四川等地601名医疗队员共同承担医疗保障工作。医院除按标准开展规范化诊疗外,还组织心理咨询师和情绪治疗师,开展情绪放松训练和治愈游戏等。   据悉,疫情发生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总计派出133位医务人员,支援武昌方舱医院,接管汉阳方舱医院和武汉体校方舱姚凯

武汉:送菜员“马哥”的一天  被朋友们称为“马哥”的马增辰服务于武汉一家线上购菜平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马增辰成为这座城市的“民生保障工作人员”——负责把市民网上订购的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送到他们手中。疫情期间,马增辰的业务量激增:去年7月他加入这家购菜平台时,每天送货量约二三十家,如今达到了七八十家。   这是送菜员“马哥”的一天:凌晨2点左右起床,研究当天的送货信息,规划合理的送货路线;凌晨3点多到达公司,把当天需要送的货品准备好;早晨6点多,首趟出发送菜;下午2、3点钟,趁回公司取货的机会,回到自己居住小区外面,接过女友做好的饭菜,这也经常成为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吃完饭后继续工作……马增辰一般要忙到晚上9、10点钟才能把货全部送到客户手中,最晚的一次忙到了夜里12点。每天,他只能休息4、5个小时,这样的生活,从春节前一直持续到现在。   马增辰说:“现在干这个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每天接触这么多人,风险很大。但是居民吃不上菜怎么办?只能靠我们!”马增辰所在公司有多个仓库,仅马增辰直接服务的仓库就有300多个送菜员。他们也是武汉这场“战疫”中的“战士”。无数普通武汉人的努力,让这座城市继续勇往直前、攻坚克难!   新华社记者 姚凯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武汉有3000多个社区、7000多个住宅小区,为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做好社区疫情防控,武汉市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45万多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社区,共筑社区疫情防控的前哨站。   “志愿者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  “你好,结一下账。”“怎么又是你?”3月5日下午,当荣冀拎着大包小包再次出现在超市时,收银员很惊讶。从2月中旬下沉到武汉市武昌区滨湖社区以来,荣冀每天都要为小区居民“跑腿”十多次,代购各种生活物资和药品。  今年39岁的荣冀是武汉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一名干部。疫情袭来,他的岳父、岳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正月十二,岳父不幸离世,正当荣冀和妻子沉浸在悲痛中时,他们收到了各自单位关于“在职党员下社区”的号召。  “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创伤,我们更想为抗疫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荣冀和妻子双双请缨参战,下沉到滨湖社区锦绣江南小区,担任党员志愿者。  下沉之初,荣冀跑遍了武汉三镇,买到了一批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捐给社区。得知很多一线社区干部一个多月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荣冀和妻子决定为社区干部的孩子捐赠一批图书和文化产品。  如今,锦绣江南小区已经连续多天无新增姚凯

“报告党组织,我想要捐款!” 90岁老党员主动捐款1万元  “报告党组织,我想要捐款!”  90岁老党员主动捐款1万元助力抗疫  90岁老党员主动捐款1万元助力抗击疫情。  丘声财 摄  “报告党组织,我想要捐款!”日前,得知梅县区委组织部发出《关于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梅县区科工商务局90岁高龄的离休党员古美祥连夜致电党支部,并于次日主动捐款1万元助力抗击疫情。  笔者了解到,古美祥虽然早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依然心系民生,连日来一直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在新闻报道里,他看到全国各地、社会各界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援武汉,梅县区的党员干部也纷纷响应组织号召,下沉到乡村、社区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月28日,当看到梅县区委组织部发出《关于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古美祥连夜打电话给党支部书记邓正,表示自己希望捐款助力抗疫。  考虑到古美祥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梅县区科工商务局机关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邓正和支部委员次日便来到古美祥家中。“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作为一名党员,我年纪大了帮不上什么忙,但也很想为抗击疫情尽点力,所以我自愿捐1万元交给党组织,用于抗击疫情。”古美祥激动地说。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