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萝咖啡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5 16:35 点击:1035774

  “出租车感谢费”忽视了行业公共属性  【网言】  据报道,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声明,“美团打车”上线的“出租车感谢费”模块,实则为出租车加价功能,正在考虑提起公益诉讼,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美团回应称,设置出租车感谢费是考虑到春节期间供需紧张,添加感谢费能鼓励司机坚持服务,乘客可以自由选择给或者不给。  的确,合理的加价,能够刺激供给,实现供需平衡,缓解打车难。但是,怎么加、如何加,不能由某个平台来决定,应遵循统一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在春节打车难的前提下,如果额外设置加价模块,乘客未必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加价很可能会变成不得已的“常态”。更重要的是,网约车平台未经许可就擅自加价,也扰乱了出租车市场的统一管理秩序,不利于公平竞争。留意新闻就可以发现,各地的出租车价格在统一调整之前,不仅要经过市场监管和物价部门的许可,还得召开听证会,对为什么要调整、具体如何调、调价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民意征询,保证定价合理,避免跟风涨价、突击涨价等现象的发生。   (原载于人民网 作者:俞一 摘编:刘朝) 【编辑:卞立群】 米萝咖啡

中午吃牛奶面包 中小学生不爱吃食堂只是挑食吗  中小学生不爱吃食堂,只是挑食吗 学生在食堂排队打饭菜。新华社发   一个学期过去了,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生林海的午餐费一共只花去了40多元钱,而他所在的学校食堂,中午一顿套餐就要14~17元不等。“相当于孩子只去吃过三顿,中午就带着牛奶面包,有时候去小卖部买个热狗。”林海的母亲张英(化名)告诉记者。她邀请记者进入这所中学高一家长的微信群了解情况,记者发现不少在校学生对自己学校的食堂运营状况不满意。   而近日的一个消息让家长们有点担心——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有条件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餐厅要自营,不准外包;非寄宿制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内不准设小卖部,已经有的要退出经营。   “不设小卖部,孩子们如何吃饱呢?”张英的疑问代表了不少家长的困惑。为何有食堂却担心吃不饱?“难吃”——这是学生的答案。“挑食”——这是食堂的反馈。中小学食堂,如何能让学生满意?记者采访了当事各方。   身高相仿体重相似,在两所不同的学校就读,四年后,体重相差近30斤   担心孩子吃不饱,并不是个别现象。记者随后米萝咖啡

如何用影像讲好警察故事  如何用影像讲好警察故事   《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海报 资料图片   多部警务类纪实综艺节目近期上线,获得众多关注,而且观众也打出较高网络评分。节目直击现实的热点与痛点,直面警察工作的艰辛与残酷,《星城卫士·守护解放西》以湖南省长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拍摄对象;《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作为《巡逻现场实录2018》的升级版,继续记录上海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实况……那么这些节目能否让观众真正了解警察的生活,理解“警察”二字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用最真实的题材感动观众   近年来,现实题材影视剧在大小荧幕不断涌现,并广受好评,但现实题材的综艺节目却寥寥无几,以明星作为主要卖点的真人秀综艺节目依旧呈现“霸屏”现状。而最近涌现的几部以普通警察为主要拍摄对象、节目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的警务类纪实综艺节目,用普通一线警察的故事,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全新视角下的中国警察工作实况。   在以往警察题材的影视剧中,警察就是城市里穿着制服、威武帅气的精英形象代言人。但真实的世界里没有超级英雄,有的只是一群热血忠诚、耐心细致的人民警察,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让普通大众得以岁月静好。警察是和平年代流血最米萝咖啡

  隧道里的一场打冰“对决”  “张劳模的技术就是高,这活,那帮小伙子肯定拿不下来,咱们赢定了!”王会明笑嘻嘻地说。  “快干,小魏他们手段也不少,咱们平了都算输!”听到工长“张劳模”的声音在隧道里轰响,平均年龄46岁的老打冰工们加快了工作进度。  这是1月13日21时,兰铁中卫工务段六盘山隧道检查工区的职工们在隧道里打冰“对决”的情景。   “张劳模”张伟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卫工务段六盘山桥隧养护工区的劳模工长,在34年的铁路工务生涯中,练就了排查处置线路各类病害的精湛技艺,曾经是宝中铁路36座桥隧的“大工长”。工区工会组长苟湘说:“宝中铁路沿线所有的年轻工长都是张伟带出来的,其中3名还获得了段级劳模,今天跟他打擂台的魏希飞就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去年新成立的平凉隧道检查工区的工长,敢跟师傅叫板,能得他上天了!”  劳模师徒打技术擂台不新鲜,但在黑乎乎结满冰条子的隧道里打擂台却不多见。防护员韩志宏道出原因,原来,在张伟眼里一向很听话的魏希飞,获得段级劳模荣誉、竞聘到工长岗位后,在工作中没有完全运用张伟传授的工作实践经验,尤其是带领新工区里的年轻人探索新工艺、新工法,用智能手机+电脑制作“米萝咖啡

  闲不住的人民调解员  【新春走基层·今朝笃定前行】    “只聊一会儿行不?院庄村孙广秀婆媳俩置气,俺要过去劝劝,马上过年了,得赶紧把这个疙瘩解开。”农历腊月二十五这一天晌午,记者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后庄户村一处叫福乐园的院子里见到张传真时,她略有歉意地说。  眼前这位短头发,穿着黑色羽绒服、黑色灯笼裤,操着浓郁豫东口音的老人可不简单——曾4次到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民优秀调解员”“全国普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年72岁的张传真2005年从睢阳区司法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干了一辈子司法调解的她闲不住,回到家乡包公庙又干起了老本行。10多年来,大到各类官司,小到邻里矛盾,经她调解的各类纠纷近500起,她也因此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永不退休的人民调解员”。   “这日子一天也没法过,年前就得离婚!”“离就离,明天就去民政局!”采访刚到一半,一对年轻夫妻被人推拉着来到张传真面前。仔细一问才弄明白这小两口在外打工,妻子怀疑丈夫“外面有人”。一年多来,两人每天争吵不休,快过年了还要闹着离婚。了解家庭矛盾的根源后,张传真问:“你们真希望离婚吗?”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张米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