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笑2015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2 00:01 点击:1019516

“病案管理”,一个一直处于幕后的名词,正被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医院管理者,在业内各种会议、论坛上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强调。在当前改革背景下,医院管理者如何重新认识病案管理的定位,又该直面哪些问题? 逐渐成为院长重视的核心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我国的病案事业就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盛逐渐成长。如今,病案事业迎来了大发展,被赋予更重大的社会责任。”在日前举行的第28届全国病案管理会议上,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病案》杂志社社长胡燕生回顾了中国病案事业发展近70载风雨路程,正如他所说,病案管理正在以崭新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 “简单理解,开展病案质控,将通过影响DRGs入组率,直接关乎医院的‘钱袋子’。” 胡燕生介绍,随着我国大力推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疾病分组和医保支付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病案首页,也就是说,在推行DRGs评价时,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成功入组、合理分组。 另一方面,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所涉及的26个国家监测指标里就有7个指标来源于病案首页,病案首页数据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 “医院病案我们都爱笑2015

全国第一期罕见病医师培训班在京举办 12月14日~15日,全国第一期罕见病医师培训班在京举办。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对罕见病的认知及诊疗水平,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接触罕见病患者时能够尽快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转诊。 据了解,第一期罕见病医师培训班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121种疾病为基础,遴选已在国内正式发表专家共识或诊疗指南的11种罕见病为本期培训内容,来自全国22省市52家罕见病中心医院的118名多个学科的临床医生参加培训。本次罕见病培训班邀请的专家均是来自罕见病研究领域的国内著名教授,在罕见病领域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通过专家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多年临床经验的传授,提高参加培训班的临床医生对罕见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大会表示,罕见疾病又称“孤儿病”,是一组发病率低于总人口的1‰的疾病,由于其罕见性,罕见病在各级医院常常被误诊误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方的不懈努力下,罕见病相关工作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罕见病之所以称为疑难病,其主要原因是罕见病专家的匮乏,希望通过连续不断的医师培训,能够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增加对罕见病的认知度,遇到疑难病例能多一份思考,作出明确诊断或推荐到什么样的医院、科室或专家团队,能够我们都爱笑2015

几年前一名艾滋病患者,在50岁生日当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他的家人知道他的病情起,就对他敬而远之。在他住院期间没有人来看望他,生日那天,他希望他的家人能来陪他一起过生日,毕竟在他的家乡,五十岁是个大生日,一般人家都会摆酒席庆贺,那天他买了一个大蛋糕和病友一起分享,谁也没有感受到他内心的脆弱,他在等待父母和孩子的到来,哪怕是一条短信祝福。但直到晚上,他也没等到,他绝望了、崩溃了,他感受到了来自亲朋的歧视,他发了一条轻生的短信给他的家人,然后从九楼一跃而下….. 感染HIV需要治疗,也需要关怀 这件事给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娟主任的影响很大,她深刻意识到人文关怀对艾滋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性。从此她建立了病友群,鼓励病友之间互相关怀,彼此帮助,度过生病艰难的时期,在特别的日子里互送礼物,给彼此家人般的温暖。 “我曾经资助过一位20岁的艾滋病“孤儿”患者(父母不接受,失去了联系),在他生日时给他买生日蛋糕,科室医护人员为他庆贺生日,他特别开心。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成娟深深的感受到“除了被艾滋病砸中,他们跟我们没什么区别。”“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家人的关怀真的很重要。”这句话成娟在采访中表达过很多次。 对于我们都爱笑2015

12月14日,2019中国医院院长改善医疗服务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论坛主题为“改善医疗服务——我们在行动、我们共分享”。本届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人民网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人民健康、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共同承办。 当天上午,在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白剑峰的主持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郭志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陈志平,科大讯飞医疗总裁陶晓东四位专家围绕“AI赋能基层 改善医疗服务”展开了深度探讨。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望是第一位的。在刘清泉看来,现在的很多人工智能已经把望诊的内容拿了过来,用来诊断疾病,甚至可以开方子、用药。“我们不可能把国医大师送到村里面给人看病去,但是他的技术完全可以通过AI传下去,服务于大众。AI的发展一定会为我们中医学科插上翅膀,把中医做得越来越好。” 郭志刚认为,在病理专业、影像专业、辅助诊疗等方面,AI技术确实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特别是我国目前的病人量、病人数据很大,需要一些标准化的归类。“我们将人工智能运用在肺癌早期的筛查,2017年开始运用的时候,接受率不到13%,现在达到了48%,这对我们未我们都爱笑2015

患有严重慢性病、截瘫、心脑血管病或骨折的老人,由于不能起床活动,只能选择卧床休息,且卧床时间较长,家人在照护时,大多会想到给他们翻翻身、拍拍背。其实,光翻身、拍背还不够,需要给卧床老人进行一些按摩,不仅能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卧床并发症,还能增进家人间的情感沟通。 老人因疾病长期卧床,虽然可减少活动对身体的刺激,防止再骨折或再中风,但时间长了,对肌肉骨骼系统会有影响,发生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及骨质疏松等问题,同时,还可能引起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褥疮、便秘等并发症。对卧床老人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和按摩,可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和废用性病变,避免肌肉长期处于抑制状态。 对卧床老人,一是推荐在床上进行被动操(关节按摩)。上肢各关节如肩、肘、腕、指,下肢如脊柱、膝、踝、趾,分别向前、后、左、右、上、下转动。按摩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按摩幅度可以配合屈、伸、旋几种,各关节各方向按摩3~5遍,每日1~2次。按摩速度宜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 二是腹部按摩。让老人仰卧位,自然放松,照护者用手的大小鱼际肌,在老人脐周10公分范围内,沿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手指可以逐渐加大力量,轻推、揉捏,速度轻慢,每次10~我们都爱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