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日媒称上海经济活动松下空调售后 加速“无人化”:利用IT技术节省人力


更新日期:2018-08-17 01:12:19来源:网络点击:1158248

原标题:日媒称上海经济活动加速“无人化”:利用IT技术节省人力

参考消息网8月17日报道 日媒称,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银行、便利店等场所的“无人化”进程正在加速。在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减少和少子高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利用IT技术节省人力的趋势在服务业表现得愈发明显。这对苦于人手紧缺的日本来说也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参考的先例。

据日本《每日新闻》8月16日报道,位于上海繁华地段九江路上的中国建设银行门口,一台拥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正在接待一位女性客户。

报道称,这里就是中国建设银行在今年4月开业的国内首家无人银行,一层大堂内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的人士介绍,客户可以在这家无人银行内通过视频与其他分行的工作人员洽谈住房贷款等业务,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备观看想要购买的房屋,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报道称,上海的无人便利店数量也在增加。只要提前注册成为会员,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解锁,进入店铺。选好商品后,再利用自助收款机扫描二维码结账。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不再需要人工收费,这也使得无人店铺的出现成为可能。

报道分析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力的短缺。

报道注意到,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上海市开始积极提振IT产业。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诞生了张江蚂蚁创客空间,目前已经有研发机器人等在内的数十家企业进驻。这家创客空间是38岁的张相廷与朋友合作创办的。他们为其他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也提供经营建议。此外还协助他们通过出售部分股份获得融资,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后援。目前,由政府和民间运营的这类设施在上海合计已达约3000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中国建设银行在上海九江路开出国内首家无人银行。2018年4月12日,一位市民在无人银行入口处向迎宾机器人说明需要办理的业务种类。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延伸阅读】永旺试用机器人引导顾客办卡 欲在无人店铺中实用化

人民网东京8月8日电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永旺金融服务公司7日发布消息称,已经开始测试用人形机器人“Pepper”招揽顾客,并利用信用卡办理会员卡。“Pepper”主要负责在购物大厦内接客和引导顾客办理会员卡。永旺打算首先在有人店铺内试用后,逐步在无人店铺中完成实用化。

永旺店内安装了摄影机和搭载了人工智能的电子显示屏,如果有顾客在门前留步,机器人“Pepper”就会上前介绍会员卡等一系列服务。如果顾客表示很感兴趣,机器人“Pepper”就会引导顾客前往柜台办理相关手续。(编译:许文金 审稿:陈建军)

(2018-08-08 14:41:57)

【延伸阅读】“刷脸”进店消费 “无人店铺”亮相申城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6日,一名消费者通过面部识别进入“无人店”。6日,苏宁上海首家“无人店”“苏宁易购Biu”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苏宁易购五角场云店亮相。与之前出现的需要扫码进店的“无人店铺”不同,苏宁“无人店”只需要识别消费者事先绑定在手机应用内的面部资料,即“刷脸”后即可进入店铺,购买商品后,无需排队付款,直接通过付款闸道,系统则会再次“刷脸”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及所购买的全部商品并完成扣款。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6日,一位消费者手提所购商品通过付费闸道付费离店时抬头进行面部识别。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6日,一名工作人员(中)向一位咨询者(右)介绍“无人店”消费流程。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6日,一位消费者手提所购商品通过付费闸道付费离店,头顶屏幕实时显示消费金额。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6日,消费者在“无人店”内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2017-11-08 07:17:41)

【延伸阅读】首家“无人银行”来了!英媒:中国欲成人工智能全球领导者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 英媒称,“小龙人”是中国建设银行上海九江路支行最新入职的一名员工,“她”上班从不迟到。她会对来办理业务的顾客热情地说:“欢迎来到中国建设银行。今天有什么我可以帮您?”

据英国《卫报》网站5月14日报道,“小龙人”可不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是在中国第一家实现了全自动化的“无人银行”工作的机器人。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她会与客户交谈,然后对银行卡账目信息进行核对(她随身携带密码键盘),并且能够回答基本的问题。在与“小龙人”进行初步交谈之后,顾客将通过电子门,他们的面部和身份证会在这里接受扫描。顾客以后再来这家银行的时候,仅凭借面部识别就能自动开启大门和调取客户信息。

在银行里面,自动柜员机能够提供开户、转账和外汇等服务。此外还有一个房间,可以远程视频连线人工柜员。

报道称,在中国城市中,机器人正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机器人被部署到火车站“执行”安保任务。郑州东站的机器人警察能够扫描旅行者的面部,并且能够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京东集团最近预测称,机器人将最终在零售业取代人类工作人员。据艾瑞咨询集团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无人零售行业的规模将增长两倍,达到650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餐厅和工业厨房正在利用机器人做出美食。

报道称,近年来机器人服务员已成为一种时尚,餐厅希望凭借这一新奇体验来吸引顾客,同时节省人工成本。然而,对于饥肠辘辘的顾客来说,机器人服务员可能慢得令人沮丧。大多数机器人只能沿着预先设定好程序的轨迹活动,而对一些餐馆来说,它们制造的麻烦超过了它们的价值。

报道称,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是北京经济雄心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是一项五年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每年制造出至少10万台工业机器人。

美国瓦萨尔学院教授周宇说:“中国显然有志于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成为一个全球领导者。提升价值链是中国转向机器人研发背后的真正原因。人工薪酬一直在上涨,而且低水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

他说:“必须想办法填补这些劳动力空缺,自动化和机器人因此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研究领域。机器人确实被视为一种升级——更好的产品,更高效同时更廉价。”

报道称,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中国占据了全球机器人市场的最大份额,其资产净值为300亿美元。台湾制造企业富士康公司裁减了数以万计的员工,并以机器人取而代之,据报道这家公司部署了4万多台机器人。富士康称其计划到2020年将自动化程度提高到30%。

报道表示,机器人产业的崛起还与对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量公共和私人投资有关。在深圳、上海和北京,地方政府已经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锁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违规过马路的人会被拍下照片,而且在确定其身份之后在马路旁边的大屏幕上公开其姓名作为惩戒。


建设银行上海九江路支行的机器人员工“小龙人”(英国《卫报》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8-05-16 00:17:01)

【延伸阅读】机器人取代人力?外媒:人工智能日益融入中国商业活动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外媒称,在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正在日益融入商业活动。

据委内瑞拉《宇宙报》网站8月5日报道,在上海一家未来风格的餐馆中,一个小机器人走到桌子前,打开玻璃盖子,展示出一盘小龙虾菜肴,然后用它的机械“嗓音”说:“祝您用餐愉快。”在这家名为Robot.He的餐馆里,机器人取代了服务员。

这是中国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一个项目,旨在使中国的服务业现代化。

该公司希望通过打造餐饮连锁店Robot.He,来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劳动力成本。在Robot.He,微波炉大小的机器人在跑道上来来回回,以便给顾客上菜。

研发这些机器人服务员的产品经理曹海涛(音)说:“在上海,一名服务员每月的劳动力成本可达1万元人民币。而且需要两组服务员轮班工作。但机器人不需要两班倒,它们每天都能上班。”

Robot.He餐馆以该公司旗下的一家连锁超市为依托。Robot.He的食客可以通过该超市的移动应用程序点菜,机器人服务员随后会将菜品送至客人的桌子前。餐馆还提供外卖服务。

专家认为,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这一概念更多地展示了一种应用新技术的方式,而不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报道称,这些餐馆也是中国迅速应用新技术的象征。中国决心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在中国,用手机进行支付已经司空见惯。越来越多的药店、书店等零售商已经不再需要收银员了。

该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宣布,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中国开设1000家由机器人负责烹饪和服务的餐厅。多家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也在推广用无人机提供配送服务。

报道称,随着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增长开始趋于平稳,这类创新举措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以前,所有人都在寻求快速扩张,但这种增长已经结束,每个人都必须专注于改善他们的运营,”贝恩公司的商贸专家贾森·丁(音)说。

“重要的是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而将机器人应用在正确的地方,可以为此作出贡献,”他说。

报道还称,然而一些专家认为,虽然机器人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但仍然无法替代人类劳动力。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学教授王和生(音)表示,由于这些机器人的成本仍然太高,短期内难以普及应用。他说,如果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机器人的应用将弥补相关损失。(编译/田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沈阳一家餐厅内,一台名为“亮亮”的机器人服务员为顾客端上菜品(2015年5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018-08-07 00:17:01)

【延伸阅读】人工智能能否复制人脑引争论 美媒:目前AI仍存在局限性

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 美媒称,人们应用人工智能技术(AI)的所有领域,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医生、超过10亿中国公民的社会信用评分系统等,当前都取决于一场关于如何让AI做其不能做的事的辩论。这个曾经仅仅是学术界关切的问题,现在却关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人才和基础设施,以及人类的未来。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4日报道,这场辩论归根结底在于目前创建AI的方法是否足够。经过一些微调和拥有足够的非理性运算能力,人们现在拥有的技术能否能够做到真正“智能”,即存在于动物或人类身上的那种智能?

报道称,这场辩论的一方,是“深度学习”的拥护者——这种方法自2012年多伦多大学三位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之后便迅速流行开来。尽管这绝非是AI的唯一方法,但是其展示出了超越以前AI技术实现程度的能力。

“深度学习”中的“深度”指的是人工神经网络中人工神经元的层数。与其生物等效物一样,带有更多层神经元的人工神经系统也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学习。

为了理解人工神经网络,想象一下空间中的一串相互连接的点,就像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调整这些点之间的连接强度,就粗略模拟了大脑学习时发生了什么。其结果是一个带有实现期望结果最佳路径的神经接线图,例如正确识别一个图像。

报道称,今天的深度学习系统与人们的大脑不同。充其量,它们看起来就像是视网膜的外层,在这里只有很少几层神经元对图像进行初步处理。

这样一个网络不太可能完成人类大脑有能力完成的所有任务。因为这些网络并不像一个真正智能的生物那样了解这个世界,它们很脆弱,并且容易混淆。在某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仅仅改变一个像素来“欺骗”一个流行的图像识别算法。

报道称,尽管存在局限性,深度学习推动了图像和语音识别以及机器翻译领域“金标”软件的发展,并且帮助其在棋类游戏中击败了人类。这也是谷歌的定制AI芯片和AI云服务以及英伟达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AI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谷歌大脑和百度公司AI部门前负责人吴恩达说,有了深度学习,计算机应当能够完成普通人在1秒钟或是更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何脑力工作。自然,计算机应当能够甚至比人类完成得更快。

报道称,这场辩论的另一方,是包括优步科技公司AI部门前负责人、现任纽约大学教授的加里·马库斯在内的一些研究人员。他们认为深度学习远远不足以实现人们被承诺的结果。例如,其永远不可能夺走所有白领的饭碗,或是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实现完全自动化的辉煌未来。

马库斯说,获得“一般智力”(要求具有思维、自主学习和构建对世界心理模型的能力)超出了当今AI的能力范畴。

马库斯说,想要令AI更进一步,“我们需要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这意味着需要提出其他类型的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赋予它们内在的、预定程序的知识——就像所有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样。

多伦多大学机器学习专业助理教授戴维·杜弗诺说,许多研究人员都赞同这一点,并且正在致力于补充深度学习系统,以克服其局限性。一个集中研究的领域正在确定如何从一个现象的一些事例中学习——而不是深度学习系统通常要求的数百万个事例。

报道称,研究人员也试图赋予AI构建对世界的心理模型的能力,婴儿甚至在他们的第一年就能完成这样的事。因此,尽管一个曾经“看”到过100万辆校车的深度学习系统可能会在第一次看到一辆颠倒的校车时无法辨认,但是,一个对于校车构成(即车轮和黄色底盘等)有着心理模型的AI系统,将能够更容易的辨认出一辆颠倒的校车。

(2018-08-06 14:30:56)


相关: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总体稳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就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作出详尽回应。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

对外开放脚步不停吸引外资水平提高   8月16日,商务部发布的全国吸收外资情况显示,1~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239家,同比增长99.1%;实际使用外资49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折760.7亿美..

上一篇: 新华社评长生疫苗问责:重典治乱 给人民以交代
下一篇: 西媒:机器人大会展现中国创新雄心 比欧美发展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