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plc编程入门


更新日期:2018-11-07 16:33:36来源:网络点击:408901

李世民(唐太宗)登基后励精图治。这位从小爱劳动的人日夜上班。国家迅速强盛。知道中国出了个圣人。许多国家纷纷遣使进贡通好。

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太宗有时也会找美女放松一番。那一天。有人带了个少女进殿。她就是武媚娘。还是十几岁的武氏有着天使般的面孔。魔鬼般的身材。太宗很喜欢。

在那个时代。女人第一珍贵的东西就是贞操。见面的第一个晚上。武媚娘(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她的第一次献给了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武媚娘是个野心勃勃的超级无敌大美女。不满足皇帝的宠爱。还希望有更多的东西。包括权力。只可惜。她也知道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与李世民相比还是有距离的。便老老实实呆在宫里过小日子。

有一天。皇太子遇到武媚娘。一见到这么优秀的美女。他就不停地流口水。流啊流啊。流得全身都湿透了。从那以后。两个人虽然不敢做什么越轨之事。但是不时会言语调情。

五十三岁的时候。太宗身体变得不好。挺不住了。那天晚上。太子来伺候他。

李世民说:我生平经历数百战。建成这个基业。几乎每战必胜。唯一的遗憾就是未能征服高丽(位于朝鲜半岛内)。

高丽和唐朝不和。太宗曾经亲自率领大军出征。高丽人不屑:李世民又怎样?他若敢来就打得他屁滚尿流。

唐军进军后。打了几战。全部获得胜利。攻下多座城市。来到安市城时。遇到顽强抵抗。两个月还打不下。冬天来了。粮食不济。唐军只得班师回国。高丽军队笑着辱骂:不是说要征服我们吗?灰溜溜地回去吧!

太宗淡淡一笑。

回朝后。高丽派使者来。他说:大王你率领几十万大军辛苦这么久。一无所得。真是可怜!我们特地送来两个美女。算是给你安慰。

太宗笑道:你当我是吴王夫差吗?

送回美女和使者。勤修武备。准备再次进攻。

大臣道:雪耻的时机还未到。请耐心等待。

李世民心中有数。默默点头。

说到这件事。李世民忍不住轻轻叹息。

太宗又说:跟我一起出生入死的优秀下属。基本已经死光。只有一个李世勣还活着。这个人才华横溢。机变百出。是个优秀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有我在。他忠心为国做事。但是你对他没有恩情。才能不足以驾驭他。万一将来哪件事处理不妥。使他心中怀恨。国家就危险啦!他若跟你作对。你根本不是对手!

太子默然无语。

过了几天。太宗病势加重。太子和武媚娘都过来伺候。太宗突然让宫监出去传命令。

宫监奔到宫廷。对李世勣说:皇上命令你去叠州当都督。

李世勣一接命令。家也不回。儿子老婆都不顾。行李不取。匆匆跑到外面。跃上马匹。逃命似的飞快向叠州奔驰而去。连头也不回。快马加鞭。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宫监回报。说李世勣已经快马走了。

太子有些茫然。看着李世民说:他为什么走得这么急?

李世民叹息说:这个人太危险。我把他外调。若是他有一丝迟疑观望。我就责怪他违旨。把他处死。免留后患。但他一听命令就走。看来还是忠心耿耿。只能留下他了。你过段时间再把他调回。小心对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他带兵出去。切记切记!

太子点头称是。

李世民慢慢转过头。看向武媚娘。

武媚娘立刻嗅到危险。吓得魂飞魄散。跪倒在地不断磕头。

太宗问道:我死了以后。你准备怎么办?

武媚娘磕头道:请允许我出家!

太宗眼神一凝:当尼姑?

武媚娘道:是是是。进入空门。念经礼佛。

太宗略一沉吟。便说:好!你立即就去!

武媚娘谢恩出去。

太宗对太子说:这个女人有美貌。有手段。而且心狠手辣。留下是个祸胎。我本来想赐她一死。她既然愿意出家。就算了。

太子低头不语。

太宗又叫来长孙无忌和禇遂良。交代后事。太子在一旁听着。

突然。太宗对宫监高声说:你带人去找武才人(武媚娘)。叫她立刻出宫。立即出家。终生不得踏进皇宫半步!她若是有丝毫拖延之意。当场处死!

宫监领命离去。

武媚娘本想借故拖延。太宗若是一口气缓不过来跑去西天。太子就成了老大。就能改变局势。

只可惜。她遇到的是李世民。她想到的。李世民一早想到。

武媚娘没办法。只得立即出宫。立即出家。

太宗离世后。太子继位。他就是高宗。

高宗虽然比较懦弱。但还是辛勤工作的。后宫有大把热辣美女。也就把武媚娘忘记了。

三年过去了。

有一天。高宗突然想起武媚娘。就去看她。由于抵抗不了武氏的魔力。很快就召回皇宫。

武媚娘便耍弄手段。挤倒其他美女。随后要求成为皇后。

高宗已经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就答应了。先让人透风给大臣。明天讨论废掉现在的皇后。立武媚娘为正宫。

收到风声许多大臣都反对。唯独李世勣一言不发。

第二天早上。大臣们准时上班。只有李世勣派人请假。说身体感冒发烧。来不了。

在宫殿。高宗跟大家讨论换掉皇后的事。

大臣遂良说:此事万万不可。现在的皇后没有过错。不能废掉。退一步讲。即使立新皇后。也不能选武氏。全地球人都知道。武氏以前是先帝太宗的老婆。您是他的儿子。现在立武氏为正牌老婆。这会贻笑四方的!

他跪下道:我出言顶撞。皇上生气是正常的。请准许我退休。回家种田。

高宗被他说得脸红耳赤。但是他毕竟不是暴君。只是生气地说:不谈了。退庭!

那天晚上。高宗叫李世勣到房子里。问他意见。

李世勣缓缓说道:这是皇上的家事。您自己做主就行。我没有任何意见。

高宗大喜:你不反对是吧?太好了!

于是。武媚娘当上了皇后。跟着。她进一步夺权。把反对她的人都一网打尽。长孙无忌和遂良等都先后死掉。只有李世勣照常上班。

高丽人男生(男生是名字)在国内受迫害。派人来投降和请救兵。于是朝廷开始调兵遣将。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薛仁贵。

那一天。朝廷开会。武媚娘也参加会议。

高宗说:几员大将已经带领各路兵马。开往高丽国。现在就差一个大元帅。大家有何意见?

一名臣子说:出兵打仗最忌讳下级不服首领。各自为战。那就会变成一盘散沙。现在那几个将军都有非凡的才能以及很强的个性。一定要派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个个心服口服的、压得住阵的人才行!

接着。大臣们列出几个人选。但是高宗和武媚娘都觉得不妥。

最终。大家停下争论。把眼光投在宫殿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他已经八十岁了。偶尔还咳嗽。

高宗看着他。说道:征服高丽是先皇的愿望之一。爱卿虽然年老。还请再次披甲出征!

满头白发的李世勣说道:皇上有命。臣将鞠躬尽瘁!

武媚娘柔声道:你年纪比较大。此次路途遥远。辛苦你了!还请多加保重!

高宗问胜算如何。

李世勣答:此次与以前不同。我们经过多年努力。武备很全面。男生来投降。给了我们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高丽虚实。不出意外。可以征服全高丽!

高宗大喜!

听到李世勣来。包括薛仁贵等人将士都很欣喜。当李世勣开始跟人打仗时。他们还没出世。这些人从小就听着李靖、李世勣、李世民等人的辉煌故事成长。李世勣是他们的偶像。

是真正的偶像。不是呕像。呕吐的对象。

李世勣到了前线后。就召集将领们开会。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了进攻事宜。

李世勣说:先攻下新城。才能进攻其他城市。

当下派遣军士占领西南山。登上高处俯视城内。伴随一声令下。薛仁贵等将士连绵不断地向城内放射利箭!

城内守兵躲闪不了。纷纷中箭。死伤无数。

惊惧之下。守兵造反。把城主抓起来。开门投降。

李世勣派了军队守在城内。又分兵建立营寨为掎角。同时对薛仁贵说:你带领一支精兵来回巡逻穿梭。哪里紧急。就援助那里。我自己带领大军进攻。

他对留下来的人说:此地非常重要。关系此次出征的成败。不容有失!

随后。李世勣带领大军前进。

薛仁贵对人说:此处的重要性宛如当年诸葛亮的街亭。我们不能做马谡。

李世勣离开后。高丽暗中派出大批劲旅来夺取新城和营寨。想要给唐军沉重的打击!

薛仁贵的侦查兵很快发现。便回报将领。薛仁贵把军队埋伏起来。高丽兵不知道情况冒然前来。薛仁贵带人冲出。高丽兵很强悍。但是薛仁贵更强悍。大战一场后杀死高丽兵无数。敌人逃走。随后。薛仁贵与其他将领进逼金山。打了几次尽皆获胜。杀死高丽兵数万人。乘胜追击。消灭许多敌兵。一直追到扶余城。薛仁贵带着他的百战雄兵发动进攻。以少胜多。强劲占领城池。附近几十座城市很害怕。纷纷投降。

李世勣带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攻下许多城市。给了高丽军沉重打击。听到薛仁贵那边攻入扶余。大喜道:薛仁贵不愧是勇冠三军啊!

随后。李世勣带领大军与薛仁贵会师。来到大行城。发动进攻。很快攻克大行城。随后。再接再励。连续杀退高丽生力军。全部取得胜利。高丽军节节败退。

唐军便直捣平壤城!

高丽王看到漫山遍野的唐军。丝毫不畏惧。鼓励战士:只要坚守。很快唐军就会退走。就像以前一样!

于是。城内还有大批高丽精兵。他们死死守住!

李世勣薛仁贵等日夜进攻。一个月过去了。没有攻入。

唐军不停进攻。高丽军咬紧牙坚守。

李世勣派人劝降。高丽王不从。

于是。再打!

一顿猛攻后。平壤城已经山穷水尽。高丽王只得举起白旗。向唐军投降。

李世勣接受投降。带领军队进入平壤城。之后。他传檄高丽全境。要求归顺。否则将会挨打。

没有一个敢抵抗。于是高丽遂平。

胜利的消息传来。全唐人民很高兴。武媚娘很高兴。唐高宗更高兴。他一直没有忘记太宗临死前谈到高丽时的失落之情。终于扬眉吐气了。

李世勣等凯旋归来。受到无数赏赐。

随后。李世勣由于年老。很少理事。不久寿终正寝。

 


相关:

过折多山(外二章)我没机会和登山队员一起去征服更高的山峰。我只能在此地把目光凝聚。 上山了。我们的车象天边的流云。和更高的雪峰相比。又似海中的小舟缓行。 山顶。是人生的终点么?上山如旭日东升。下山如夕阳西下。我多想汽车..

坟上花听后人说 你是我坟上 开出的一朵花 一朵坟上的花 我该欣喜吗 我该叹息吗 还是说 我该用尽全部的养分 让你开得更好 像当初那样 像以后这样 我不知道 如何回答 也不知道 该不该回答 不知名的液体 是泪 还是雨 模糊了..

上一篇: 人生的抉择
下一篇: 李世民之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