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杨焕宁


更新日期:2018-10-17 22:52:52来源:网络点击:298208

求乎心静。常思考人生之事。而终不可达。问乎心。表于外。躁动不安。

躁动应该是有所求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真实的感觉到。安静下去。当然。这也不是你学问有多高能自持的、摆布的。这更多的需要一点生命的灵性。用佛家的观点将就是你要会悟。直白一点就是多思考。需要你独自的思考人生之路。

古书中常把对生命的思考称之为“道”。意思更进一步表达。叫它为生命、万物运行的空间规律与时间的无序结合的状态——自然规律。这就像一部电影。在我们不知道剧情的情况下。各种因素相互的作用。我们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成就生命的偶然。回头看又是生命的必然。不是学问高就一定能左右生命的常理的。最重要的是在于你内心是否真实的平静。坦然的接受生命的无常。

因此。生活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舞台。我们其实更多的只是个演员。按佛家的思想看来。一切皆有定数。当然佛家不一定在全学科知识层面全对。但它就哲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同时它也在早期的探索人生的过程中为人类开启了精神上的依靠。就好像最早的巫师占卜一样。到了后来出现了哲学。这时它完全与迷信相分离开来。总的来说。迷信、佛、道是早期人们对生命、自然地探索、思考。无论是昨天、今天。都有一部分人反对佛家思想过于消极、保守。也有人提出佛家是当时统治阶级用于统治的工具。无可否认。不同角度。有不同的道理。当然也有它的合理性。

这里就不论其他方面的作用。只就它对于人生的贡献而言的。它能带给焦虑中的人们空间、时间去反思。这又回到静上来了。“静”给予我们的是悠闲地人生。同时也带给我们思考的乐趣。古人陶渊明、阮籍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安享人生之美妙。在他们的心底。与生活的乐趣相比。一切的身外物。看似就不那么重要了。当你不冷静。躁动时。你大可以回归一下自然。不是老子常说“道法自然”吗!既然如此。就去自然中找“道”。发现生活属于你的真实面貌。

再回首。往事如梦。在这里提出柏杨先生的。以及卡耐基先生的着作。在他们的书里一个探索人性。一个教人做人。是啊。人性是有的。也有一定的承接性。但后天的学习对于认识人性与提高自身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我们回到了要多看书、看好书的话题上。看书也要静。思考也要。自然本就有静。最后是我们自己不静了。所以静要来的真实、自然。

味。包括色、食、欲。此乃人之本性也。无可鄙视之处。切不可在人性的问题上过于执着。而正如上面所言。了解了人性。我们要该发扬的发扬。该抑制的抑制。这就要常与书为伴。放心于天地间。可以看看林雨堂。余秋雨。老子。墨子。孔子、彼得。圣吉等名家的作品。与他们对话、交流心得体验。

我想就算你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也会对你有所帮助吧!突然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悲惨的人生”。也许在他们看来本无悲惨二字。最后。我以这样一句话结束本节:生命本无根。万物皆飘摇。

(原创作者:阑石)


相关:

碎梦·窗台雨(五)眼上到了麦季。大片的麦子开始泛黄。一片成熟和丰收的迹象。这样就迎来了农村风俗的一次集会。集会上农具应有尽有。有镰刀、铲子。遮太阳的草帽。和花花绿绿的夏天的衣服。李萌萌也刚好要买件夏天穿的衣服。就约了..

距离将爱掩埋(上)我听到秋明洋去世的消息已经是他不在很久以后的事。传话人漫不经心地叙述。在我心里却不能无动于衷。 我和秋明洋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是很好的同学。小学、中学一直到夜大。我们都在一起。后来。秋明洋“全家”去..

上一篇: 当我再遇见你
下一篇: 人生何苦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