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工业化乡镇税收增长的柠檬福利导福航大全 路径思考


更新日期:2016-06-03 01:26:21来源:网络点击:338899
【摘要】税收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把握宏观经济运行规律,促进税收增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是地方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为例,分析初步完成工业化进程的中国乡镇的税收状况,探索其如何在进一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税收收入快速增长,提出要立足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从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税收征管等方面入手,有效地保持税收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工业化乡镇 税收状况 持续增长
税收的快速增长是怎么实现的呢?只有两种可能的途径:一是“制度性增税”,即提高税率,或开辟新的税种,或扩大征收范围;二是在既定的税制框架下因经济、管理、政策等因素变化而引起税收增长。第一种途径只能暂时性地提高税收收入,而且会加重企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经济发展后劲。因此,研究税收增长途径必须沿着发展经济、加强政府管理的方向探索。
一、东莞市石排镇近年发展及税收收入情况
石排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独享东江岸线15公里,西距东莞市区20公里、广州50公里,南往深圳70公里,北与惠州市博罗县隔江相望。全镇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常住人口4万人,是一个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日益繁荣的现代城镇。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东莞市石排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逐步实现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镇发展成为一个初步文明富裕的工业城镇。地方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形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十五”期间,石排镇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益明显提高。

作为一个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的乡镇,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石排镇是如何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抓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使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呢?
二、石排镇“十五”期间税收状况分析
1、经济环境的改善推动税收收入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石排镇的税收收入基本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石排镇在2006年关停了恒基水泥厂和石排镇洗染厂两间重污染的纳税大户,仍然实现了税收收入34.39%的年增长率。这是由于地方政府一直注重投资环境优化的结果,坚持“抓规划、造环境、打基础”的工作思路。在硬环境上,石排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了“一中心三支点”的工业发展布局,一中心是指石排镇石崇制造业中心,三支点指大基、石岗、沙角三个工业支点。在软环境上,石排镇努力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打造重约守信的营商氛围。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可以说是得益于环境的打造促使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纷纷增资扩产。从石排镇的发展可以看出,税收的增长不能长期依靠一些重污染的大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民营企业税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石排镇非常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协助民营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引导民营企业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型。近年来,石排镇民营企业户数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8月,共有民营工业企业451家;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达到60%以上的增长率,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镇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2007年1-5月,石排镇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63亿元,同比增长186.89%;民营经济完成产值6.90亿元,同比增长42.53%。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已成为石排镇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由于石排镇民营经济以餐饮和房地产等服务业为主而服务业税收较重,因此在税收上,民营企业产生的税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房地产业税收效应显现
石排镇的城市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继续加快,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持续活跃。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个重税行业,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税收效应已经开始显现。2006年“锦绣江南”和“碧水云天”两个房地产项目产生的税收共计1484万元,占全年税收的近5%。自2007年1月1日起,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在原规定的基础上提高2倍,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纳入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随着经济强势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和政策调整的作用下,石排镇税收增长势头非常强劲。
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税收增长
经济总量决定税收收入,但税源结构优化也是税收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从《2002-2006年石排镇GDP和税收收入表》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占石排镇GDP的比例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7.60%到2006年的10.69%。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石排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5.3:57.7:37.0调整为2006年的2.5:58.0:39.5,第三产业持续壮大。我国实行对第一产业的低税或免税政策,而第三产业的平均税率是最高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税收增长较GDP增长快10%以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5、税收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石排镇税收持续着高速的增长,但仍然存在阻碍石排镇税收收入继续增长的隐忧。
现有企业规模难以拉动税收持续快速增长。一是缺少支柱产业。石排镇的产业结构以塑料、纺织、五金、玩具等四个行业为主导,但是都没有发展成支柱产业。当一个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支柱产业,会对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能大幅度拉动税收增长。二是企业规模小。石排镇现有的企业数量不少,但尚无一间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也寥寥可数。小规模企业普遍存在账务不健全、成本核算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税收征管难度加大。三是加工型企业多。石排镇现有的企业以加工型企业居多,自有品牌或自有技术的企业少,由此产生的增加值或附加值就少。
招商引资力度不足,缺少新兴税源。地方政府发展民资力度不够,对内资招商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缺乏有效的招商激励机制,招商手段单一、形式不活、信息不灵、项目储备不足。一方面,由于用地指标越来越紧,加上招商引资门槛提高,引进新项目特别是大项目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材料、燃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供电、用工等要素的制约,也影响了外商增资扩产的信心。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而石排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不高、配套不完善,加上招商引资手段、政府服务等方面创新不多,难于形成优势竞争力。
三、税收增长的路径思考
税收增长的基础和源泉是产业发展。税收增长乏力、税收结构不优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够,好产业不强,大产业不多。因此,地方政府既要考虑发展那些能够直接增加本地居民收入的产业,更要着重围绕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来选择产业、培植产业,不断扩大税收总量,优化收入结构,推动税收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1、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税收总量
目前工业产值已经占石排镇经济总量接近60%,因此工业不仅目前是石排镇的骨干税源,将来仍是石排镇的骨干税源。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了,可以征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城建税等多个税种。石排镇在工业化进程中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目前石排镇的产业结构以塑料、纺织、五金、玩具等四个行业为主,该四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塑料和五金行业对环境污染较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少技术创新,附加值低。而玩具行业不但能发挥劳动力优势,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很好载体。因此,地方政府可以以发展石崇工业园为载体,加大力度扶植玩具行业成为石排的支柱产业,使石排成为“玩具城”。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辟新兴税源
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贴身服务、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留住现有企业,使其不断增资扩产,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落户石排。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从税收收入的角度考虑,一是向大型企业倾斜。大型企业辐射力强,能带动上下游的众多小企业落户石排,同时因其大型而稳定性高,不易迁移;二是向高附加值企业倾斜,因为高附加值企业单位产值高,税收贡献大;三是向以内销为主或内外销并重的企业倾斜。现时石排镇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税收贡献小,而以内销为主或内外销并重的企业税收贡献大。
3、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培植本土税源
民营企业具有根植性,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继续增加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建立多层面的合作关系,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增强企业竞争力。应鼓励民营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2007年,石排镇提出扶持民营经济战略,要在未来四年重点培植扶持300家具有发展潜质的本土民营企业,使之做稳做强做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同时,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军商贸服务业,将目前镇中心区、村商业区的商业网点改造,繁荣第三产业,营造特色商业街。培育发展与生产流通、商贸活动相关服务业;培育发展批发零售、休闲、保健、娱乐、饮食、住宿等服务业;培育与发展保险、中介、信息、教育、培训、旅游等服务业,全面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掘优质税源
第三产业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类,涉及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租赁及餐馆服务、房地产、信息、金融保险、其他营利性社会服务业等多个门类,项目可大可小,资本筹集便利,投资方式灵活,不仅税率高,而且提供税收收入基本归地方所有,是增加税收收入、优化税收结构的重要支撑。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地方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突破45%,经济发展才能步入持续健康发展期。但从我镇情况来看,200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为2.5:58.0:39.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还是偏低,对经济增长拉动偏弱,必须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房地产。石排镇的房地产业已初步发展起来,要充分利用该镇滨临东江、拥有十多公里江岸线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资金雄厚、管理一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二是打造美食名镇。石排镇饮食业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具有发展饮食业的优势,应该加大力度对外推介石排特色美食,改造饭店设施,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地消费。三是引进星级酒店。石排镇的酒店设施相对落后,必须引进星级酒店,改善消费环境,并以此为龙头,形成“食、住、游、购、娱”综合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带动效应和关联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提高三产业的税收贡献份额。
5、加强征管,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一是加大纳税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媒介宣传依法纳税,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同时积极引导消费者养成主动索要发票的习惯。二是加大力度清理欠税。如:村委会欠缴建筑安装税的问题较严重且越积越多,考虑到村委会的经济能力较薄弱,可以采取逐步清理的办法,分年解决。三是完善税收征管体系。税收征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镇、村、组和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城建、国土、外经、财政等部门要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做好扣缴工作,做到未完税的不予审批。四是探索税收分成机制。对与村组关系密切的税种,如建筑安装税、房产税等,可建立镇、村之间的税收分成机制,调动村委会的积极性,配合税务部门征收。同时,税务部门要用足、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的发展和新税源的增长大力配合地方政府,找准促进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利用税务部门本身所掌握的信息和资讯,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
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分析当地经济和税收状况,了解自身发展优势,通过政策引导使经济和税收进入可持续发展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刘志庚: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石排镇政府:2002-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马拴友: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相关:

【蜂蜜柠檬茶】蜂蜜柠檬茶 蜂蜜柠檬茶都说日本韩国的女人最会保养,人到中年,风采不减当年,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她们喜欢喝的蜂蜜柠檬茶。蜂蜜和柠檬的组合可谓是天仙配,可消除疲劳,美容排毒。做法:3个柠檬添加1公斤蜂蜜。柠檬洗净晾干,切成薄片,加蜂蜜..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监管机制探讨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模式下,如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机构进行监管,如何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监管长效机制已刻不容缓。关键..

上一篇: 【孕妇喝绿豆汤好吗】孕妇能喝绿豆汤吗 孕妇喝绿豆汤好吗
下一篇: 【几天可以验孕】多久可以验孕 几天可以验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