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千年古村撑起美竹铃 网红竹蓬 用建筑振兴绝美徽州传统乡村


更新日期:2019-03-05 19:58:29来源:网络点击:1322535

  第一次踏进高家破败古宅的院落,踩在垮塌的木石砖瓦和杂草之间,建筑师孙菁芬敏锐判断,这是一幢百年老屋。

  “它是典型的徽派风格民居,现代的墙很难再砌成这样。”带着建筑团队在周围调研一番,孙菁芬发现院落周边的结构已经严重损毁,但仍能看出其年代“最晚不会晚于民国”。高家的后代早已搬走,屋子主体坍塌,外墙也摇摇欲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和他的SUP素朴建筑工作室,接受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要对这片废墟进行复原改造。一直以来,宋晔皓教授及他的团队都专注于可持续建筑设计与乡土建筑现代化等领域。这一次,他与项目建筑师孙菁芬所要做的,是从建筑上实践如何保护一个古村落。

  拥有百年历史的高家老宅,是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尚村的典型民居,类似的古建筑有60多幢。在摄影爱好者和驴友眼中,尚村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古村落,这里有静谧唯美的绿水青山,是难得的小众目的地,距离黄山仅两小时车程。

  2016年,尚村被评为中国首个“摄影小镇”,并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但素朴建筑工作室所要面对的,却是更现实的尚村。

  随着城镇化发展,尚村年轻人口大量外流,实际常住人口仅百人,古建筑严重老化、损毁,面临被遗弃的命运。“随着年轻人外迁,不仅公共空间缺失,村里的古宅院也日益荒废,越来越萧条。”孙菁芬说。

  如何对这样的古村落进行保护性规划,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是素朴建筑工作室要实践的方向。中规院最初想让他们做出一幢“网红建筑”,以此作为旅游宣传的切入点。

  但最终,建筑师们放弃原计划对单体建筑的改造,而是将高家废弃的院落打造成村落内的公共空间——六把巨大的“竹伞”,撑起一间兼具“文艺”与“网红”气质的竹篷乡堂。去年10月,该建筑在刚揭晓的2018WA中国建筑奖中获社会公平奖佳作奖。

  “尚村项目是唤回乡村废弃老宅空间价值的尝试,代表了当下乡村的一类问题,也是我们工作室‘乡建三部曲’的开篇。”孙菁芬说,首次与中规院合作传统村落保护与改造之后,她发现,乡建项目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乡村环境,会让建筑师找到不同的解决方式,实现不同的喜好,做出更加个性化的作品。”

  向日葵,组织“公厕改革”,又由村民自发地改善村落里的风景,在老宅四周种上花草,开起民宿,只为更多地留住客人。

  “从明清开始,尚村就已经形成良好的乡村自治管理体系,一直延续到今天。”孙菁芬说,这里有民间自治组织“旅外人士协会”和“积谷会”,前者是外出打工和工作的青年,后者则是延续自清代的自治机构。这些民间组织和一些关心尚村古村落的个人与企业,一同筹集52.7万资金,凝聚成一股保护村庄的力量。

(责任编辑:DF506)


相关:

李小鹏谈网约车:安全是政府和企业须共同遵守的底线(两会通道)李小鹏谈网约车:安全是政府和企业须共同遵守的底线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索有为 张子扬)中国交通运输部长李小鹏5日在北京谈及网约车发展时说,安全是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遵守的底线。 李小鹏是..

马化腾: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融合的产物和载体,产业互联网将带来哪些变革,..

上一篇: 金晓龙将升任网商银行行长
下一篇: 网商银行管理层调整:井贤栋卸任董事长 金晓龙任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