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览群高安市人民医院 山不易登绝顶更难


更新日期:2016-06-12 00:48:24来源:网络点击:378390
近年河南私家盆景园发展迅猛,驻马店王守义十三香古木盆景园当是其中最耀眼的新星。驻马店王守义十三香古木盆景园园主王铁良先生本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其爱好广泛,在象牙、玉石、古玩收藏方面颇有建树。从二十多年前选购第一盆树桩开始,他便与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王铁良对盆景的喜爱早已超越对名利的追逐,对盆景的挚爱与坚守抛却了物欲的锁绊。在盆景界的各类活动中,王铁良总是淡泊而平和,谦逊的学习,低调的交流,无私的奉献,汇集涓涓细流而厚积薄发,成就了王铁良及其十三香古木盆景园今日的成就。由于气候原因,在北方建造大型盆景园的人很少,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十三香古木盆景园终于有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盆景佳作,由当初的养桩园,一跃而成为河南名园,并且在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里面凝聚着园主王铁良先生和创作负责人孙全义大师太多的心血。
盆景创作首先是学习,以造化为师,汲百家之长蜂入百花自成蜜,只有能形成自我风格,盆景的创作才算完成了第一步
盆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盆景的深度与无穷的奥妙。盆景创作,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很多艺术门类都强调师法造化,但要真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最精华的沉淀融入盆景创作之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盆景艺术家都在努力实践着师法造化的过程,从天然古柏的舍利,到领悟松柏雕刻技法,是师法造化:从张家界群山起伏的造型,到水旱盆景、山石盆景中的点石布势,同样是师法造化;从黄山松让人叹为观止的神韵到松类盆景创作中的枝片布局,更是对造化之功的顶礼膜拜。造化之功,是潜移默化的,必须经过艺术家的领悟,最终才能转化为艺术家手下的造型元素。盆景创作这个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师法造化,还要汲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如果把盆景创作比喻为登山,那么博览群山就是学习的开始。
繁多的盆景艺术流派、名师大家,就如同一座座的高山,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怎样品味每一座大山的韵味,是学习的重点所在。多年来,河南盆景有过辉煌,也有沉寂,王铁良在建园之初将十三香古木盆景园的发展定位在不局限于成为地方性名园,他期待广泛学习,博采众长,能将盆景园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有个性的特色之园。中国盆景的艺术个性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只有带着高山仰止的虔诚去学习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多年来,王铁良及其盆景园创作负责人孙全义观摩了国内众多名园,从技术到理念,十三香盆景园的盆景创作始终与江浙等盆景发达之地保持着交流沟通,这种交流促进了十三香古木盆景园创作水平极大的提高,也促进十三香盆景园成为河南私家盆景园发展的一面旗帜。河南省有众多盆景爱好者经常到十三香盆景园观摩学习,也带动了河南省盆景艺术的发展。
古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但游览黄山者,要真正把黄山读懂、读透,品味出其云、其松、其山、其景、其人文独特的韵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王铁良先生总认为,传统的盆景流派或不同的创作手法,都有各自独特的技巧,要学会借鉴传统与自然,领会传承下来的手法,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盆景创作的真谛,没有对传统的继承,就没有创新。传统是经过历史淘漉后流传下来的精华,首先我们应该试着理解、掌握这些精华,而不是以批评的甚至否定的态度去看待传统。
如上图的黄杨是十三香古木盆景园中一盆比较成熟的盆景,从初始的素材,到最终成型,其间经历了二十多年不断的塑造。其枝法的布局,正是借鉴了苏派盆景的造型手法,既华丽富贵、雍容大度,又融入了一些现代盆景的创作理念,枝干逐级过渡,师法自然,以无法为法,整树苍古大气,又自然清新,虽在盆盎之中,却有原野中参天大树之气度。该树正是十三香古木盆景广泛吸取传统技法并融入创新理念之作。
盆景创作如攀高山,愈高愈难,但只有高山极顶,才能欣赏到殊绝的风光。
和王铁良先生相交,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在练内功”。练内功,其实就是一个不停探索与尝试的过程,失误的多了,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玩盆景的人很多,没有交过学费的很少;玩过的树桩很多,但真正有成熟作品在手的人很少。为什么?因为攀山容易,但登顶难。
这些年,进行盆景创作的人很多,大师也很多,自誉为艺术家或大师的人更多。随便一个采挖树桩的,都可以对盆景有着许多自己的见解,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盆景向来是见仁见智,各有喜好,也无可厚非,但真正能潜下去,苦练内功,研究盆景创作的内在规律,在盆景创作的道路上潜心磨砺,把一盆盆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分享给大家的人,却不多。
十三香古木盆景园园主王铁良及盆景创作负责人孙全义,坚守盆景创作的基本规律,用心揣摩盆景创作经验,经过十多年时间苦练内功,现已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大批作品已经逐步成熟,开始崭露头角,在全国盆景界逐渐有了非凡的影响力,十三香古木盆景园正在成为盆景创作园地里的一枝奇葩。
如右下图是一盆双干黑松正反两面树相,二十多年前的一件桩材,并不能算最上乘,但二十年来,该盆景几易其盆,数度蟠扎,记录了一个盆景爱好者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二十年如一日倾注的心血,终于成了一盆比较成熟的黑松盆景,雄霸而又大气。
盆景创作如登山,一览众山小,那是大家所希望的,但自信能够做到的人不多。能够在盆景艺术的领域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山头,打上自己的烙印,插上属于自己的旗帜的人更少。
在盆景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域、文化、时代等种种原因,已经耸立了一座座不同的山峰,他们都有一批属于自我独特风格的作品,有属于他们自己所特有的艺术语言,有不同于他人的人文精神,有众多的追随者和仰慕者,他们是值得骄傲的,他们无愧大师的称号。但要真的想登上绝顶,成就自我的盆景艺术,真的很难。
览群山不易,登绝顶更难,这或许正是盆景创作的基本规律。盆景创作过程中,能广泛吸取他人经验、接受新的理念已属不易,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融他人之长,形成有着自我风格的作品,成就艺术领域的一片小天地和创作的高峰,更属不易。与王铁良先生谈及盆景的创新与未来时,他充满信心,但更多的是对盆景界已有的“高山”的一种仰慕与向往,对国内的许多名人、名园、名作,王铁良先生总是带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在观摩、学习,更期望的是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让每一个游览十三香盆景园的朋友都由衷的说一句,“这个园子里有真东西”。有着自己的特色,能有几件让盆景界朋友惦记的作品,或许就能让园主心满意足了。至于那些华而不实的虚名,王铁良显得淡泊而平和,这也许就是他二十余年来,在浮躁、喧嚣的盆景世界里最执着的坚守吧!
山不舍寸土,才成就其高:渊不舍细流,才成就其深。如果不能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不能引领一种风格或潮流,那么,即使你标榜一座高山、一座丰碑,最终还是要湮灭于时间的长河里。王铁良及其王守义十三香古木盆景园在近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坚守着这样朴素的真理,拒绝浮躁与虚华,苦练内功,坚持创作,让作品说话。今天,王铁良先生依然清醒得认识到,王守义十三香古木盆景园只是稍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作品,比起江浙等盆景发达地区来,依然有着许多不足,依然需要在今后加强学习交流。更快地提高自己。
最后,我想用王铁良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盆景的创作,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人们看重的不是你入门的早晚,也不是你头顶的诸多光环,而是你手上实实在在的作品。我是一个登山者,我不奢望自己能山登绝顶,但我会不懈的努力,坚持在盆景这条路上走下去。因为,盆景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占有者的自豪与满足,还有艺术创作过程中最纯粹的快乐”。





相关:

木头公仔的变形记当金拌拌、木拓拓、水晃晃、火卡卡、土推推五兄弟,憨态可掬地齐聚亮相时,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乐,“汽车人又来了!”这是班门乐府工作室推出的木头变形金刚,造型可爱又兼具艺术感。近一年来已经远销欧美等地。对于变形..

熊氏珐琅:从替身到主角珐琅工艺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约在公元14世纪传入中国,逐渐与国内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珐琅艺术。景泰年间,皇帝酷爱珐琅,制作工艺登峰造极,当时器物多以蓝釉打底,创造了以蓝为主..

上一篇: 方寸之美系中外乐园论坛谱新章
下一篇: 根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