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高考志愿怎么填


更新日期:2016-06-12 00:25:10来源:网络点击:378113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也出于对木兰将军的景仰,叶蔚璋的木兰收藏从一开始就没计划停下来。
藏家档案:
叶蔚璋,祖籍湖北黄陂,曾为民警,现为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黄陂木兰研究会副会长,《花木兰展览馆》创办者、名誉馆长。
这件德化白瓷木兰摆件,虽然通身素色,但是丝毫不减损木兰将军的威仪。坐骑的肌理、将军的身姿和神态,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传说家喻户晓,一个女子代父从军、英勇杀敌的情义故事,为悠远绵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一笔鲜亮的血色。
千余年后,原籍黄陂的武汉青山区警察叶蔚璋,从一张原河南新郑卷烟厂生产过的“木兰君牌”香烟烟标开始,以收藏的方式触摸木兰传说。他大量阅读相关文史书籍,到省内外有木兰传说和木兰地名的地方走访、考察,到各地古玩市场搜罗木兰将军主题的藏品。十几年下来,他的文献资料、手工艺品等文化藏品已有18个门类,数量超过2000件,成为名副其实的“木兰收藏第一人”。
踏山访友找木兰
在众多藏品中,叶蔚璋最为珍视的是一块55斤重的寿山石。
1996年,叶蔚璋到徐州出差,一个卖旧钱币的老人提到有个历史老师收藏了一件反映木兰从军的石雕。叶蔚璋希望他引荐,但老人要他先买自己的1000张连号的两毛钱纸币才肯带他去。叶蔚璋好说歹说,最后花1800元买下了那些纸币。
走进那位历史老师家,叶蔚璋一眼就看到了那块摆在堂屋香案上的石雕。硕大的一块寿山石,精细雕刻着十四个人物,木兰从军的故事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叶蔚璋满心喜欢。然而主人根本没有出售的意思,叶蔚璋失望而归。
回到武汉后,叶蔚璋经常和那位老师联系,闲谈之中了解到他喜欢收藏印章。4年后,叶蔚璋专程再访。进门寒暄几句之后,叶蔚璋问主人有没有战国的印章,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将自己带去的一枚刻有“拥王”字样的俑身铜印递过去。老师一看,立即瞪大眼睛,非常激动,直说要买。叶蔚璋诡异笑笑,连声说:“不卖!不卖!”
老师咬咬牙说:“我拿寿山石跟你换,外加2000元,怎么样?”叶蔚璋还是摇头。最后双方达成协议,老师的寿山石和马少波《木兰从军》交换了战国古印。
在云南旅游,叶蔚璋听说一位纳西族老人有一幅描绘木兰从军故事的纳西手工画。他不管不顾地走了7个多小时山路,来到老人家。那幅画用天然植物染料染成,色彩艳丽,构图精美,老人视其为珍宝,哪里舍得卖?叶蔚璋于是岔开话题,和老人聊起了木兰文化。两人滔滔不绝,相谈甚欢。隔墙有耳,老人待字闺中的女儿被客人的学识和涵养吸引,芳心暗许,求父亲玉成姻缘。叶蔚璋当时已婚,如实相告。当晚,老人留他喝酒,他喝得大醉。第二天本来想带着遗憾上路,临行前却听老人说:“很高兴交到你这个朋友,这幅画送给你!”
为了买藏品,叶蔚璋卖过一套房子,却从未卖过一件藏品。一套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木兰奇侠传》,他花了6000元方才收入囊中。署名王大凡的瓷板画、清代洪兴明的青花瓶、民国许友义的骑马瓷像以及民国的老唱片、电影拷贝等,都是他不惜本钱购得的。
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叶蔚璋也曾多次错过喜欢的藏品。民国时期新生烟草公司的木兰烟标,竞价时他一时犹豫,结果被广东藏家买走,懊悔至今。2004年在厦门见到一套木雕,因为钱不够只买了两件,等他凑够了钱再联系时,其他十几件已经被别的买家买走了……
木兰属于世界
叶蔚璋有一枚民国时期上海福星烟草公司的“金字塔”牌香烟的烟卡,他视若珍宝。烟卡从外表看平淡无奇,但是上面印有何应钦将军毛笔书写的一段木兰从军的故事。烟卡所在的年代正值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木兰的爱国精神和尚武精神可以鼓舞国民从军杀敌的热情,所以将军的亲笔书写其实折射着那个时代对尚武精神的渴望。
叶蔚璋还有一张伪满时期的木兰将军的明信片。据他分析,1936年到1940年,日本侵略者觉得东北大局已定,志得意满,在文化统治上有所放松,《木兰辞》曾被选入伪满的教科书,出这样的明信片也就不奇怪了。
这类见微知著、蕴含了丰富时代信息的藏品,是叶蔚璋特别乐于收集的。在他看来,有些高价购得的瓷器藏品,价值还比不上这些记录着历史的小卡片。
2008年,黄陂木兰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申报之所以能够成功,黄陂区博物馆设立的黄陂木兰文化陈列功不可没,而这个陈列的绝大多数藏品都来自叶蔚璋。其实,最早建议黄陂申报的人也是他。
多年做木兰文化收藏,经多方考证,他认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木兰故里一定在黄陂。在他看来,木兰故里究竟在哪里并不重要,木兰文化是属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他的藏品还有一些来自国外,如迪斯尼公司制作的一套木兰玩具,法文的《木兰故事》,以及1939年巴达维亚出版的荷兰文《花木兰》等。
叶蔚璋开了一个叫“木兰宾舍”的QQ群,与全国各地的木兰文化爱好者交流。他计划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集结为一本《木兰文化史》,他还想以后能骑车搞一次“木兰文化万里行”。不过,叶蔚璋最大的愿望是建一个木兰文化展馆。
收藏、办展馆都要花钱,叶蔚璋已有捉襟见肘之感。他很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合理的展览模式,最好能和有志传播木兰文化的高校、企业、文化公司、旅游景区合作,“这样我能有一部分收益,把收藏继续下去。”
搞收藏,交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叶蔚璋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这件石湾陶塑花木兰作于上世纪 70年代。戎装下的木兰,样貌清秀,既有将军之风,又不乏女性的柔美,十分传神。
福建布袋娃娃,刺绣精美,配饰繁复。

相关:

问题髹漆的过程如同禅修,每一个步骤都如同人和材质的对话,一切火气、燥气、傲气都会消泯在漫长的髹漆时光里。我们在感慨髹漆之艰的同时,也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即漆器日用的问题。漆的材料珍贵,制作繁复,成品美观,这决定..

冠冕传奇巴黎凡登广场12号,是Chaumet的精髓和灵魂所在,这个历经传奇的私人大宅是品牌的总部、珠宝沙龙、博物馆和工坊,它见证着每一件传奇冠冕的诞生。位于法国巴黎的凡登广场号称“巴黎珠宝箱”,这个规模不大的广场,弥漫着..

上一篇: 孤独泥盆客
下一篇: 彩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