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俄乌战争的发展可能超出所有人的预迅雷账号共享 期


更新日期:2023-03-16 20:09:28来源:网络点击:1977549

上周,我和专门报道俄罗斯的财新记者路尘又进行了交流,她了解到的情况让我毛骨悚然,听完我只有一个感受,生在中国也是一种幸运。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这个份上,已经难以收场,俄乌双方在达到目的前和平绝不会到来,乌克兰的目标是收复所有领土,普京的目标是体面的退出战争,这两个目标完全互斥,没有妥协的可能。

对普京来说,俄乌战争与其个人的政治生命已深刻绑定,如果形势真的恶化到普京地位不保的程度,不排除普京会玉石俱焚,动用核武器。

对于俄乌战争,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世界已进入高度不确定的时期,任何“黑天鹅”都有可能发生。

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认清以下三个事实。

一、俄乌双方势均力敌,巴特穆特成绞肉机

我们首先要认清,俄乌双方目前是势均力敌,在西方大规模的军援到位前,乌军并没有反攻的实力。目前,双方打的是消耗战。

在巴特穆特,俄乌双方均寸步不让,战场完全沦为了绞肉机。就双方零散的资料看,巴特穆特战况十分激烈,双方均损失惨重。

在TikTok上,很多俄军士兵发布了短视频,哭诉他们在军营的遭遇,军官会虐待他们甚至直接生产他们是“炮灰”,他们在装具不全的情况下被驱赶着冲向战场以吸引乌军火力,在巴特穆特,瓦格纳部分营队的阵亡率达到80%以上,这些营队大部分由囚犯和动员兵组成。

据“狱中俄罗斯”统计,截至今年3月,在瓦格纳集团招募为士兵的大约5万囚犯当中,目前大概还剩1万人在前线作战。余下的4万人不是阵亡、受伤,就是被俘。

由于被西方制裁以及俄政府军与瓦格纳集团间存在矛盾,很多俄军士兵得不到炮火支援,缺少防弹衣和武器,让他们冲击乌军阵地无异于送死。但瓦格纳和俄政府并不在乎伤亡,大量囚犯和边远地区的居民被编入军队,原本也不希望他们发挥什么作用,哪怕20个换一个乌军,瓦格纳也是稳赚。

据乌军所述,一天内瓦格纳集团的伤亡就能高达500多人,美国白宫也估计截至2月中旬瓦格纳已经有9000人战死,3万多人受伤。英国情报官员则估计,俄军与瓦格纳的伤亡目前可能在17.5万-20万之间,其中大约4-6万人死亡。

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俄军实力的损耗,那就是普京在不断扩大动员的规模,2022年9月21日,俄罗斯宣布动员30万预备役参战,这30万人在10月底组织完毕奔赴战场。但2023年3月14日,不到6个月,俄国防部又下令再动员40万人参战,动员的规模相比去年更大。

种种迹象表明,俄军在巴特穆特遭遇了重大损失,死伤远没有俄官方说的那样轻微。

乌军损失如何,个人认为也是惨重的,虽然俄官方公布的数字不可信,但从战况看,乌军的损失也很大。

首先,巴特穆特一直受到泽连斯基的关注,虽然乌克兰内部不少人认为巴特穆特毫无战略意义,完全可以放弃,但泽连斯基为了证明自己的战果,并向欧美索要武器,一直不愿在巴特穆特退让,当地的乌军被下死命令抵挡俄军的进攻。

就战线看,俄军拿下了巴特穆特东部,正在逐步蚕食乌军阵地,只要能守住阵地,乌克兰人不会轻易后退,逐步后退只能表明乌军也损失惨重。

从武器装备看,虽然俄军缺粮少弹,但乌军的情况也很严峻,西方承诺的坦克4月才能到达,而且数量极为有限,所谓F-16战机最快也要2024年抵达,此前大显神威的海马斯火箭炮如今的数量仍是18台,西方并未给予进一步的援助。

依靠如此有限的重火力,乌军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反攻。西方国家的支援不足原因很多,一是欧美存在顾虑,二是承平日久,欧美各国的武器库存确实有限,现在德国和美国的工厂都加班加点生产炮弹,以支援乌克兰,足以表明西方的武器库也已捉襟见肘。

在装备内有根本性改善的情况下,乌军的损失最多略低于俄军,不会有太大差距,就俄军的伤亡看,乌军的伤亡可能也在17-20万左右。

二、不能低估斯拉夫人的韧性,俄罗斯还能坚持很长时间。

战场形势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那只能寄希望于俄罗斯民众的抵抗,但遗憾的是,战争远没有到俄罗斯民众无法承受的地步,很多俄罗斯人仍然默许了现状。

舆论往往低估俄罗斯人的忍耐力,我在开战一年,俄罗斯人为何仍支持普京一文中提到俄罗斯人的忍耐力远强过中国人,俄罗斯人一百多年来从未过过好日子,民众的物质生活相对于苏联时期没有本质变化。没有经历过经济繁荣的俄罗斯人更能接受困苦的环境。

还有一个事实是,几十年来俄罗斯一直在打仗,先后打了阿富汗战争,两次车臣战争,叙利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顿巴斯战争,俄罗斯人早已习惯了战争状态。

俄罗斯人对战场的情况十分敏锐,当普京发布动员令时,作为中国人,很难体会动员令的意义,但当俄罗斯人听到后,他们疯狂的想要出国,即使跑到哈萨克斯坦,阿根廷等欠发达国家,他们知道动员意味着什么,知道战场有多凶险。

面对动员令,很多俄罗斯人也进行了反抗,但他们很快丧失了希望接受了现状,3月14日当普京扩大动员令时,莫斯科又有人示威,但示威者均表示他们的抗议不会有效果,他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态度。

对于普京,俄罗斯人处于一种普遍的无奈中,现在民调调查支持普京的人仍在80%以上,不是因为他们多喜欢普京,而是他们对现状已经绝望,俄罗斯人常说的一件事:“就是一百年来,我们什么道路都试过了,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难道普京走了,情况就会变好吗?”这个国家处在一种极度悲观的情绪下。

动员令发出后,俄罗斯袭击征兵站的事件增多,年轻人酗酒更为严重,还有人致残以逃避兵役,这些反映出俄罗斯人的不满,但这些不满远不足以改变局势,在普京的钢铁意志前,这些不满微不足道。

值得庆幸的是,乌克兰人的韧性比俄罗斯人更强,乌克兰人因为身处战火,比如俄罗斯人更熟悉战场,乌克兰的老妇人都能使用猎枪,小姑娘都能判断出落地导弹的型号。如今,乌克兰几乎全民皆兵,大量女性也走上了战场。

(乌克兰女性纷纷走向战场)

与俄罗斯不同,俄罗斯是普京一人要坚持战争,而乌克兰则是全民希望坚持下去,直到所有领土被收复。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同为斯拉夫人的乌克兰面对俄罗斯,而是其他国家,也许俄罗斯的铁蹄早已踏到柏林。

俄罗斯还能打下去,乌克兰也能坚持下去,世界必须为战争的长期化做准备,也许到2024年3月俄罗斯大选前,战争都不会结束。

三、不能低估核战争发生的风险,普京的决策一向出人意料

最后谈一谈核战争的问题,笔者认为核战争的概率虽然低,但不等于0。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普京喜欢冒险。对于普京,不能认为他是个“理性人”,历史证明,普京的决策一向出人意料。2014年没人想到普京会进攻克里米亚,2022年,也没人会相信普京会进攻乌克兰,普京的外交手腕,出手之狠辣在当今世界也是首屈一指,没有理由认为普京一定不会使用核武器。

第二个原因:几乎不存在小规模使用核武器的可能,一旦动用核武器很可能引发全面核战。

使用核武器代表战局已经进入了极端不利的情境,核战的目的是拼死一搏,改变战局,在对方阵营也有大量核武器的情况下,小规模使用毫无意义。一是你没法确定使用多少核武器能既改变战局又不促使敌国进行核反击。

二是在敌方高度警戒的前提下,只要侦测到你使用核武器,只能默认你要打出大批核弹,没人敢赌你只是小规模使用,因为双方都没有犯错的空间。这种猜疑下,大概率会引发全面核战争。(二战小规模使用是因为只有美国有核武器,局势可控)

对于核武器,一旦使用就是灾难,谁也没法控制规模。

正因为核战争如此危险,不仅欧美坚决反对俄罗斯使用核武,中国也明确表态要维护核电站安全并且反对使用任何核武器,称“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应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避免出现核危机,反对任何国家在任何情况下研发,使用生化武器”。

战争爆发已经是最大的不幸,不能让世界继续不幸下去,不使用核武器已经是包括中方在内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为全人类考虑,衷心希望俄乌战争能有一个可控的结局,这不仅对俄乌双方人民是幸事,对全世界人民也是幸事,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危急时刻控制住了危机,保持了起码的理性,希望今天的决策者们也有基本的良知和底线。


相关:

熊黛林晒美照被评沧桑了 自信回应称"我不觉得,我最美"3月15日,熊黛林微博晒出一组美照,并配文:“2米8的大长腿,有没有人羡慕?”有网友留言评论道:“姐姐,怎么感觉沧桑了那么多,岁月啊”,熊黛林先是回复“为啥?”随后表示“我不觉得,此刻我只觉得:我!最!..

费曼回应被曝身高体重 调侃吴镇宇“劝你睡觉别太深”3月15日,费曼发布图文回应被父亲吴镇宇曝光身高体重,在线辟谣不爱运动:“我现在基本上一天只吃两餐也都跑步什么的。”还调侃吴镇宇:“我劝你睡觉别睡的太深”。此前,吴镇宇在3月14日出席活动时,曝费曼现在已..

上一篇: 与普京会面后,叙利亚总统谈到多个敏感话题
下一篇: 普京斥西方就“北溪”爆炸案新说“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