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纽约时杨辰 报》质疑白宫:谁从和中国的对抗中获益


更新日期:2023-03-13 20:05:12来源:网络点击:1976223

作者:吾楼

导 读

过去6年,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华盛顿内部形成了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新共识。拜登上台后也延续了特朗普的对抗性政策,美国国会鹰派势力甚至推动对华冷战,导致中美关系不断下滑。美国媒体对美国对华策略也鲜有批评。但在北京促使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达成复交协议的第2天,《纽约时报》发表题为《谁从和中国的对抗中获益》(Who Benefits From Confrontation With China?)的社论,批评当前美国政府采取的对抗性对华政策,认为美国在贸易、半导体等领域的对华限制举措是不可靠的做法,不符合美国自身利益。

社论认为,最符合美国利益的做法是,强调和中国竞争的同时将对抗最小化。美国不应该排斥对华接触,而是应该在维护国际秩序、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开展合作。以下是该文主要内容。

美国日趋强硬的对华对抗姿态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值得就此进行更严格的审视和辩论。

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试图通过经济和外交接触“重塑”(reshape)中国——或者,对特朗普政府而言,通过经济和外交上的脱钩“重塑”(reshape)中国。相比之下,拜登政府搁置了美国“可以改变中国”的想法,而是希望能够“遏制”(check)中国。

白宫已经采取行动限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限制中国获得具有军事用途的技术,退出美国长期以来寻求与中国开展接触的国际机构,并加强与中国邻国的关系。最近几个月,美国限制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本周又推进了帮助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的计划。拜登政府正在准备一项新计划,限制美国对中国某些企业的投资。美国的对华行动在国内得到了包括重量级共和党人、大部分军事和外交政策系统,以及越来越多商界人士的广泛支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2022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不假思索地将对华“接触”(engagement)视为美国政策的失败,提到“美国试图说服或迫使中国遵守美国规则或国际机构的规则,但收效甚微”。

▲2022年11月14日,中美领导人在印尼G20会议期间举行会晤。

▲2022年11月14日,中美领导人在印尼G20会议期间举行会晤。

的确,美国与中国接触取得的成果比该政策支持者所期待和预言的要少。事实证明,中国接受资本主义并不是其自由化的第一步,中国支持的国家资本主义不利于西方自己的自由民主健康。美国也应该在知识产权等问题上继续施压中方。不过,中方也有可能继续在南海和台海展现军力,美国官员也自称担心中方军援俄罗斯。但是,尽管美中关系存在种种问题,但它仍然能够为两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由于美中之间每天在进行数以百万计正常和平的互动,两国有维护好这些关系的实质性动力,也有在气候变化等共同问题上开展合作的基础。

最符合美国利益的做法是,强调和中国竞争的同时将对抗降至最低限度。轻率地引用冷战是错误的。明眼人都能看出美中关系的非同寻常。美国不应该试图在竞争中自缚手脚、栽跟头,而是应该专注于如何跑得更快,比如通过增加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投资。

美国也要正确看待中国的言行。按照超级大国的标准,中国仍然是一个“宅男”。中国的外交接触,尤其是周边外交,仍然以经济为主。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促成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复交的新协议就是最新的例证——但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仍然没有表现出劝说其他国家接受其社会和政治价值观的兴趣。

▲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

▲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

还有迹象表明,中国的领导层并不都支持双边关系的这种对抗性姿态。美国理应努力消除那些可能愿意接受美国“安抚”(reassurance)的国家的疑虑。美中两国都在努力应对很多共同挑战:如何在收入不平等的年代确保“共同富裕”(中方提出的概念);如何控制资本主义最严重的过度行为,同时又不丧失其至关重要的创造力;如何照顾日益老龄化的人口和关照更愿意享受生活而不只是忙着工作赚钱的年轻人;如何减缓气候变暖和管控其破坏性影响,包括大规模的移民。

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强化同我们盟友的关系——是明智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应该寻求将其经济利益和其他的国家目标更加协调统一。拜登总统3月9日公布的预算提案重复了布林肯去年演讲中的一些措辞,并提出数十亿美元的对外援助和投资,以支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莎兰达·杨(Shalanda Young)说:“我们正在努力确保,在笼络全球人心以及思想方面能胜过他们。”

但美国不应退出长期与中国接触的平台。

举个例子,世贸组织(WTO)设立了一个上诉机构以裁决贸易争端。然而,自从上一位法官任期结束以来,该机构已停摆两年多。新法官的任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而拜登政府却拒绝提供这种支持。据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WTO专家高树超(Henry GAO)称,美国还退出了世贸组织中制定贸易规则的委员会。高树超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领导人在2021年11月曾提议,将世贸组织作为制定国有企业规则的平台,这也是美国寻求的一个关键目标,但美国当时并没有对此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美国商务部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图为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

▲美国商务部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图为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

美国此举是一个错误。基于规则且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确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如果美国不继续参与到这些机制中,这种秩序就不可能得到维护。

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时代的对华贸易限制,并实施一系列新的限制措施,也是一种不可靠的战略。限制竞争可能会带来一些短期利益,但美国近几十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与全球贸易息息相关的。竞争是一件既痛苦又能让人获益的事。限制美国商品市场规模,或者保护美国企业,使它们免受来自国外的良性竞争,只会导致联邦政府在基础设施、研究和技术教育方面的主要投资价值大幅缩水。

美国转向对抗使得美中更难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两国利益攸关的问题上开展合作。这种对华政策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以国防的必要性为理由。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美国可以合理地限制某些类型的对华贸易,但这种考量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 让本身不符合美国利益的保护主义举措合理化。长期来看,美国安全的最佳保障始终是美国的繁荣和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接触。这同样适用于中国。


相关:

消息称小米13 Ultra旗舰手机将全球销售:搭载徕卡影像IT之家 3 月 13 日消息,2021 年小米推出了小米 11 Ultra 开始受到关注,该机搭载超大影像模组。后面小米推出了小米 12S Ultra 时,搭载了徕卡影像,受到了更多好评,但小米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发售这款手..

众车企参与降价乱战 比亚迪赵长江:促销潮是淘汰落后产能近期多家车企参与到了降价促销的大乱斗之中,甚至会降价10多万来狂轰乱炸,可以说引得市场不住动荡。对于疯狂降价促销一事,比亚迪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有自己的见解,3月13日,其发博称:提醒各位:这个时..

上一篇: “经济冷战”复生?俄乌战争下欧洲能源供应链变革的效应
下一篇: 德国也宣布了: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