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一个1杨崇勇 7岁的日本“恐怖分子”,摧毁了餐饮业


更新日期:2023-03-13 20:04:18来源:网络点击:1976220

长期以来,秩序和礼仪,都是日本人最引以为豪的标签。

不论是在世界杯八强比赛失败后还不忘带走垃圾的球迷,还是早在前新冠时代就戴口罩以避免感冒细菌传染的习惯,都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日本的料理行业,对卫生要求几近苛刻,许多餐馆都给自家的厨子开着360度无死角监控,生怕出一丝差错。

但最近,日本最出名的连锁寿司店却频频爆出卫生“丑闻",让餐饮业多年经营出的“安全神话”毁于一旦。

而这,要从一场席卷全日本社交网络的,名为“寿司テロ”(寿司恐怖主义、 sushiterrorism)的风暴说起。

寿司恐怖主义

这场风暴,开始于1月7日在TikTok上流传的一段影片。

在一家回转寿司店里,一个年轻男子,用筷子夹起传送带上其他人点的寿司,然后快速吃掉。

视频文案是:因为看起来很好吃,所以不小心吃了。

过了2天,另一段寿司店恶作剧视频在Twitter上疯传:

有人拿着汤匙,沾满芥末,随机倒在传送带上的寿司里。

这些画面已经闹得人心惶惶,到了月底,一段48秒的视频,正式把舆论推向了高潮。

视频里,一个金发少年半弓着身子,透露着几分鬼鬼祟祟。抬头四处看了一圈,确保旁边没人在看。

然后,他拿起手上的公用酱油瓶,舔了一口,然后迅速放回原位。

斟酌片刻后,他又把目标锁定到头顶的架子上。

他从架子里拿起一个水杯,沿着边缘舔了一圈,旋即放回去。

做完后,他还双手环抱躺着,装作无事发生,一脸的幸灾乐祸。

最后,他把目光转移到传送带上。他用手指蘸取口水,再抹到路过的寿司上。

这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操作,放在哪里都会引人厌恶。在以寿司和礼仪为荣的日本,更是直接掀起了全国性的舆论反感。

网友表示,再也不敢吃回转寿司,也不敢用店里的任何东西了。

还有人愤然发问,在新冠时期这样做,简直是和格力高森永事件(日本著名的无差别投毒案)一样的影响和罪过。

·非常有名且离奇的一次投毒事件

·非常有名且离奇的一次投毒事件

网友也很快找到了这个男生的各种信息:

今年17岁,高二,就读于岐阜县立岐南工业高等学校。

·被扒出来了

·被扒出来了

在铺天盖地的责骂中,男生的父亲带着他到寿司店道歉。在和记者谈到儿子的所作所为时,他母亲也一度哽咽。

男生所在的学校也不断收到投诉电话。有媒体称,他已经决定退学。

不过,作为受害者的回转寿司品牌“寿司郎”并不打算息事宁人,而是决定以最严格的态度追究该高中生的民事、刑事责任。

因为这名高中生是舔爽了,同时“寿司郎”的品牌也算是砸完了——多家门店瞬间无人光临,母公司股价下挫4.8%,短时间内就蒸发了超过16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

迫于无奈,“寿司郎”只能把经营方式改为点餐模式,还在座位和传送带间安装了亚克力板。

幸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支持该寿司品牌的声音。

许多人发布了他们去“寿司郎”消费的帖子,并带上标签#saveSushiro(救救寿司郎)。公司总裁也在Twitter上公开致谢:

感动得快哭了。

·然而,“恐怖袭击”远没结束。

·然而,“恐怖袭击”远没结束。

在日本各种大型餐饮连锁品牌店里,发生了连锁事件:

还是在“寿司郎”,一个学生对着传送带上的寿司,连续喷洒消毒用的酒精喷雾。

在大阪一家道顿堀神座拉面店,有人抓了一把筷子,放入嘴里舔了舔,又放回原位。

视频中,旁边一群人还在嬉笑,还配有文字:不愧是我大哥。

滋扰甚至扩展到了餐厅之外,蔓延到各种场所。

卡拉OK连锁店Karaoke Manekineko里,一个少年拿着消毒喷雾罐和打火机,对着同伴“喷火”。

周围也是一群人在欢呼叫好。

还有人在公共澡堂里面染发,弄得地上的瓷砖缝都变成了红色。

在铁路轨道沿线,一个男子站在屋顶上,像投标枪一样地把建筑工地上使用的杆子扔到铁路上。

对于许多日本网民来说,上面的这些青少年“贵物”并不算稀奇,因为这也不是他们的国家,第一次遭受所谓“寿司恐怖主义”的威胁了。

蠢蠢的行径,小小的抗争

10年前,日本出现过一波“寿司恐怖分子”的前辈,在当时,他们被称为“バカッター”。

这个词由日语的“バカ”(笨蛋)和“ツイッター”(Twitter)合成,指的是推特用户发帖炫耀自己的不良/犯罪/愚蠢行为。在2013年日本网络流行语票选中,这个词排到了第4位。

ツイッター基本上都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抱着恶作剧的心态在各个公共场所胡作非为,并且一定会把他们的恶行拍下来,放到社交媒体上。

经典的例子如:在北海道,一个19岁男子爬上一辆巡逻车车顶,比着剪刀手拍照。

他把照片发在Twitter上,说:因为是中二病,所以大家一起破坏警车。

当时,很多这样的帖子,都是在餐馆或便利店里兼职的小年轻发出的,所以媒体也会用“兼职恐怖主义(part-time job terrorism)”来形容此类事件。

比如,罗森便利店的一个员工,躺进了销售冰淇淋的冷藏箱里。

必胜客外卖店的兼职店员,把披萨面团像口罩一样戴在脸上,配文:“披萨让人无法呼吸啊!”

又如,在一家名为“泰尚”的荞麦面店里,兼职大学生拍下了自己躺在洗碗机池子里的照片。

这个帖子在网上火速传播,直接影响了面店的客流量,最终致使这家成立于1984年的面店,在几个月后直接宣布破产。

该店社长在给媒体的手稿里写道:

我永远不会原谅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恨那个孩子。我没说要成为对世界有用的人,但至少不要打扰别人,为什么不能说“对不起”呢?

从2013年开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类似的事件爆出。

直到今天,在Instgram、TikTok、Twitter等主流社交平台上,搜索“バカッター”或类似的关键词,你依然能看到大量中二少年“前赴后继”。

有跳进投篮机里的,有在铁轨上跳舞的,有把酱料洒满整个餐桌的……

可以说,这些举措已经超越了“迷惑行为”的范畴,成为以日本年轻人为主角的、普遍的、长期的、对社会秩序造成实质损害的症结。

怎么这样的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呢?

有人将矛头直指以TikTok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认为在这10多年间,社交媒体的壮大,带坏了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让他们将恶行当成是博眼球的手段。

不过,也有人觉得媒体只是“助燃器”,根源还是在于这一代日本小年轻,对于笼罩在他们头顶的,那个名叫“集体主义”的东西的反叛。

根据日本统计数理研究所的调查,从1953年到2013年,支持传统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日本年轻人比例从42%降到 9%,而支持个人主义的比例从38%增加到67%。

在互联网和文化娱乐大爆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人,很多都对与过去和传统割席跃跃欲试,都在想尽办法嘲讽那个所有人都穿着西装、低着头,在东京JR换乘通道里,步调一致地快速穿行的“成年社畜人生”。

所以,日本的小年轻不但会把他们的离谱行径上传到TikTok,还会在最重要的成人礼上,开着改装跑车大出风头,就算被逮捕,反应也是“上电视了,相当满足”。

而那些乐于搞事情的刺头,也会成为同辈人口中的“英雄”和“大哥”,像《周刊少年JUMP》里的那些主角一样,成为一个小圈子崇拜和模仿的偶像。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没人在乎公共空间里的大多数他者,也没有人会担心自己的任性与中二是否有任何不妥,倒不如说,闹得越凶,他们反而越开心。

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却是:

不论这些日本的小年轻创造了多少起“寿司恐怖主义”,他们也终有一天将会不得不变成,他们最为嘲讽的成年人,终有一天会被那把名叫“长大”的锉刀打磨掉所有的棱角,成为日本社会里又一枚“穿西装的齿轮”。

而在那时,他们就将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前面提到的那个往铁轨上扔杆子的年轻人,在短视频的世界里短暂地火了一把后,被取消了公立高中的推荐资格,又落榜了私立高中入学考,还被JR四国铁道起诉,未来的人生基本上算是交待在这儿了。

毕竟,“年轻的恶作剧”也好,“对成年世界的反抗”也罢,最终也不过都成了难以抹去的数字纹身,成了中二病时期“不成熟”的注脚。

逸了一时,误了一世。

图片


相关:

百度碰撞预警专利获授权 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IT之家 3 月 13 日消息,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碰撞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专利近期获得授权。IT之家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百度此次获授权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碰撞预警方法..

魅族官宣与领克汽车深度合作IT之家 3 月 13 日消息,魅族微博发文宣布:“智行合一,互联无界。魅族与 @领克汽车 作为深度融合的战略生态合作伙伴,将共同打造强大的智行无界互联出行体验。”IT之家此前报道,星纪魅族集团在 3 月 8..

上一篇: 美国“毒品生意”正严重威胁着中亚
下一篇: 鲍威尔还能鹰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