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暑假补习奥数父亲节的礼物 成第三学期 专家:中国孩子必须学奥数


更新日期:2014-07-28 15:22:10来源:网络点击:99782

  【导读】奥数禁令形同虚设,补习班依然疯狂,暑假变身成“第三学期”。经济之声评论:当择校不再成为内在驱动力,奥数培训才会回归其本位。

  正值暑假,孩子们在完成暑假作业之余,还要在高温酷暑之下,背上沉甸甸的书包,每天奔波在路上,目的是应付每天几节“必修”的奥数课。听上去,这样的暑假和平时的学习生活几乎毫无两样,但是,这正是眼下很多孩子假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暑期过半,有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城市发现,奥数补习依然如火如荼,甚至快要变成“第三学期”。幼儿参加奥数培训、家长凌晨排队报名、孩子每天补习奥数近7小时,就一个“累”字。一边是十多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一再发出的奥数禁令,一边是奥数越禁越火的现实。孩子想要一个快乐的暑假,真难!

  升学考试已经在逐渐与奥数松绑,为什么补习奥数依然风头不减?这其中不外乎斩不断的经济链条、明里松绑暗中挂钩的考试成绩,当然还有趋之若鹜的社会心态。

  叫停奥数竞赛、取消奥数培训、严禁奥数成绩与招生挂钩……最近几年,很多地方出台奥数补习班禁令。今年7月初,北京市教委还重申,初中入学摸底考试禁考奥数。为什么奥数补习班依然疯狂?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于院长,前段时间我们评论过一个话题,说的是今年的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多个省份把奥赛获奖者踢出保送行列,甚至有8个省份明确提出,今年起奥赛获奖不保送,也不加分。像高考这样重大的升学考试都不再只拿奥赛说事儿了,为什么暑假的奥数补习班依然火爆?最大的动力来自哪里?

  于长江:因为虽然高考把这个给取消了,但是不考所决定整个应试教育的系统它还存在,而且还非常强劲。实际上高中,也有小学升初中,还有幼儿园升小学,这一系列的应试的这种考试竞争中,就是这个可能还在发生潜在的作用。尤其是在我们中学阶段,就是中小学阶段,我们一再强调取消了这种统一的择校什么这样的考试之后,那有时候反而促使奥数变成一种唯一执行的一个标准。这反而有时候造成反弹效果,特别是在要求取消这种统一的择校考试等等这样一些规定之后,结果人们反而用这个奥数来代替原来那种考试。所以改革有一个配套的问题,就是这边被禁止了,它从那边反而更严重的发展出来。

  经济之声: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咱们问问张彬吧,张彬你说咱们还应该送孩子去学奥数吗?

  张彬:必须学,这个奥数现在看样子在中国是必须要学,为什么?它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你要想上名校,特别是好的初中恐怕私下还要参考奥数。另外即便你上了一个分好坏班,恐怕也得学奥数。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奥数必须学习,因为如果你上不了奥数,你的孩子很可能进不了好的学校,你的孩子上不了好的学校未来高考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即便高考改革的再彻底只要这个初级阶段没有改革,那肯定到高考的时候你一样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现在这个体制下我们发现奥数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的必修课,虽然奥数只有5%到10%的孩子适合,就真正他大脑发育适合学奥数。但是在现在这样一种整体的学奥数的狂热下,即便是相关部门三令五申,我觉得奥数必然还要一直热下去。

  经济之声:于院长您同意这个观点吗?您作为专业人士给我们一点建议。

  于长江:确实有这个问题,就是说这些实际上这些禁止,或者不禁止,它背后更强有力的决定因素还是这个现实的需求,以及我们现在社会上对于成功,对于孩子将来发展成功的理解以及家长的焦虑,因为每个家长都担心自己如果不去做就会落在别人后面,就会可能有一个潜在的损失。实际上大家就是在这么一种集体的心理支配下,那么大家就觉得不管怎么样我也必须去做,要不做我们可能就亏,就是这么一种困境。

  经济之声:那您觉得是家长的问题吗?

  于长江:也不是家长,我觉得可能还应该我们整个社会对于成功的标准,还有我们现在的这套对青少年衡量标准这方面可能是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要有这种单一的成功的标准造成了人们不得不都来争夺这一个独木桥。

  经济之声:作为家长我表现很着急,就是你看如果说以前上奥数班就是为了升学考试,现在刚刚两位嘉宾也说了,就是这种新的现象出现了,现在我们记者也调查发现奥数培训这个幼儿化非常明显,一些孩子没上小学就开始补习奥数,有些培训机构他们打的就是最低学龄,也就是学前班升一年级,每周要上三天课,每天上课就两个小时,您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有必要学奥数吗?于院长。

  于长江:我觉得当然就是说可能是这个奥数因为它其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专项的训练,一个领域,它在人口中肯定不是一个普遍的,它只是少数有这方面爱好、特长的孩子适合。但是现在把这样一个东西推广到全体年龄段的这些青少年,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就是说应该说我们不管是从一般的生物学还是从一般的教育学、心理学,不可能就是说所有的人都适合这一特殊的专项训练。

  经济之声:7月初,上海杨浦区一家著名教育机构的暑秋季奥数班接受报名。早上8点,就已经有上百名家长排队,就是为了给孩子报上明星老师的班,有的家长甚至凌晨三四点就来排队了。当然,家长积极性高涨,也事出有因。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国家严禁把奥数与升学、分班挂钩,但奥数与升学一直藕断丝连,暗地里仍然是择名校、进重点班的“敲门砖”。凸显出对奥数禁令的监管不足。张彬你来说一说这个监管不严,原因是什么呢?

  张彬:我们经常用发禁令的方式来代替监管,包括发禁令不能超载,但是高速公路上超载的车依然很多;我们发禁令奥数不能作为考核标准,但是参加奥数的孩子们多。这就说明了我们往往采取一种简单的方式,发个禁令,但最主要的还是监管。其实从2001年到现在,中国进奥数已经进了大概有十三四年了,那么这十几年间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两个。一个是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就是这种名校跟普通学校存在着巨大的教育落差,师资资源、相应的设备,软件硬件未来的升学率等等造成了巨大的落差,这就使得对于名校很多家长趋之若鹜,这是一个最主要原因。这当然是未来教育体制改革中最需要改的,就是打破这种差异化,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这也是我们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的选择。再有一个原因就是说现在这里面可能有一个利益链,跟教育部门跟相关学校可能会有一个利益链,这个利益链如果不打破,中间不菲的收费仍然会让一些人趋之若鹜,所以奥数热必须要予以遏制,要打破这两条才能够做到。

(责任编辑:DF134)


相关:

kimi携Joe与Grace大闹录音棚 曹格林志颖叹奶爸不易kimi、Joe与Grace、林志颖、曹格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吴亚雄)日前,林志颖在微博披露:“正在录制新歌”。25日凌晨,Joe与Grace(姐姐)的官方微博,率先披露:“三只小坏蛋闯入了录音棚”!不受控的三个小伙..

王昱淇《结婚前规则》先苦后甜 感谢粉丝支持(图)由著名导演杨影执导,金牌编剧马广源创作的都市爱情轻喜剧《结婚前规则》日前正式落下帷幕,全剧通过展现80后婚姻、爱情、工作等方面的酸甜苦辣,巧妙点出“爱是包容和理解”的主题。该剧自登陆卫视以来,便引起社..

上一篇: 央企改革注入正能量
下一篇: 上海新梅举牌方提16项议案再开战